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的月亮吧 关注:993贴子:113,798
  • 14回复贴,共1

党凤田文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简介
党凤田,河北省作协会员。笔名良多、天鸣、郑耿等。河北省巨鹿县曹辛庄村人。汉族。193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曾就读于河北北京师院语言文学系。教过书,干过物资管理,当过机关干部,做过《经济文化报》记者,担任过河北省杂文学会理事。1998年退休后一直搞文学创作。
党凤田先生主要作品:长篇小说《蔫儿和他的四个媳妇》、《天堂》。散文集《文明的呼唤》,杂文集《至诚如神》,报告文学《巨鹿县有这样一位村支书》、《人生锐意唱新曲》、《高尚的企业文化人格》等50余篇。杂文、短篇小说、小品、故事有《杨修和与西里耶夫》、《韩复榘的笑话》、《老冤外传》、《走访3004年》等400余篇,获全国和省市级30余个奖项。


IP属地:河北来自贴吧神器1楼2013-02-18 18:54回复
    “大修、换件”
    春节又要来到。每位同胞又一次人生的辞旧迎新,又一次生命时序的小句号。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最传统、最神圣、假期最长的节日。人们都要回家团聚,欢度春季。但对于春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过法。
    有些人订好了酒宴日程表。相互约集亲朋好友,摆上好烟好酒,日夜豪饮,大快朵頥,喝五么六,海阔天空。这种过法:俗,荒废时间,伤身,或许会加强彼此感情,但仍是一种老式的“凑热闹”,积极意义不大。
    有些人把整个春节埋在麻将和扑克牌里,打得天混地暗,不知秦汉。一场接一场的时间、精力、生命的无辜消耗。不值得。
    有些人在一年里得了官,发了财,捞了钱,出了名,衣锦还乡,到处炫耀,莺歌燕舞,飘飘欲仙。用才智和道义升官、发财自然可贺。但“小官则满,小富则安”,沾沾自喜,不求进取,不是明知之举,未免可惜。
    在外地工作(打工,学习)的同胞,回家过年,或孝顺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或夫妻团圆,过几天幸福生活,应当应份,情理所在。但不要忘记,春节休息,只是生命的杀那“卸装”。几天后又要开始新的人生征程,面临着复杂艰巨的问题和任务、使命和困难。人生路还要走。
    高质量、有意义的春节,应该是:在辞旧迎新之际,对自己进行一次认真的“大修、换件”。春节长假,是彻底摆脱一切事务,可以静下心来,反思一年来有什么重大失误(错误,失败)的最佳时机。深刻彻底挖出失误、失败、错误的根子:如你是搞企业的:是技术落后,还是管理纰漏,是设备陈旧,还是努力不够,是素质低下,还是心中有私,是方法不当,还是经验不足,是贪心作怪,还是失职渎职……一定在这一年一度的春节里挖出“根子”来。干哪一行,挖哪种根,做什么事,换什么“件”。要下狠心,下决心,要认真,要细心,给自己作一次“手术”,来一次“检修”,换上新思想、新模式、新点子,以便来年轻装上阵,潇洒拼搏。
    如你是搞行政的,“大修、换件”,就等于明年的优绩高效成功了一半。再加上清正廉明的“施政”方案,切实可行的前进目标,先进科学的管理计划,与时俱进的思想素质,认真谨慎的负责态度,朝乾夕惕的进取精神,机智灵活的工作方法,爱国爱民的思想品格……那么,到明年的春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新“我“,你会官更大,名更响,脸更美,贡献更大,心更充实。
    春节是“除病、换件、检修”的良机。关键在于“挖根”。“挖根”就是“进军”的黄金台阶。每年”挖根“,就会每年“进军”。年年”挖根“,就会年年升跃人生的新台界,“进军”的绩效更辉煌,人生的花朵更灿烂。
    每一个春节,都应有新内容、新成就,对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IP属地:河北来自贴吧神器2楼2013-02-18 18: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明月老弟好!感谢你还记得咱月亮吧哦!
      欢迎你把这么出色的文字送到咱月亮吧里来哦!


      IP属地:江苏3楼2013-02-18 21:33
      回复
        爆竹声声,庆贺的不仅仅是结束冬寒;欢声笑语,表达的不仅仅是迎来春暖!


