孔子吧 关注:125,329贴子:818,356

儒家文化霸权与中国文明迷失(之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秦帝国》创作随想录   孙 皓 晖 
凡是中国人,不能不关注儒家。
  说它是宗教也好,说它是文化也好,说它是学派也好,说它是教育也好,一言以蔽之,在中国要说清任何事情,归根结底都绕不开儒家。在写作《大秦帝国》的十多年中,几乎日日都随着战国人物与儒家做方方面面的精神纠缠,浸润既久,对儒家也就有了许多思考。诸多问题与现象之中,以对儒家文化霸权与中国文明兴衰之间的关联想得最多。

       儒家原生态一:完全的纯正的复古学派 
  春秋、战国、秦帝国,是儒家获得文化霸权之前的原生态时期。
  儒家的学派基因,正是在这极为特殊的三大时代形成的。不了解儒家在原生态时期的真实面目,就不可能理解儒家在获得文化霸权之后的种种作为,更不可能理解儒家文化霸权对中国文明产生的令人欲哭无泪的深远影响。  
  儒家诞生的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5年),是一个蓬勃生长的新文明浪潮对摇摇欲坠的旧文明根基不懈冲击的时代。至孔子立学成派,华夏天下已经是士人大起、学派大兴、变革迭生的春秋中后期。其时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各种学派已经林林总总,比肩而立,竞相叱咤风云了。面对剧烈变化的时势,面对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而谁也不能回避的种种社会变革,那时的所有学派都不约而同地展现出一种使命意识:对社会变革的方向提出自己的鲜明主张,对社会变革的实践积极投身其中。同时,彷徨骚动的社会对清醒的理论有着紧迫的需求,对理念执著躬行实践的名士大家,更是奉为圭臬,此所谓“贵士”之社会风尚也。当此大势,各家各派的士人们义无反顾,轻生死,谋天下,非但慷慨地承担起在理论上探索社会出路的重大责任,而且身体力行积极入仕,力图在实践中实现本学派的政治主张,潮流相催,彼此竞争,一时蔚为时代大观。非但大学派(显学)如此,便是操持实务技术与玄妙思辨的学派,也不能不将本学派的实践与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如工家之公输般,医家之扁鹊,水家之李冰、郑国,名家之惠施、公孙龙子,甚至最是消极的老子庄子,也都一样地曾经有过游说诸侯,或预言邦国命运,或阐发治世之道的经历。可以说,那个时代里没有置国家兴亡与天下变革于不顾的学派,也没有狗苟蝇营一味逃遁的名士大家。那是一个参与意识最为急切的时代,也是知识阶层入世精神最为浓烈的时代。
  应当说,这是整个中国知识阶层在生成时代与生俱来的精神基因,也是世界文明生成时期绝无仅有的一种典型现象。春秋、战国、秦帝国时代,士人阶层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意识,极大地鼓荡了那个时代的国民精神,也从此奠定了中国文明中的“天下”意识,形成了中国民族独有的精神格局。
  正是在那样的时代,孔子立学成派,提出了一整套有关社会变革方向的主张。
  大要说来,其政治主张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德治仁政,回复周礼,回复井田,兴灭国,继绝世,完全回复到周代的礼制社会去;其社会架构主张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悌仁本,完全回归严格的礼制社会;其处世理念是:忠恕中庸,文行忠信,完全回归礼制社会温柔敦厚的人际关系;其对社会阶层分工的主张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等,完全的维护礼制社会的构成基础;其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六艺教人,始于诗书终于礼乐,回归以上古经典为归宿的王化教育。当然,在儒家获得文化霸权之后,孔子的种种理念被生发得庞大无比,任何一句话都成了说不完的学问,这是后话。就其本来面目而言,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初始儒家的社会主张大体就是这五个方面。
  在孔子提出的社会主张中,最为社会所关注的,是其政治主张。
  孔子终其一生,带领弟子们全力效命的,也是其政治主张。
  孔子以政治主张而立学成派,儒家以政治主张不见容于天下。
  政治主张是孔子的本质所在,也是儒家的本质所在。政治实践是孔子的生命历程,也是儒家的生命历程。不从政治主张与政治实践入手,甚或有意识地忘记、淡化儒家在原生态时期的政治生涯,而只抽象地“研究”孔子语录与儒家经典,则无法触摸到儒家的社会本质,也永远不能了解这个学派由“惶惶若丧家之犬”而霸权加身的历史奥秘。
  与同时代的其他学派相比,原生态儒家的政治主张的最突出特点是:公然遵奉一个行将消亡的时代为理想社会,强烈主张正在变革的动荡社会完全地返回到礼制时代去,恢复纯正的田园诗一般的上古王道。
  这是儒家复古主张的独一无二之处——完全复古,而不是局部复古。
  儒家对过去时代的全盘肯定与无以复加的赞颂,与同时代的其他学派构成了鲜明的区别。事实上,当时主张变革的大家中,不乏对上古社会的一定程度的肯定者,譬如墨子,譬如商鞅,譬如荀子,譬如韩非子。可以这样说,变革学派们没有一家没有一人对上古社会持完全的否定态度,他们强调的是:三王不同礼,五霸不同法,世事当因时而变。他们不否定任何一个时代的合理性,更立足生身时代的变革合理性。即或今日,这种观念仍然放射着炫目的光彩。儒家确实特异,对自己的生身时代完全否定,对已经消亡的社会完全肯定,没有商量的余地,比苟延残喘的周天子还要坚定,还要鲜明。直到今日,我们仍然看不出孔子的这种完全复古理论的合理性究竟在哪里。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哪一个学派有如此完全的纯正得不可思议的复古主张。这个唯一的完全复古派,诞生在中国民族中,而且后来不可思议地成了霸权加身的垄断学派,实在值得深加揣摸。

