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公元10世纪,东亚地区的雨水变得丰盈,反映在东亚建筑上就是屋顶的坡度逐渐增大。大家也听说过,《营造法式》规定的大式建筑,其举高与两撩檐枋距离之比为1:3,而晚唐的佛光寺东大殿,这个比值也就1:4强。
为 了保证屋顶的排水对室内的影响减少,出檐自然就要变大,而同时要保证变大的出檐不影响采光,就要使得保持檐曲线平滑的前提下(这样才不会影响排水),增大 檐曲线的曲率(以构成飞檐)。天朝的做法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通过调整槫的高度。事实上这样在以后的建筑维护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像11区这种热衷于保护文 化遗产的国家没理由没想到的,那究竟为什么,他们还是会发展出小屋组这种浪费材料工时,同时不好维护的玩法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提一下两个很难翻译的日本建筑概念,“母屋”(或作“身舍”,均读作もや)和“庇”(ひさし)
11区在引进大陆建筑之前,建筑技术非常的低,他们唯一会盖的房子,就是神社本殿那种样式的建筑,用营造法式的话来说就是“不厦两头造用二柱二架椽屋”
后来他们也觉得这种屋子太没面子了,于是发展出了类似于天朝周匝副阶的玩法,称之为“庇”(注意有一点,11区也有周匝副阶构成重檐的做法,但是叫“裳阶”,念もこし),如下图
四面庇和云南建筑很没什么两样
于是就这样,11区的唐风建筑就跟正宗唐代建筑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天朝的正宗,架数与椽数正相关,有2n+1架就一定有2n架椽(这点一直延续到明清)
11区的山寨,架数与椽数不相关,不管多少架,肯定就是两架椽(无金柱或一金柱)或者四架椽
我估计就是因为遣唐使们就没好好认真研究过天朝的架椽关系,抄了个梁架结构就直接回国了…………
一 开始还没什么问题,因为唐代屋檐曲线还是比较平缓,两段椽还是能形成平滑的曲线的。可是进入平安时期,问题就出现了,就是一开始说的,雨量变大的问题。雨 量变大,就要求举高增高,出檐变大,屋檐曲线变得更陡峭。天朝通过重新调整槫的高度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11区就办不到了。
因为椽木太长,弯不过来。一旦抬高了举高,屋檐就变成了折线而不是平滑曲线,排水反而受阻。最初的做法是在在折点填土让无檐曲线重新变的平滑,但是这样屋顶反而变得太重。
于是在各种佛寺建筑的维修中,野小屋(のこや,或作“野屋根”のやね)就成为了主流:
在原本的檐椽的基础上,搭上更加倾斜的新一层檐椽,由新的檐椽和被整体抬高的母屋的椽交接,完成比较平滑的无檐曲线,而原本的檐椽(化妆垂木)和新加的檐椽(野垂木)之间出现的空间则称为野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