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出趟远门,虽然能时不时用手机上来刷一下,但是基本上没法看太多的帖子了。总谱的帖子,等我过一段回来还会继续更新的。想接着看的朋友,需要等等了。
书归正传。前一段有人提过录音对比。录音对比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干过。我也做过。我今天这里只是想稍微说说,如果想做对比该怎么对比,需要注意些什么,免得对比出一些恐怖的结果来。
之前说过音乐家的培养问题,也在总谱那一贴说过一些关于读谱的问题。要是真的想在录音对比上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最好还是先看作曲家怎么写的。这是最保险的方式,因为,你想看施工的质量,建筑师的才华,还是得先看看怎么设计的。要看一个厨子的手艺,首先得知道他做得是什么,免得明明应该是回锅肉,给上来一盘鱼香肉丝,虽然吃起来都比较过瘾,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了解作曲家的意图是逆推诠释艺术的根本。当然这个,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太难了。
所以,我还是说说对于爱好者听东西该怎对比。
对于爱好者来说。首先要了解这么一个事实。我们听到的录音大概是从19世纪末到今天21世纪初这段时间的录音。那么从录音技术本身来说,19世纪末的录音我们基本上听不出什么了。20世纪初的比如尼基什的录音虽然也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我们顶多能在力度和结构处理上听出点东西,至于音色和层次这些东西就没法看了。所以这种录音,文献的价值很高,但是实际的欣赏价值就很低了。对于20世纪刚刚开始有录音的时候,能听到就是好的,而对于我们听惯了数码录音的耳朵,这个显然是口味有点重了。那么,录音的形态对于录音本身有很大的制约,录音技术直接决定了我们听到的东西的质量。尼基什现场的水平跟他的录音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所以,第一点对比的因素,就是不要把时间和技术差距太大的录音放在一起做对比。因为没有可比性。就仿佛你不能把现在的轿车和1000年前的马车比一样。那时候一个马车也许比现在的轿车还贵呢。时间和技术差别太大的录音放在一起作对比,可以轻易得出一些很搞笑的结论,比如,郎朗的肖邦弹得比科尔托好得多。特别是对于刚刚开始欣赏音乐的朋友,千万不要做这种对比。结果可能会很可笑。
第二点就是,不要忽视音乐家受到的教育,历史影响和风格变化。记得前几天有个朋友说,觉得卡尔伯母的莫扎特听着特别扭,不如现在很多的录音好。我当时的回复是:不要用一个21世纪的人的眼光去看待一个20世纪初成长起来的音乐家。我记得我教授对我们说过,不要把福尔特文格勒的诠释原封不动的搬过来到我们的时代,你们想想,他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跟勋伯格他们是同代人,出生的时候,勃拉姆斯甚至还活着呢,跟瓦格纳的助手打过杂,他们受到的音乐口味的影响,是我们今天没有的,所以,千万不要胡来。说得也是,如果我穿一套清朝马褂出去,肯定有人以为我神经病了,或者穿套上世纪70年代我们父辈们穿过的那种军装出门,估计也会引起围观的。所以,不要以自己这个时代品味和口味去判断前人,同样,也不要拿自己熟悉或者喜欢的前人的口味去判断现代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第三点,就是不要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拉进去硬比较。一个德国音乐家,和一个法国音乐家,他们的气质和对待音乐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他们的母语,他们的民族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理解人家的文化,也就是只能看个大概。如果你要真的想做深入的理解,那么就学人家的语言,什么时候能非常精熟了,看得懂人家各个时代的文字了,才好做个评判。每个成长环境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不是一个文化背景的音乐家之间比较,会把自己搞晕头的。另外,不要觉得,德国人演奏德国音乐就一定是最好的,也许很地道,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还要看成长的过程。比如阿劳,一个智利人,但是他所有的音乐教育几乎都是在德国完成的,所以,你很难把他当做一个南美钢琴家来看。
