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轨迹家族吧 关注:116贴子:5,111
  • 18回复贴,共1

【星轨·书摘】关于《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辽宁1楼2013-03-09 21:24回复
    这本书不止适用于剧本写作 甚至可以说不只适用于写作
    无论是言情还是史诗,无论是当代还是历史,无论是显示具体还是方外幻想。一个出色的艺术家的世界总是能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异域之情、离奇之叹。就像一名披露而行的林中探险者,我们瞠目结舌地步入一个未曾触及的社会,一个破除了陈规俗套的领域,在其间腐朽化为神奇,平常变成非凡。
    从灵感闪现到最后定稿,写一个剧本也许需要花费和写一部小说同样的时间。电影剧本和小说作者都是要创造同样的内容丰富、感情强烈的世界、人物和故事,但由于电影剧本的篇幅中有许多空白,我们常常误认为写电影剧本要比写小说更快更容易。尽管粗制滥造者能够以最快的打字速度迅速填满稿纸,电影剧作家却是惜字如金、不断删改,力图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


    IP属地:辽宁2楼2013-03-09 21: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明天继续


      IP属地:辽宁4楼2013-03-09 22:14
      回复
        插...


        IP属地:马来西亚5楼2013-03-09 23:32
        收起回复
          跟那部反《故事》的电影《改编剧本》一样 其中很多观点都能让我产生共鸣
          没有人能够教别人什么畅销,什么不畅销,什么特失败,因为没有人知道。好莱坞的哑炮在其制造过程中注入的商业心机与轰动作品是一样多的,而那些被钱场的智者打入另册的暗淡的剧情片——《普通人》《偶然的旅游者》《猜火车》——却默默地征服了国内外的票房。
          电影观众不会防卫自己的情感,他们以一种连自己的爱人也不知晓的方式向故事人敞开心扉,接受欢笑、眼泪、恐怖、暴怒、同情、激情、爱恋和仇恨——这场仪式常常令他们精疲力竭。
          不过,切忌将猎奇误以为独创。为不同而不同就跟屈从于商业规矩一样难免流于空洞。
          “范本”公式可能会窒息故事的声音;而“艺术片”的含糊其辞则又会导致表达的口吃。就像小孩摔东西取乐或无理取闹以博大人关注一样,太多的电影制作者不惜采用婴幼儿的伎俩在银幕上大叫:“瞧瞧我的本事!”


          IP属地:辽宁6楼2013-03-10 09:20
          收起回复
            有些看似至理名言的句子 仔细想想与废话无异 但再想想 当它们看似有理的时候确实能让我思考一些东西 光凭这一点 这些句子就足以与废话划清界限了
            那么人生就像一个格式塔一样扑朔迷离:既严肃,又滑稽;既静止,又狂乱;既有意义,又无意义。重大的世界事务王权在我们的掌控之外,而个人的事务又往往控制着我们,尽管我们屋不努力用双手牢牢掌握着自己的方向盘。
            有人认为这种对故事的苛求只不过是纯粹的娱乐。与其说是对人生的探索,不如说是对人生的逃避。... ...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的载体,让我们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一个难以令人相信的事实是,我们每年从银幕上看到的东西就合理地反映了近年来剧作家所能达到的最好的水平。
            然而,许多银幕作家却不能正视这一闹市区的事实,他们始终生活在幻想的远郊富人区,一心认为好莱坞对他们的天才总是视而不见。除了个别罕见的特例之外,天才被埋没的情形只是一种神话。


            IP属地:辽宁7楼2013-03-10 10:00
            回复
              于是 矫饰成为我们的所闻所见所行 王尔德说过人生的首要任务是变得尽可能的矫揉造作 何为第二任务至今尚无人发现
              自知是关键——生活本身加上我们对生活的深沉反思。(王尔德又说了... ...肤浅的人才了解自己)
              至于技巧,初学者误以为是手艺的东西,只不过是他对所遇到的每一部小说、电影或戏剧中的故事要素的无意识的吸收。当他写作时,他会将自己的作品与一个他在阅读和观看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模式进行比照,并据此进行修改。(都要有这样的阶段吧?)这种非科班的作者将这称为“直觉” ,然而这纯粹是一种习惯,而且具有痰中的局限性。
              故事的衰落的终极原因是深层的。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是要围绕一种对人生的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和真理的意义是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作假的社会已经或多或少地对这些问题达成了共识,可是我们的时代却变成了一个在道德和伦理上越来越玩世不恭的、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时代——一个价值观混乱的时代。例如,随着家庭的解体和两性对抗的加剧,谁还会认为他能真正明白爱情的本质?即使你相信爱情,你又如何才能向一群越来越怀疑的观众去表达?(我感觉这反而是故事的温床 只是混乱的价值观将观众群体拆分 难的是 一个故事很难像以前那样取悦大多数)


              IP属地:辽宁9楼2013-03-10 11:31
              回复
                继续...插楼什么的...