        IP属地:江苏4楼2013-02-18 21:36
        回复
          谢谢心田姐姐,别的不说,继续盖楼


          IP属地:河北来自贴吧神器5楼2013-02-19 14:09
          回复
            “金珠”与“露珠”
            晨曦染着鲜艳的杏红色,涂亮美丽的地平线。大地从酣睡中醒来,豪迈地展示着巧夺天工的物类。天蓝蓝的,地静静的,风儿还没有起床。骊山下梧桐叶上那颗晶莹的“露珠“,居高临下,怡然自得地环视着大千世界:蓊绿的树木,繁茂的青草,鲜艳的百花,还有树下那颗半掩半露的“金珠”。
            “露珠”俯视一下“金珠”,讥嘲道:“金珠”老兄,你总是那么懒,老躺在地下,不肯出来见见世面,真窝囊!
            “金珠”谦恭地说:生就的脾气,长就的骨头,光怕难以改变了。
            “露珠”高傲地说,不管是人,还是物,生来要争“知名度”,充分展示他的价值,潇洒的发挥他的特长,全力地体现他的本领,让地球上的人和物,都羡慕他的高贵和快乐,你,懂——吗?
            “金珠“自怨自艾:我没福份生在您那个高度,我也没生成那么聪明的头脑,我也没有应变的灵性,我不懂生存哲学,我的特性就是“惰性”,有什么办法?
            “露珠”得意洋洋:不管是人,还是物,出生就应有“高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高位”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优势。看!我可以俯视茵茵绿草,我可以仰视蓝蓝昊天,我可以观赏绚丽的鲜花,我可以欣赏灿烂的朝霞。看你,老窝在地下,老呆在一个坑穴,有什么意思!?
            “金珠”扫兴,无奈,惨然一笑。
            “露珠”继续发抒高见:不管是人,还是物,生存就要有“亮度”。“金珠”老兄,你看我,光亮剔透,八面玲珑,洁白无瑕,闪闪发光,就象稀世珍宝“夜明珠”。你看你,黄乎乎,黑唧唧,整个一颗实心疙瘩,可怜呀,老兄,实在有失雅观呀。
            “露珠”越说越来劲:不管是人,还是物,生存就要有圆度。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地球是圆的,只有圆才伟大。最佳造型是“正圆”。只有“正圆”最美观,只有“正圆”最彰显审美哲学,只有“正圆”滚动起来才最舒畅,不受磕绊之虞。“正圆“不仅阐释美学概念,关键还具有实用价值。我,就是“正圆”。“金珠”老兄,你看你的形体是不规则的椭圆,椭圆和“正圆”不是一个档次,看起来别扭儿,转起来也不顺溜儿。
            “金珠”仰望着滚动的“露珠”,心中煞是纳闷:怎么“露珠”就这样风光?!
            “露珠”喜笑颜开:不管是人,还是物,生存应有“灵敏度“。只有“灵敏”才善于跳动,才有活力,才有灵性,才有生存的轻松感。“露珠” 在梧桐叶上溜溜转了几圈,端的十分迅速麻利:“金珠”老兄,你看你的身体重的像块铁,想“挪窝”动得起来吗,太可悲了!
            “金珠”有些羡慕“露珠”的好命,蔫蔫的叹气:我的体躯能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是自己的身体自己没法选择。
            “露珠”越发昂扬自得:不管是人,还是物,必须具有“反光度”。月亮反光,星星反光,淼淼夜空,皎皎玉盘,繁灯盏盏,梦幻般美丽。这是它们最宝贵的贡献。只有反映其它物类形象的本领,才是最伟大的生命。你看看我,就是一个万能“宝镜”。从我身上能看见天上的白云,地上的森林,山下的河流,远方的青峰。所以,不管是人,还是物,他既然存在于世,就应有存在的价值,而不是挤在地球上的赘物。不是寒碜你“金珠”老兄,你弄的满身污垢,面目皆非,难识“庐山真面目”,还怎么去照亮别人呢?
            “金珠”油然生出羡慕之情。它想虔诚的向“露珠”讨教:如何享受天地之快乐,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如何逃脱被遗弃的压抑和寂寞,不再充当砖块和碎石般的废物。
            但,它挺身未起,却有一阵狂风吹来,梧桐前仰后合,枝叶乱抖,一场灭顶之灾突然到来。“金珠”神魂迷乱,眼睁睁看着“露珠”从树叶上幡然摔下,在空中抖动着划了几个不规则的弧,正好摔在它的面前:啪的一声,不见了……
            “露珠”是蒸发了,还是渗入地下,“金珠”不得而知。但它确切的断定:“露珠”是永远永远的消失了。
            “金珠”黯然叹息,伤神,失落,迷茫:为自己的“惰性”和“窝囊”,还是为“露珠”的“优越”和“短命”,它似乎说不清。
            经过一场特大风雨的冲刷,“金珠”闪闪烁烁,发出耀眼的光茫。考古队终于发现了它,经过仔细考证,原是杨贵妃的头饰。全国一片大哗。考古专家特将它装进镶金边的水晶盒子,展览于西安博物馆。中外游客纷纷慕名前来,每日观者如潮,络绎不绝……