就先写这么多了。等啥时候回来,有新想法再说吧。各位有什么高见,尽管补充,举双手表示欢迎。但是,不要吵架。。。
书归正传。前一段有人提过录音对比。录音对比这种事情很多人都干过。我也做过。我今天这里只是想稍微说说,如果想做对比该怎么对比,需要注意些什么,免得对比出一些恐怖的结果来。
之前说过音乐家的培养问题,也在总谱那一贴说过一些关于读谱的问题。要是真的想在录音对比上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最好还是先看作曲家怎么写的。这是最保险的方式,因为,你想看施工的质量,建筑师的才华,还是得先看看怎么设计的。要看一个厨子的手艺,首先得知道他做得是什么,免得明明应该是回锅肉,给上来一盘鱼香肉丝,虽然吃起来都比较过瘾,但是,差别还是很大的。了解作曲家的意图是逆推诠释艺术的根本。当然这个,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太难了。
所以,我还是说说对于爱好者听东西该怎对比。
对于爱好者来说。首先要了解这么一个事实。我们听到的录音大概是从19世纪末到今天21世纪初这段时间的录音。那么从录音技术本身来说,19世纪末的录音我们基本上听不出什么了。20世纪初的比如尼基什的录音虽然也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我们顶多能在力度和结构处理上听出点东西,至于音色和层次这些东西就没法看了。所以这种录音,文献的价值很高,但是实际的欣赏价值就很低了。对于20世纪刚刚开始有录音的时候,能听到就是好的,而对于我们听惯了数码录音的耳朵,这个显然是口味有点重了。那么,录音的形态对于录音本身有很大的制约,录音技术直接决定了我们听到的东西的质量。尼基什现场的水平跟他的录音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所以,第一点对比的因素,就是不要把时间和技术差距太大的录音放在一起做对比。因为没有可比性。就仿佛你不能把现在的轿车和1000年前的马车比一样。那时候一个马车也许比现在的轿车还贵呢。时间和技术差别太大的录音放在一起作对比,可以轻易得出一些很搞笑的结论,比如,郎朗的肖邦弹得比科尔托好得多。特别是对于刚刚开始欣赏音乐的朋友,千万不要做这种对比。结果可能会很可笑。
第二点就是,不要忽视音乐家受到的教育,历史影响和风格变化。记得前几天有个朋友说,觉得卡尔伯母的莫扎特听着特别扭,不如现在很多的录音好。我当时的回复是:不要用一个21世纪的人的眼光去看待一个20世纪初成长起来的音乐家。我记得我教授对我们说过,不要把福尔特文格勒的诠释原封不动的搬过来到我们的时代,你们想想,他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跟勋伯格他们是同代人,出生的时候,勃拉姆斯甚至还活着呢,跟瓦格纳的助手打过杂,他们受到的音乐口味的影响,是我们今天没有的,所以,千万不要胡来。说得也是,如果我穿一套清朝马褂出去,肯定有人以为我神经病了,或者穿套上世纪70年代我们父辈们穿过的那种军装出门,估计也会引起围观的。所以,不要以自己这个时代品味和口味去判断前人,同样,也不要拿自己熟悉或者喜欢的前人的口味去判断现代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第三点,就是不要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拉进去硬比较。一个德国音乐家,和一个法国音乐家,他们的气质和对待音乐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他们的母语,他们的民族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理解人家的文化,也就是只能看个大概。如果你要真的想做深入的理解,那么就学人家的语言,什么时候能非常精熟了,看得懂人家各个时代的文字了,才好做个评判。每个成长环境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不是一个文化背景的音乐家之间比较,会把自己搞晕头的。另外,不要觉得,德国人演奏德国音乐就一定是最好的,也许很地道,但是不一定是最好的,还要看成长的过程。比如阿劳,一个智利人,但是他所有的音乐教育几乎都是在德国完成的,所以,你很难把他当做一个南美钢琴家来看。
就先写这么多了。等啥时候回来,有新想法再说吧。各位有什么高见,尽管补充,举双手表示欢迎。但是,不要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