                IP属地:马来西亚10楼2013-03-10 11:3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种类型的壮观场面用模拟的现实取代了想象。他们只是把故事当成一个幌子,来展现迄今尚未见过的特效效果,把我们带入龙卷风、恐龙的血盆大口或未来世界的大浩劫。毫无疑问,这种令人炫目的壮观场面确实能引发马戏团般的兴奋。但是,就像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其愉悦只是短暂的因为电影创作的历史反复证明,新鲜惊险的感官刺激在风靡一时之后,很快就会沦为明日黄花,受到冷遇。
                  但故市并不是实际中的生活。纯粹罗列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绝不可能将我们导向生活的真谛。实际发生的事件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理。真理是我们对实际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思考。
                  电影美学是表达活生生的故事内容的手段,其本身绝不能成为目的。
                  文学天才的材料是话语;故事天才的材料是生活本身。


                  IP属地:辽宁11楼2013-03-10 19:11
                  回复
                    干(一声。。。)的。。。
                    结构 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事件 意味着变化。... ...故事事件是有意味的,而不是琐碎的。要使变化具有意味,从一开始它就必须发生在一个人物身上。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异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某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
                    (麦基所谓的价值在下一楼)


                    IP属地:辽宁12楼2013-03-11 17:43
                    回复
                      故事价值是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此一时到彼一时,由正面转化为负面,或由负面转化为正面。
                      例如,生/死(正面/负面)便是一个故事价值,即如爱恨、自由奴役、真理谎言、勇敢懦弱、忠诚背叛、智慧愚昧、力量软弱、兴奋厌倦,等等。人类经验中的价值都随时可能走向反面,这种二元特征便是故事价值。他们可以是道德的,善恶;可以是伦理的,是非;或仅仅负荷着纯粹的价值。希望绝望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伦理的,但是我们能够确切地知道,在这种经验的两极中,我们究竟处于哪一端。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某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


                      IP属地:辽宁13楼2013-03-11 18:02
                      回复
                        “斯坦因之门的意义 就是没有意义”
                        场景 是指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根据至少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感知的重要性的价值改变了人物生活中负荷着价值的情境。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
                        如果人物生活中这一负荷着价值的情境从场景的开始到场景的结束毫无变化,那么则没有发生任何有意味的事情。尽管这一场景中有一些活动——说说这个,做做那个——但没有发生任何足以改变其价值的事情。于是,这一事件则只能称为非事件。
                        那么,故事中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场景?其答案几乎肯定是为了“解说”。设置这个场景是为了向偷听的观众传达有关人物、世界或历史的信息。如果解说是设置这个场景的唯一合理解释,那么老练的作家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舍弃,并将他所传达的信息编制在影片的其他地方中。(很多影片都难以避免 尤其是幻想系的故事 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在解释其世界 或者在章节末尾加上PS。。。)


                        IP属地:辽宁15楼2013-03-11 18:37
                        回复
                          这一楼很无聊。。。
                          节拍 是动作/反应中的一种行为交流。这些变化的行为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街拍构筑了场景的转化。
                          序列是指一系列场景——一般为二到五个,其中每一个场景的冲击力是呈递增趋势,直到最后达到顶峰。
                          幕是一系列序列的组合,以一个高潮场景为其顶点,导致价值的重大转折,其冲击力要比所有潜质的序列或场景更为强劲。
                          故事高潮是一系列幕的组合,见此发展为一个最后的幕高潮,又称为故事高潮,从而引发出绝对而不可逆转的变化。


                          IP属地:辽宁16楼2013-03-12 19:27
                          回复
                            完全不知所云……主题是啥,是在讲啥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3-03-18 23: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