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11年11月, 李安那时在台拍摄少年pi, 作者是李安客居纽约时期的好友, 台湾著名作家、导演王正方。 这篇文章描写多年好友餐叙, 杯酒间逸兴遄飞, 文字妙趣横生, 颇可玩味...
浮生人物志/李安请吃饭
联合报副刊/王正方 2011/11/16
李安在台中水湳机场密闭式地拍戏九个月,全没消息,连狗仔队的报导也很少见,保密工作严实。本来嘛!拍片的时候贵在一心专注,宣传工作不妨押后。再说咱们李大导演都混到这个份儿上了,走到哪儿都是新闻,还怕宣传得不够?
接到他弟妹的电话,李安后天就要回美国,今晚邀二三老友餐叙。上次我们在罗曼菲的追思会上共聚台下,欣赏曼菲的二姊演唱昆曲,许芳宜同场表演她怀念老师的自编舞。罗家二姊嗓音甜美,一开腔我们就止不住的热泪簌簌而下。去了后台,李安还强颜欢笑对二姊说:“你这是在光着屁股坐板凳,唱得有板有眼哪!”
唉!1980年代大伙儿都在纽约市晃荡,一同消磨了不少美好的时光。李老弟的头发黑白交集得更形严重,看着也别有味道,肚子略显突出,招牌笑容一如往昔,挺累的样子。拍电影是典型的手工作业,每个镜头都得费心雕琢,点滴累积成篇,道地的苦活计。
“老婆没来台湾?她还在上班?”
“退休了,我们又搬回城里,住在Soho纽约大学附近。她比退休之前更忙,节目丰富,自称是闲暇社会的寄生虫。常和儿子们凑在一块,做饭给他们吃。”
“那么她的厨艺一定大有长进了。”
“只进步那么一点点吧!”李安把拇指和食指凑拢,中间只有一公分的空隙。李安是美食家,华人导演中的名厨,和吴宇森有得比,老吴专攻广东菜,两人的路数不一样。多年前他私下对我抱怨:“一个人能把上好的食材做得那么难吃,也需要天分。”
我听了大惊:“你敢当着老婆的面说这个?”当然不敢,我们都是PTT(怕太太)俱乐部的资深会员,不怕太太怎么能当大导演?李老弟的PTT远胜同侪,所以如今他的成就也就更高。
Soho是个很好玩的地方。当年社区的老仓库,都分隔装修成办公室或住宅,古早与前卫混而为一,自成风格,成为当年的时尚。我曾租了一间当办公室,大楼有拉铁门式的老电梯,一扇大窗俯视百老汇街景。Soho画廊林立,文艺活动丰富又多采多姿,光是去跑画展的开幕,每天就能忙个不停。
我们最爱去的地方,是那一带的小型艺术电影院,像Film Forum,不分昼夜的放映欧洲、日本艺术影片。在那段黄金岁月里,这里就是电影爱好者吸收国际电影养分的场所。日日夜夜徜徉在狄西嘉、柏格曼、费里尼、维斯康提、布鲁纽尔、小津、萨提亚吉.瑞、黑泽明、楚浮,各大导演的虚幻世界里,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震撼、振奋、自惭之余又燃起了自信,内心永不休止的在编织着、遥不可及,大概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电影梦。
李安说现在又回到那个老街坊住,走在街上似乎找回了青春时代的一些感觉,然而终究不一样了。年轻人过得太优渥了吧!缺少当年我们那股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冲劲,也不够疯狂。他说:“在我上下几届NYU电影系的同学都很拚,冒出来好几个大导演。有Spike Lee,还有替你做过摄影师的Ernie Dickerson后来也是大导演了。最可惜的是Steve Ning,他的毕业片得到首奖,却年纪轻轻就中风去世了。”
一阵唏嘘。我说:“你的毕业片也得了那一年NYU的首奖,那几年华裔学生表现得非常突出,后来你们的系主任产生了偏见,他还对我说,大概中国人都有当导演的天分。我心中暗暗叫苦,希望他不要看到那些港台烂片。”
“纽约市照常争先恐后,乱中有序,还是超可爱的。”
这部片子进行得怎样了?印度少年的演出还行吗?
