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晓钟》
万寿晓钟何处寻,东城楼宇耸天心。
萤屏高挂神仙乐,金曲低迥龙凤吟。
情寄荆山怀宝物,恨横瀛海忆妙音。
古藤纵未归丰邑,一片繁荣不胜钦。

【万寿寺】:座落海丰县城幼石街(今总工会),原址在县城之西郊,始建于宋。明景泰三年(1452年)改建县城北侧。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当年铸造一生铁钟,重200余公斤,上面铸有“阿弥陀佛”、“风调雨顺”‘“□□铸造”等铭文。该寺全称“祝圣万寿护国禅寺”。明清时期是海陆地区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名寺。僧门祀佛,暮鼓晨钟,万寿古钟,铸质上乘,古藤敲钟,刚柔结合,声音清脆,回旋悠远,摇闻十里。寺中有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举科人黄德景撰写一副对联“堂上慈悲如父母;座中钟鼓是弦歌”。明末邑庠生蒋辅卿撰写一副对联“说法几千秋,都求觉性皆如佛;入门第一诀,须认刚心却似金”。此寺乃海丰八景之一,誉称“万寿晓钟”。 现在万寿寺已不复存在了,但遗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