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源,萧县王氏彭西堂十二世,1917年出生于萧县王行村,1988年逝世,讣告登载于宿县地委机关报《拂晓报》,其生平载于王氏族谱2008年版,原文名《老八路道源生平》(悼词)
宿县军分区离职休养干部王道源同志,因医治无效,于一九八八年元月十日十八时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王道源同志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生于安徽省萧县马井乡王行村(时属江苏省)。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中学毕业后,接受了抗日救国思想并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投身革命,一九三九年八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豫皖苏边区萧县六区汴南乡公所行政委员、青救团团长、永城县三区区中队政治指导员、新四军四师十一旅三十二团侦查通讯参谋、二十一军六二师一八五团三营教导员、浙江省军区司令部参训队队长、兵役复员科科长、训练团副团长、军务处副处长、处长、浙江省平阳县人武部部长等职。一九六二年七月一日被授予中校军衔。一九八二年九月南京军区批准享受副师职待遇。
王道源同志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参加过数十次战斗和战役,主要有津浦铁路曹城车站战斗、永城保安山战斗、泗州战斗、宿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朐战斗、胶河战役、华中益林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郭楼守备战斗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解放后,王道源同志主要从事人民武装工作。他作风深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我军的后备力量建设作出了贡献。一九七〇年离职休息后仍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担任校外辅导员期间,经常给青少年做报告,讲传统,启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育新的一代付出了心血。在生病住院期间,以坚强的革命毅力与疾病作斗争,自觉遵守医院纪律,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临终前嘱咐家属子女,在后事的问题上,要一切从简,不要给组织上找麻烦。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王道源同志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怕困难,勇于牺牲,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兢兢业业地完成了党所交给的各项任务。
王道源同志具有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有坚强的党性,是我党的优秀共产党员。不居功,不自傲,坚持原则,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襟怀坦荡,豁达大度,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革命晚节。他的模范行为深受同志们的尊敬。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道源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同志。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品德、高尚情操和优良作风,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宿县军分区政治部
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