“好在没有从Hollywood的圈子里选演员,我亲自面试了上千人,这位小朋友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经相当不错了。”
“报上说你请到Gerard Depardieu(杰哈德巴狄厄)客串,他的戏拍了吗?”
I
浮生人物志/李安请吃饭
联合报副刊/王正方 2011/11/16
李安在台中水湳机场密闭式地拍戏九个月,全没消息,连狗仔队的报导也很少见,保密工作严实。本来嘛!拍片的时候贵在一心专注,宣传工作不妨押后。再说咱们李大导演都混到这个份儿上了,走到哪儿都是新闻,还怕宣传得不够?
接到他弟妹的电话,李安后天就要回美国,今晚邀二三老友餐叙。上次我们在罗曼菲的追思会上共聚台下,欣赏曼菲的二姊演唱昆曲,许芳宜同场表演她怀念老师的自编舞。罗家二姊嗓音甜美,一开腔我们就止不住的热泪簌簌而下。去了后台,李安还强颜欢笑对二姊说:“你这是在光着屁股坐板凳,唱得有板有眼哪!”
唉!1980年代大伙儿都在纽约市晃荡,一同消磨了不少美好的时光。李老弟的头发黑白交集得更形严重,看着也别有味道,肚子略显突出,招牌笑容一如往昔,挺累的样子。拍电影是典型的手工作业,每个镜头都得费心雕琢,点滴累积成篇,道地的苦活计。
“老婆没来台湾?她还在上班?”
“退休了,我们又搬回城里,住在Soho纽约大学附近。她比退休之前更忙,节目丰富,自称是闲暇社会的寄生虫。常和儿子们凑在一块,做饭给他们吃。”
“那么她的厨艺一定大有长进了。”
“只进步那么一点点吧!”李安把拇指和食指凑拢,中间只有一公分的空隙。李安是美食家,华人导演中的名厨,和吴宇森有得比,老吴专攻广东菜,两人的路数不一样。多年前他私下对我抱怨:“一个人能把上好的食材做得那么难吃,也需要天分。”
我听了大惊:“你敢当着老婆的面说这个?”当然不敢,我们都是PTT(怕太太)俱乐部的资深会员,不怕太太怎么能当大导演?李老弟的PTT远胜同侪,所以如今他的成就也就更高。
Soho是个很好玩的地方。当年社区的老仓库,都分隔装修成办公室或住宅,古早与前卫混而为一,自成风格,成为当年的时尚。我曾租了一间当办公室,大楼有拉铁门式的老电梯,一扇大窗俯视百老汇街景。Soho画廊林立,文艺活动丰富又多采多姿,光是去跑画展的开幕,每天就能忙个不停。
我们最爱去的地方,是那一带的小型艺术电影院,像Film Forum,不分昼夜的放映欧洲、日本艺术影片。在那段黄金岁月里,这里就是电影爱好者吸收国际电影养分的场所。日日夜夜徜徉在狄西嘉、柏格曼、费里尼、维斯康提、布鲁纽尔、小津、萨提亚吉.瑞、黑泽明、楚浮,各大导演的虚幻世界里,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震撼、振奋、自惭之余又燃起了自信,内心永不休止的在编织着、遥不可及,大概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电影梦。
李安说现在又回到那个老街坊住,走在街上似乎找回了青春时代的一些感觉,然而终究不一样了。年轻人过得太优渥了吧!缺少当年我们那股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冲劲,也不够疯狂。他说:“在我上下几届NYU电影系的同学都很拚,冒出来好几个大导演。有Spike Lee,还有替你做过摄影师的Ernie Dickerson后来也是大导演了。最可惜的是Steve Ning,他的毕业片得到首奖,却年纪轻轻就中风去世了。”
一阵唏嘘。我说:“你的毕业片也得了那一年NYU的首奖,那几年华裔学生表现得非常突出,后来你们的系主任产生了偏见,他还对我说,大概中国人都有当导演的天分。我心中暗暗叫苦,希望他不要看到那些港台烂片。”
“纽约市照常争先恐后,乱中有序,还是超可爱的。”
这部片子进行得怎样了?印度少年的演出还行吗?
“好在没有从Hollywood的圈子里选演员,我亲自面试了上千人,这位小朋友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经相当不错了。”
“报上说你请到Gerard Depardieu(杰哈德巴狄厄)客串,他的戏拍了吗?”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