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创建于1957年,当时校名为大连工学院附校,2000年正式定名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新校舍建成于2002年7月,座落于滨城高新园区内,周边与大工、海事、东财、东软等高等学府比邻,占地23000平方米。教学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拥有现代化高水平 天文台、实验室,语音室、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前校长钱令希教授为学校亲笔题词:"青少年是为人一辈子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时期,学习要自觉生活应自理,自律自强长知识,长身体,像春花一样灿烂有朝气。"
大工附校现有小学教学班28个,中学教学班22个,共有学生2600人,在职教师11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中高职称教师75人,全校教师学历达标,整体素质高。近年来,借助于大连理工大学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向全国招聘了数位中青年骨干教师。
大工附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德正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学校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学校被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授予"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试验点校",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名校",辽宁省教委授予"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教育学院授予:"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003年学校还被省、市授予"辽宁省教学设施评估优秀单位"、"大连市校园艺术化建设优秀单位"。
大工附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2002年和2003年中考中,学校连续两年以优异的成绩位于大连市榜首。重视对理科特长的学生的培养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在参加历年来七届全国"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中,共取得了奖牌18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13枚。1996年以来,学校共有三位学生被保送上了清体华附中和北大附中。多年来,在参加省级以上的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当中,共有900多人次获奖。
大工附校的领导班子整体素质高,敬业精神强,身先士卒是他们的工作习惯,争创一流是他们的永久追求。在理工大学领导的关心与呵护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工附校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目前的大工附校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向全国名校的行列迈进。
新校舍建成于2002年7月,座落于滨城高新园区内,周边与大工、海事、东财、东软等高等学府比邻,占地23000平方米。教学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拥有现代化高水平 天文台、实验室,语音室、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前校长钱令希教授为学校亲笔题词:"青少年是为人一辈子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时期,学习要自觉生活应自理,自律自强长知识,长身体,像春花一样灿烂有朝气。"
大工附校现有小学教学班28个,中学教学班22个,共有学生2600人,在职教师11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中高职称教师75人,全校教师学历达标,整体素质高。近年来,借助于大连理工大学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向全国招聘了数位中青年骨干教师。
大工附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德正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学校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学校被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授予"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试验点校",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名校",辽宁省教委授予"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教育学院授予:"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003年学校还被省、市授予"辽宁省教学设施评估优秀单位"、"大连市校园艺术化建设优秀单位"。
大工附校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2002年和2003年中考中,学校连续两年以优异的成绩位于大连市榜首。重视对理科特长的学生的培养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在参加历年来七届全国"华罗庚杯"数学竞赛中,共取得了奖牌18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13枚。1996年以来,学校共有三位学生被保送上了清体华附中和北大附中。多年来,在参加省级以上的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当中,共有900多人次获奖。
大工附校的领导班子整体素质高,敬业精神强,身先士卒是他们的工作习惯,争创一流是他们的永久追求。在理工大学领导的关心与呵护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大工附校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目前的大工附校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向全国名校的行列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