            IP属地:河北来自贴吧神器6楼2013-02-19 14:10
            收起回复
              老冤儿憨厚地笑道,从小老人嘱咐我要出好心,作好事;国家也教育我们为人民服务,学雷锋。我尽力帮人忙、出好心、作好事,只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的起这个时代就行了。别人要说什么就说什么,愿怎么想就怎么想去吧。
              不过,读了老冤的这句话,觉得他的觉悟还是非常高哦!呵呵


              IP属地:江苏9楼2013-02-22 20:36
              回复
                谢谢置顶,继续添砖


                IP属地:河北来自贴吧神器10楼2013-02-23 07: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好像两只“够食的鸭”
                  2002年暮秋。北方小农村。铅色的云很低。飘着沥沥细雨。片片杨叶从树冠潇潇滚下,好似大滴眼泪。
                  新民夫妇吃力的拉着一排车粪向前蠕动,腰弯的像弓,脖伸得像鸭;推车的老爹猫腰撅腚像一具前倾的根雕。粪车扭扭唧唧像只半僵的甲虫。整条路上铺满了湿漉漉的麦秸、谷楂、玉米楂等物。这条风景线,是缺德人无偿加工家肥,让过路人用脚板和车轮将这些扎扎轰轰的东西捻碎作肥料。这可苦了行路人,更苦了人力车。
                  新民夫妇一出门便轧着软囊囊的准肥料运行。走一步全身骨头节都咯蹦蹦乱疼。往地里拉粪本是机动车和牲口干的活。新民两口子拉排车送粪,好像是排电影、作游戏。
                  新民夫妇身上流汗,心里流泪。去年为给孩子交学费把驴卖掉,只好以人代驴拉车了。
                  光平的土路上,人拉一排车粪到二三里外的地里还要出满身大汗,铺满厚厚柴草的路,还不把人累个半死!
                  可是种麦时节不等人,秋分已过,种麦已迟。不送粪就不能浇地,不浇地就不能耕种。雇拖拉机没钱,借牲口,人家都使用着。
                  没办法。只能人拉车送粪。
                  好不容易拉过了11段铺柴路,眼前又是一片玉米茬,左边是墙,右边是坑,卡着人只能从上边轧。玉米茬尖尖利利圪圪垯垯足有半尺深。人哪,你们怎忍心干这八辈子缺德事,你们不得好死!
                  新民两口子脖子伸得更长,腰猫得更低,老爹推车腿挺得更直,身躯更前倾,脑袋几乎扎进粪车里。可是没走几步,两个车轮就深深陷进柴茬中。
                  老爹喘着气说,挖一挖车下的楂子,歇歇吧。
                  新民责怪说,咱家有十几车粪要拉到地里去,咱才拉了两车,明天晚上轮到咱浇地,今明两天拉不完,怎么浇?
                  老爹没再坑声,急急伸出两只老筋隆起的手,拼力地一把把挖拽车轮下的玉米茬……
                  这时村中高音喇叭想起来,不知谁编的快板:跨世纪的天是明朗的天,宇宙飞船上了天,农村实现了机械化,两个文明大改观,以德治国觉悟高,人均收入超三千,叮呱呱,叮呱呱……
                  新民爷儿仨无心欣赏那“精彩的快板”,又弯腰伸脖登腿拉起粪车,抬头看看前边的路,不觉又愁上心来……
                  这时路边几个顽童哈哈大笑:看哪,看哪,新民两口子,像两只够食的鸭,够食的鸭,哈哈哈,哈哈哈……


                  IP属地:河北14楼2013-03-12 14:32
                  回复
                    跨世纪的天是明朗的天,宇宙飞船上了天,农村实现了机械化,两个文明大改观,以德治国觉悟高,人均收入超三千,叮呱呱,叮呱呱……
                    这时路边几个顽童哈哈大笑:看哪,看哪,新民两口子,像两只够食的鸭,够食的鸭,哈哈哈,哈哈哈……