 
 
 


1楼2007-06-29 14:55回复
    http://user.qzone.qq.com/362090591
    我的qq空间,本人虚心好学,欢迎各位前辈同人批评指导,不啬赐


    5楼2007-06-29 15:17
    回复
      2025-07-20 16:57:20
      广告
      儒家文化霸权:中国文明迷失本色
        终于,儒家黄袍加身,获得了文化霸权,走上了文化寡人的道路。
        一个曾经有过些许健康心理的学派,在三百多年压抑之后竟获得了文化霸权。这当真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次惊人的死灰复燃。深层探究其原因,足以构成专门学问。这里说到的,只能是儒家获得霸权之后的基本作为与基本影响。儒家复活,其潜在能量惊人地爆发出来,开始了大规模重新“整合”中国文明的浩大工程。
        第一件事,以修史之权,效《春秋》笔法,对既往历史做绝对符合自家观念的整理记述。纵然不能过分掩盖、扭曲某些众所周知的事实,也必在文后以评点形式给予鲜明褒贬。无论是《史记》的“太史公曰”、“索隐述赞”,还是《资治通鉴》的“臣光曰”,以及全部二十四史的种种作者评点,全部目的只有一个:告诉世人历史就是如此,只应该这样认识历史!应该说,儒家掌控修史大权的实质,是“重塑”中国文明的足迹,是掌控全部意识形态的走向。儒家之心,不可谓不重。修史是儒家的看家功夫,做得老到细致,绝对以真学问面目出现,几乎使你不能不相信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件事,掌控教育制度,确定只能以儒家与符合儒家观念的上古经典为唯一教材。从此,神圣如教义一般的“四书五经”问世,其他所有学派的所有学说一律从教育领域退出。应该说,教育是儒家的基本功之一。从孔子办学开始,儒家唯一可以骄人的实际成就便是办教育。但在先秦时代,实在不能说儒家办学最好。就实而论,先秦学派大都是办学高手。除了老子庄子学生寥寥,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鬼谷子、荀子等等,办学本领与实际水平都丝毫不输于儒家。尤其是墨家,只怕比儒家还强出了三分。惟其如此,儒家深知教育办学的重要,一得霸权,自然要在教育上全力以赴。一家一派掌天下教育大权两千年之久,而能使教育不濒于窒息者,未尝闻也!
        第三件事,确立并逐步稳固独尊地位。儒家获得霸权之后,对其他学派学说一律封杀,全部逐出官方视野与学堂庭院,使其以民间形式自生自灭。对诸如墨家法家这等声望过于显赫的死敌,儒家无法强硬抹杀,便极尽冷落排斥,逼你自我萎缩。魏晋南北朝时期,墨家经典已经淹没于“杂书”之中,几乎无法找到文本了。到了清代,涉足法家墨家名家等先秦学派的学者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第四件事,掌控科举制度,从而掌控整个知识阶层的入仕路径。实施方略是:与已经掌控的教育制度相配合,以儒家认可的方式与内容考核知识阶层,从而确定知识分子是否具有做官资格。这一招厉害之极,连根收拾了所有具有“事功”精神的贫寒阶层。你想改变自身命运么,便得经过儒家学问这一关,奈何?自唐代科举制度建立之后,儒家忽然人才多多,儒学代有翻新,宋明理学大为兴盛,可见其中奥妙。
        第五件事,将文化人的求学方向单一化,学问内容单一化,以使知识阶层仅仅成为职业文官基地。儒家的设定是:知识阶层的人生使命只有一个,求学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官。人从启蒙开始,修学的内容只能有一种,那便是当官的学问。据儒家说,这是“治世”之学。出于这般设定,儒家对修学内容全面改造。孔子“六艺”中的射箭、驾车等生存技能,因于当官无涉,全部删除;工、水、医、农等等末支细学,全部不入学堂;修学者只能以四书五经为圭臬,舍此无他。为此,儒家以通俗形式做了社会性说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要当了官,一切享受与特权应有尽有,完全不需要生存技能。所以,一切“末支细学”都是有失身分的,统统不能学。此等社会政策之下,中国有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个奇特阶层,谓之“读书人”。这种所谓“读书人”,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表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自己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黄卷青灯,皓首穷经;以及手无缚鸡之力、不修边幅、君子远庖厨等等等等。于是,“读书人”有了一个社会名号——书呆子。对于书呆子现象,“读书人”非但丝毫不以为忤,反倒以此类呆痴作派为能事而多有标榜,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9楼2007-06-29 16:25
      回复
        • 222.33.123.*
        孔子他老人家,如何尚存一点人性的良知,都会为他自己的那些对妇女的压迫思想感到无地自容.还有其他,..


