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CBBDA 7. (1)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灵动、清爽之感; (2分)情随景迁,随着天空放晴,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之开阔、豁达起来。 (2分)(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隐者生活;(2分)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2分) 8.(1)①用寓言故事开篇,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符合科普文表达特点。②可以自然地联系到“大象无形”,引出要介绍的对象——流体。(每点2分,共4分) (2)(1)运用引用、化用的手法,幽默地说明了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流体,孕育并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2分)(3)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季风促进空气流动,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使世界充满生机。(2分) 21.①说明了流体初始状态的轻微改变都有可能酿成灾难,警示人们要善待流体。②用人们熟知的材料说明道理,易被接受,警示性强。(每点2分,共4分)(4)①要进一步研究流体的特征,让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②要保护好身边的流体,珍惜水资源,保护大气层,避免环境恶化。③警惕流体不稳定的特征,善待流体,防止遭受报应。(每点2分,共6分)
(二)ACBABC DDC 8.ADB (1)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
(三)BCCDC BBCD 8. (1)为人吝啬,害怕露富,疑神疑鬼,心理恐惧,结局可悲。(2分)虚实结合,作者将挖参人的现实表现与其妻极度恐惧带来的幼觉结合起来,从正面和侧面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2分。若从动作、语言、细节等方面作答,得1分)(2)①运用细节(动作、神态)描写,写出挖参人离开家时的极度担心、恐惧的心理状态。(2 分) ②运用一系列传神的动词进行动作描写(或运用排比句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挖参人夺回被盗物品的场景。(2分)
(3)①是小说的线索,用“照贼镜”串联整个故事情节。②充分表现出挖参人的妻子日益加重的恐惧心理,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③暗示挖参人可悲的命运。(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4)①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增强了讽刺效果,突出了主题。③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共6分)
(二)ACBABC DDC 8.ADB (1)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
(三)BCCDC BBCD 8. (1)为人吝啬,害怕露富,疑神疑鬼,心理恐惧,结局可悲。(2分)虚实结合,作者将挖参人的现实表现与其妻极度恐惧带来的幼觉结合起来,从正面和侧面塑造了这一人物形象。(2分。若从动作、语言、细节等方面作答,得1分)(2)①运用细节(动作、神态)描写,写出挖参人离开家时的极度担心、恐惧的心理状态。(2 分) ②运用一系列传神的动词进行动作描写(或运用排比句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挖参人夺回被盗物品的场景。(2分)
(3)①是小说的线索,用“照贼镜”串联整个故事情节。②充分表现出挖参人的妻子日益加重的恐惧心理,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③暗示挖参人可悲的命运。(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4)①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增强了讽刺效果,突出了主题。③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