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吧 关注:62,545贴子:314,944

回复:【每日更新】科普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篆的来历:
小篆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
——唐 张怀瓘《书断列传 卷一》(“籀文”,即大篆作者太史籀发明的另一种字体)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9楼2013-05-12 23:31
回复
    什么是东西:
    古时以五行配五方,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其中木金为实物有价值,其他三种要么无形物质,要么价值缺乏,于是就把平时遇到的事物统称为“东西”
    @风云大帝一号 提供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1楼2013-05-14 00:30
    回复
      为什么上朝时文列东武列西:
      上面说过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木主生发,金主杀伐,文臣主管生机发展,武将主管征战杀伐,所以上朝时文列东武列西。
      @风云大帝一号 提供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2楼2013-05-14 16:48
      回复
        明代人胡应麟关于雕版印刷术的叙述:
        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欢迎扩散)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3楼2013-05-15 23:57
        回复
          先秦时(特别是周朝)华夏爵位、分封制度:
          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馀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
          ——周▪战国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隐公四年》注:天子三公,指周天子的三位辅政大臣;王者之后称公,意即“王下来是公”。(欢迎扩散)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4楼2013-05-18 23:15
          回复
            初唐学者孔颖达对“华夏”的解释: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唐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欢迎扩散)
            最近换了工作了,很多时候一整天摸不到电脑,所以更新的有些慢,漏掉了很多,给大家道歉了。
            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博,新浪的
            醉意中国峰。这个每天都会发的。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5楼2013-05-23 00:02
            回复
              "兴"本意是"起来":
              兴,起也。
              ——汉 许慎《说文解字》注:如"华夏复兴",字面意思"华夏再起来";夙兴夜寐,字面意思"早起晚睡",形容勤奋.(欢迎扩散)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7楼2013-05-24 00:01
              回复
                南宋临安(杭州)临近新年时年货贸易的盛况:
                都下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至于馈岁盘合、酒檐羊腔,充斥道路。
                ——宋 周密《武林旧事 卷三 岁晚节物》注:"都下"即"京都里",指临安.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8楼2013-05-24 16:48
                回复
                  通常君主即位的第二年,才改年号:
                  自汉武帝建元纪年之后,嗣君绍统,必逾年乃改元。
                  ——宋 洪迈《容斋随笔 续笔·卷第十(十七则)》注:1.[嗣君],继任的君主;2.[绍],继承;3.[嗣君绍统],意即新君继承君位;4.[逾],越过。(欢迎扩散)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9楼2013-05-30 23:05
                  回复
                    通常君主即位的第二年,才改年号: 自汉武帝建元纪年之后,嗣君绍统,必逾年乃改元。
                    ——宋 洪迈《容斋随笔 续笔·卷第十(十七则)》注:1.[嗣君],继任的君主;2.[绍],继承;3.[嗣君绍统],意即新君继承君位;4.[逾],越过。(欢迎扩散)


                    IP属地:河北100楼2013-06-02 23:45
                    回复
                      明代人黄佐记录的当时成人礼情况:
                      凡冠礼,士大夫延有德之宾行于家。乡人行于乡校,以教读为宾。
                      ——明 黄佐《泰泉乡礼 卷一 乡礼纲领》注:1.[延],延请,邀请的意思;2.[有德之宾],德高望重的人做成人礼的正宾(主持人);3.[教读],教师。(欢迎扩散!)


                      IP属地:河北101楼2013-06-12 13:06
                      回复
                        初唐学者孔颖达对“华夏”的解释: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唐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欢迎扩散)


                        IP属地:河北102楼2013-06-14 00:09
                        回复
                          周代王侯子弟的音乐教育:
                          乐正,乐官之长,掌国子之教。幼者教之於小学,长者教之於大学。
                          ——唐 杜佑《通典 礼典 第五十三》注:[国子],王侯公卿大夫的子弟;国子15岁入小学,18岁入大学。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3楼2013-06-28 00:50
                          回复
                            “先发制人”一词的由来:
                            梁曰: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 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 班固《汉书 项藉传》注:[项藉],即项羽 。[梁],即项羽叔父项梁。典故起因:秦末烽火 四起,项梁、项羽叔侄与吴中郡太守殷通商议局 势时说了这句话。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4楼2013-06-28 00:53
                            回复
                              “枢[shū]密使”带兵,始于唐兴于宋:
                              枢密使之名起于唐,本以宦者为之……自此接于本朝,又有副使、知院事……之别,虽品秩有高下,然均称为枢密。
                              ——宋 洪迈《容斋三笔·卷第四 枢密称呼》注:1.[宦者],即宦官;2.[本朝],指宋朝;3.[品秩],即品级。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5楼2013-06-28 0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