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船学院传来的消息
我们知道乌克兰想要向中国出售航母的信息是在1992年年初。这个信息是怎么来的呢?当时并不是通过政府渠道,而是靠两个造船学院之间的联系。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学院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之间有业务交流,乌克兰的教授跟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授说:我们那里有一条航母造不下去了,苏联解体了,俄罗斯不再给乌克兰的船厂出钱。要不你们来些专家看看,接手把这艘航母造下去。
这名中国教授知道情况后,先后向学校领导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汇报了情况。我当时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刘华清同志(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是学会的名誉理事长。我知道这个事情后立即商请潘曾锡理事长,说,第一,安排这位教授来北京向学会领导汇报;第二,我去请示刘华清副主席,看他能不能抽时间来听汇报、给指示。
刘华清副主席亲自来听完汇报后,我们学会几位领导共同请示他,希望将这个事情继续往下干,想去乌克兰去访问考察。大家觉得应该去,机会很难得。刘副主席当时的指示也很明确,去,但不能以海军名义出面去,要由造船界牵头,军方派人参加,大家用民间的名义。报告由造船界跟海军联合上报,到上面就由他来处理。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组织了一个以造船工程学会出面的、实际上军民结合的访问团,我是顿问身份,团长是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即中国舰船研究院)尤子平副院长,他也是以学院的名义出面。还有当时的国防科工委、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造船工业部门的一些专家和领导都去了。整个代表团有十来个人。
我们抵达乌克兰是1992年3月初,在那里考察了大约3周。我们是通过两个学院联系的,所以属于半官半民性质,乌克兰方面的一切接待也都是由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又称黑海造船厂)和造船学院出面负责。主要联络人是一位女教授。
我们知道乌克兰想要向中国出售航母的信息是在1992年年初。这个信息是怎么来的呢?当时并不是通过政府渠道,而是靠两个造船学院之间的联系。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学院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之间有业务交流,乌克兰的教授跟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授说:我们那里有一条航母造不下去了,苏联解体了,俄罗斯不再给乌克兰的船厂出钱。要不你们来些专家看看,接手把这艘航母造下去。
这名中国教授知道情况后,先后向学校领导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汇报了情况。我当时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副理事长,刘华清同志(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是学会的名誉理事长。我知道这个事情后立即商请潘曾锡理事长,说,第一,安排这位教授来北京向学会领导汇报;第二,我去请示刘华清副主席,看他能不能抽时间来听汇报、给指示。
刘华清副主席亲自来听完汇报后,我们学会几位领导共同请示他,希望将这个事情继续往下干,想去乌克兰去访问考察。大家觉得应该去,机会很难得。刘副主席当时的指示也很明确,去,但不能以海军名义出面去,要由造船界牵头,军方派人参加,大家用民间的名义。报告由造船界跟海军联合上报,到上面就由他来处理。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组织了一个以造船工程学会出面的、实际上军民结合的访问团,我是顿问身份,团长是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即中国舰船研究院)尤子平副院长,他也是以学院的名义出面。还有当时的国防科工委、总参谋部、海军司令部、造船工业部门的一些专家和领导都去了。整个代表团有十来个人。
我们抵达乌克兰是1992年3月初,在那里考察了大约3周。我们是通过两个学院联系的,所以属于半官半民性质,乌克兰方面的一切接待也都是由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又称黑海造船厂)和造船学院出面负责。主要联络人是一位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