                    15楼2013-03-13 10:13
                    回复

                      大黑和大白
                      李省家养了两只狗。一个叫大白,一个叫大黑。大白和大黑都肥肥壮壮,个头不分上下。可品性大不一样。
                      大白每看到主人,便立马迎上去。努力扭屁股、摇尾巴、围你转、舔你手。大黑看到主人进门,仍然静静卧在那里,不吭,不动。每遇外门响或生人来,大白便立刻冲到院里,一股劲地旺旺,“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大黑却依然扒在地上不动。它的两眼紧紧盯着来人。如果是熟人、规规矩矩的人,它不动、不叫。如果外人要拿东西走,它会马上冲到前面,挡住你,鬃毛扎起,张嘴呲牙,呜呜呜逼你把东西放下。如果没有主人的制止,如果再不把东西放下,它就扑上去咬你的手腕子。两狗同槽进食。每在主人喂食时,大白都拼命争抢,用头顶、用身子挤大黑,不时发出呜呜威胁声,摆出要掐大黑的架势。大黑就象老大哥,躲躲闪闪,叫吃则吃,不叫吃则等。
                      大白和大黑,饭量很大。每天七八个馒头还吃不饱。李省两口子想卖掉一个。可是大白和大黑,都是两人亲自养大的,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很有感情,卖哪一个也舍不得。本村开狗肉店的王虎,曾多次找他买狗。肯出大价前。李省两口子都拒绝了。怎肯叫他杀掉,让人们一口一口吃了!
                      有一次李省媳妇下地摘棉花。撅腚猫腰,钱包掉在地里。回到家一摸口袋,钱没了。急得团团转,想不起钱包啥时丢的,丢在哪儿。
                      大黑和大白在地里嬉闹。大黑嗅到了主人的气味,寻踪发现了一个钱包。它刁起来往家跑。临到家门口时,大白一口夺过钱包,飞快奔进家去。看到李省媳妇,嘴巴高高举起,屁股扭得赛过非洲姑娘的摇胯舞,围着李省媳妇溜溜转。李省媳妇一看大白刁回了钱包,喜出望外,抱住大白好一阵亲吻,同时糟贬大黑:真是个晕蛋,光吃粮,不管事。怎不给大白学学。
                      晚上,李省媳妇跟丈夫说了钱包的事,赞扬了一番大白如何懂人性,真是只好狗。提议卖掉晕而吧唧的大黑,一年节省二三百斤粮食。
                      半夜,李省两口子被大黑和大白的叫声惊醒。俩人隔着玻璃窗往院里看,一个小偷牵着他们的羊往外走。大白旺旺着凑上去,小偷抡起棒子嗖的一声狠狠向它砸去。大白第一次感到对手的无情和凶狠。这一棒子足可以要它的命。它召唠一声,丢魂丧魄地逃到院子角落躲起来,再也不敢旺旺一声。大黑在小偷前面又跳又叫,拦着小偷不让他走。小偷扬起棍子打大黑。大黑奋不顾身跳起来,啪一下刁住小偷的手腕子。小偷气急败坏,死命地用棍子打大黑的头,打大黑的背,打大黑的腿,可大黑却死不松嘴。
                      李省两口子急忙穿上衣服,开开屋门,抄起铁钎、棍棒,冲到小偷面前。李省喝道:你再动弹,我就用铁钎劈死你!小偷挣扎着要逃跑,可是大黑死死咬着他的手腕。小偷自知一只手难敌两人一狗,便颓然蹲在地上停止反抗。李省媳妇大喊:抓住贼了,邻居们快来吧!
                      霎时间四邻八家赶来。当大家要把小偷揪送***时,大黑还死死刁着小偷的手腕。李省感动地说:大黑,松开嘴吧,你立大功了。
                      大黑松开嘴,便一下滩在地上。大家用电棒一照,大黑头上三个窟窿在流血,两条腿也断了。李省两口子又找到大白。大白仍在墙旮旯打颤颤,气的李省狠狠踹了它两脚。
                      第二天,狗肉店的王虎找上门来,说:大黑废了,养它还有啥用,卖给我吧。
                      李省说:不。给多少钱也不卖。它是“有功之臣”;把大白卖给你吧,卖了钱给大黑治病。狗屠户王虎认为李省开玩笑。可是李省媳妇已经把大白用绳子捆好,交在他手里……


                      IP属地:河北18楼2013-03-23 08:18
                      收起回复
                        文章很长,写得很好,实在,慢慢好好欣赏!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5-09 06: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