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乡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来到孔子家门,遇见孔子的学生,问到:你是孔子的学生,您说一年有几季?孔子学生答到:一年当然有四季。这人反而说:您错了,一年只有三季。双方为此争论起来。争论间孔子出现了,孔子学生急忙问孔子:老师,您说一年有几季?奇怪的是孔子说:一年有三季。孔子学生不解,那人得意地走了。孔子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明明一年有四季,您怎么说一年有三季呢?孔子说:哎呀!你不知道,他不是人,他是一只蝉虫化的,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三季,你跟他说四季他怎么懂。
“夏虫不可语于冰”出自于《庄子·秋水》篇。是说夏天出没的虫子一到秋天就留下卵子自己死去,卵子只能到明年春天才开始活动,所以在它们的世界里是没有冬天、看不到冰的。所以众生在时间、空间、修行成果上的不同会有认识上的差异。对不修行的众生,我们也许是四季人,而对比修行更高的人,我们也许只是三季人。所以我们与众生相处需圆融。对一般不修行的人要谅解、通融,我们没有处在佛菩萨境界,所以也只能是三季人,故此要谦虚向佛菩萨学习,对出家人要尊敬,对老师要听教。
再者,佛菩萨度众生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他们听得懂的话,应什么样的身得度而化现其身。这一点我们也要知道。
一个人来到孔子家门,遇见孔子的学生,问到:你是孔子的学生,您说一年有几季?孔子学生答到:一年当然有四季。这人反而说:您错了,一年只有三季。双方为此争论起来。争论间孔子出现了,孔子学生急忙问孔子:老师,您说一年有几季?奇怪的是孔子说:一年有三季。孔子学生不解,那人得意地走了。孔子学生不解地问:老师,明明一年有四季,您怎么说一年有三季呢?孔子说:哎呀!你不知道,他不是人,他是一只蝉虫化的,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三季,你跟他说四季他怎么懂。
“夏虫不可语于冰”出自于《庄子·秋水》篇。是说夏天出没的虫子一到秋天就留下卵子自己死去,卵子只能到明年春天才开始活动,所以在它们的世界里是没有冬天、看不到冰的。所以众生在时间、空间、修行成果上的不同会有认识上的差异。对不修行的众生,我们也许是四季人,而对比修行更高的人,我们也许只是三季人。所以我们与众生相处需圆融。对一般不修行的人要谅解、通融,我们没有处在佛菩萨境界,所以也只能是三季人,故此要谦虚向佛菩萨学习,对出家人要尊敬,对老师要听教。
再者,佛菩萨度众生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他们听得懂的话,应什么样的身得度而化现其身。这一点我们也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