        12楼2007-06-29 20:22
        回复
          呵呵,继续说


          13楼2007-06-30 15:14
          回复
            • 125.109.162.*
            太搞笑了吧...这文章很显然可以欺骗没读过<<论语>>的大多数中国人. 

            试问,中国在什么时候衰落的!?与孔子时代相距多少个世纪?!
            如果中国的落后归咎于儒家,那么如果没有儒家思想,中国是否应该在一千年前就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嗯?


            14楼2007-06-30 19:39
            回复
              朋友能不能说出些实质内容?
              儒家讲情不讲理,您也有此风啊


              15楼2007-07-01 11:29
              回复
                • 218.88.166.*
                请看孔子是怎样教他的学生把人分为高低贵贱的不同等级:
                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
                荷杖而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
                搏杖而揖问之曰:“子之父母不有恙乎?”
                置杖而问之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
                杙步而背之问曰:“子之子妻不有恙乎?”
                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分别,辨亲疏之等级,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
                译为现代白话文:
                孔子的学生有从远方来的,孔子
                扛着拐杖问他说:“你的祖父还好吧?”
                扶着拐杖作揖问他说:“你的父母还好吧?”
                放下拐杖问他说:“你的兄弟还好吧?”
                移步背过身去问他说:“你的儿女妻子还好吧?”
                所以孔子仅凭六尺长的拐杖,就能区别亲疏贵贱的等级含义,
                又何况不能区别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俸禄呢?


                16楼2007-07-01 15:41
                回复
                  2025-07-20 16:51:20
                  广告
                  • 218.88.164.*
                  楼主,您太有才了


                  17楼2007-07-01 21:21
                  回复
                    这个吧现在人也不多嘛


                    19楼2007-07-02 21:38
                    回复
                      • 61.171.168.*
                      五四的前后对比就是对儒家的一记耳光,至少现在没太监了,也没小脚了


                      20楼2007-07-04 12:33
                      回复
                        • 125.109.163.*
                        20楼把太监小脚归到儒家头上了?莫明其妙!
                        西方的贞操锁消失是推倒基督教的结果么?


                        21楼2007-07-04 12:47
                        回复
                          文章还是太长了,
                          太监不是中国特有,
                          小脚听说是宋朝朱熹时出现,
                          不过看来儒打算要把朱熹排除在其体系之外了,
                          反正儒是什么,包括哪些,他们内部还在争论,
                          这反而让我无法下手,


                          22楼2007-07-04 21:24
                          回复
                            各位,太监和小脚问题好象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吧,请谈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吧......


                            25楼2007-07-06 11:16
                            回复
                              2025-07-20 16:45:20
                              广告
                              我敢说即使历史倒退两千年,中国仍会选择儒家,首先综观诸子百家,只有儒家最适合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巩固帝王的统治,其次儒家完整继承了上古文化,其他各家则各有偏颇,最后在过去的历史中,没有哪一家学说能比儒家表现的更好了,历史决定了只有儒家才是最适合中国人的。
                              再说一句,别看你们在批判的很爽,但依然无法动摇儒家的复兴大势,想想吧,秦始皇和毛主席,多厉害的人啊,都没能把孔子和儒家彻底打倒,哼,就凭你们,哼哼哼哼


                              26楼2007-07-07 09: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