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1 14:40 南都周刊
【“我是艺人,不是异类”】短短半天,
@伊能靜 对动车事故的言论,引发3.6万次转发。有人说:装什么指点江山啊,别出来丢人。“在公共议题上为什么会把艺人作为异类划分出来呢?”她在微博上写,多希望自己活得浅薄,太平盛世里腆着脸赚钱、发发俗气生活照,不用担心生命无端消失。
![](http://timge5.126.net/image?w=440&url=http%3A%2F%2F126.fm%2F1Asl7p&gif=0&quality=85.gif)
伊能靜:我是艺人,并非异类
我对社会议题发声,其实也是在为我自己,因为我知道今天可能是他,明天可能就是我,或者有可能是我的孩子。在公共事务上怎么会划分出人和艺人的类别呢?这是公共议题,是公众利益!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我被留意到,是因为他们把我们艺人分裂出来,艺人已经可以用异类来界定了,而不是艺术工作者的人了。但是海啸来了艺人一样会被淹死啊,你没有任何选择。
我小时在台湾受到的教育,会比较多重视独立思考的精神部分。
当我因这种公共议题发声时,很多人会说“你是公众人物这样做特别好”,或者“你是演艺圈人士就别管了,跟你没关系”,各种声音出来,我就很庆幸我受到的是这样的教育,所以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你知道独立思考,一百种人有一百种声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伊能靜:任何人握有权力,都要慎用。尤其你有话语权时,这时代因为微博人人都可以发声,声音越大的人,越要慎用。我在摸索怎样能适度发声却又不引起公众愤怒,不成为众人发泄情绪的出口。我不愿意引起争辩,我希望讨论的是对真相的渴求,这是界限。我有时会骂人的,但是不带脏字。微博是个很棒的训练,必须要压缩字数,原来简化的更有力量。什么事情都需要过程,舆论自由是个可贵的过程。
南都周刊:你现在经常有的情绪是什么?
伊能靜:无力感。很强大的感受,频率很经常。像我去参加活动,司机乱停车然后让我下,我就会有很强的无力感,这次我要求他停好了才下,可下次他搭别人还是会乱停。我没办法改变大环境,有时连做好自己都会质疑,所以会有无力感。这么大的人群要往上提升,我真的是一分子吗,真的能给他一点影响吗?
南都周刊:以后遇到公共事件你会选择性地启动驱动模式吗?
伊能靜:我不会选择事情。当良心受到驱动,听到不公的事情,我还是会坚持继续,而且必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