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不该恋爱:
性意识的发展,大体经历性疏远,性亲近和恋爱的三个阶段,大学生随着身心的健康发展,很自然地到了亲近和准备恋爱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爱真的来临时,扼杀是不道德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怎么样谈一场科学的恋爱,却是可以学习的。
理解父母叮咛担心:是害怕干扰学业,而不是否定爱情本身。
面对学业问题:恋爱是成熟人的事情,成熟的人善于平衡。健康心理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爱情也可以给我们支持。走极端容易失去平衡。二者不是天敌,有时候是我们给自己找的借口,嫁祸于爱情。
面对受伤:爱情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正确看待关系的结束,伤痛可以成为财富,也是下一段成熟感情开始的基础。危机就是转机。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抱着练兵的态度来谈感情,这就好像我们并不珍惜心灵土地,一会儿种这个一会儿种那个,等到真的想要播种了,土地却被破坏了,最后一无所获。
何时恋爱:
早晚因人而异,就像张爱玲说的:千万个人中,遇见了,说:你也在这里?
想要不与爱情失之交臂,就要克服患得患失的心理,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要知道谁最合适,首先你要知道你自己。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定型,就无法找到那个“Mr. right”。否则今天想着莱奥纳多,明天又是梁朝伟。这样,你的泰坦尼克很容易翻船。所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做什么?什么是我最想要的?……如果你犹豫的原因仅仅是想等下一位,那就说明你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不写,就别写;能不爱,就别爱。”
害怕太“晚”没人要:时钟的价值,不在于快,而在于准。坚持走自己的路,风景在前面。
跟谁恋爱:
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往往是我们自己不够自信的表现。因为我们不满意自己,所以才要找一个完美的形象来补足自己。但是,想象的完美一旦与现实接轨,就容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有时候我们会虚荣地爱一回,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爱的不是王子,而是那匹马。
其实,恋爱前真正应该考虑的,不是马的颜色或者脚的大小,而是彼此的性格。现在流行婚前心理检查,其实恋爱前,更要检查。比如很多女孩喜欢“酷”哥,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很神秘,于是靠近,恋爱,最后发现,不是“酷”,是抑郁。
心理健康的标准:指人的心理、即知、情、意活动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区分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好男孩的心理标准:情绪稳定(不多心、不粗暴、不铺排)自信(不唠叨)
好女孩的心理标准:不神经质(言语行动区分场合、不强迫——女性韧性和耐性优于男性,所以女方如此,婚姻很容易出问题) 不敌对(不总是跟男性帅哥和美女的心理特点:自我中心、骄傲、“美人税”
怎么恋爱:
吵架:沟通,双赢。异中求同。莎士比亚:“女孩要和男孩相处愉快,应该多了解他,而不是太爱他;男孩要和女孩相处愉快,则应该多爱她,却别想太了解她。”情侣发生危机,与人际关系不当有关,所以问问自己:1需求什么?2对方是否有相应能力?(个性、智慧、经济)3怎么表达需求?4曾经付出什么让他接受你的请求?5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一致吗?
分手:配合爱情的生涯规划突然发生改变。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让自己有一段时间悲哀;但不放纵自己的悲哀,因为只有你自己能为你自己的情绪负责,想通过情绪讹诈来使对方回心转意只有让事态恶化。找找生活的内容。找找支持系统。升华。初恋是艺术家、失恋是哲学家,再恋是科学家。失恋后应唤起对爱的再追求,分析原因,再定标准,改善恋爱方式等。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