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 还有一款台湾YAMAHA设计的2T小羊,也是挺经典的,就是BWS100。不可不
提。
说到BWS100,相信最吸引大家的是它的外形。典型的欧洲风格的越野款,这在踏板车
里是不多见的,延续了日本本土版BWS50的风格,的确相当的漂亮。
如果只是漂亮,是不配叫越野车的。YAMAHA为了令它成为货真价实的越野车,下了不
少的功夫。
首先就是把它变成了大脚。前120/90/10,后130/90/10的轮胎,使它看上去相当的可爱
。用这样大的轮子,当然令BWS的底盘高了许多,通过性得以加强。
如果单单为了通过性,完全可以用12寸或13寸的轮圈配薄胎,这样路感及稳定性会强很
多,为什么要用小小的10寸钢圈,却配上超厚的胎呢?
YAMAHA这样设计当然是有道理的。第一,在路上开,厚胎的确舒服,吸震效果无与伦比
,加上超常超软的前后悬吊,路上的小坑小洼,简直不在话下。第二,越野车嘛,少不了跳
上跳下的,这对于薄胎而言,无疑是噩梦。容易暴胎不说,轮子受力时用胎承受总好过用钢
圈承受吧!所以一般踏板根本无法通过的地形,如石子路、台阶、泥路等等,在BWS巨大巨
宽的轮胎面前,也是随意碾过,如履平地。
与一般大多数越野车一样,BWS100的引擎也属于扭力型,这令其再翻山越岭时毫不费力。
越野的特性,注定其低速段的使用频率高于高速段,不断的减速加速过程多于急速狂奔,而
这更需要强大的低扭来推动。在这方面,BWS100属于合格。
缸径与行程之比,BWS与AG100差不多,但是两者驾驶感受却不太一样。这犹如巡航车与
越野车一样,虽然都注重低扭,但是设计思路却差很多。我们就拿着两款同排量的引擎来比
较一下。
在马力上来说,BWS比AG100大一匹左右。而这1匹马力却消耗在BWS重很多的自身重量以
及超大的轮胎上。大家知道,自重越大,越消耗马力;而轮胎越大,重量同样会加大,而且
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大,这都需要消耗更多的马力。
AG100属于完全低转高扭力型引擎,而BWS100则继承YAMAHA一贯的作风,力气靠转速拉出
来。这导致AG的力量出现在头段,而BWS出现在中段,在最早的油门反应方面,AG显得更够
劲。
到了中段,ag100表现扭力持续稳定输出,而bws由于扭力跟转速起伏,则依旧沿袭jog
风格,会有突如其来的爆发力,虽然比jog平和很多,但是业内俗称的“头把力,二把力,
三把力”现象还是很明显的。
在这方面,各有特点。但bws在行进中回油爆发现象依旧很明显,而ag100在这块则没什
么感觉,个人觉得,这点更适合越野特性,在路上开时,也更适合随时超车。而且,yamaha
一向以顺畅性为主,所以bws的震动比ag100小得多。
到了高速,两款引擎在实际效果中相差不大。震动合理,声音不会变异,散热合格,功
率不会有太明显的下降,都不会发软。区别只是ag力量大一些,bws转速高一些。
相比之下,bws的引擎更具通用性,开起来也更舒适,无论平路还是越野。
当然,以上只是引擎对比,整车是无法相比的。两者本就不在同一平台,更何况bws
在各方面的配置都远远高于ag100,所以会比后者价格贵得多。
如果同是原装,相比jog90,bws100则明显强的多。这不仅仅是排量多出一点而已。就
引擎而言,bws100整体比jog90要凶的多,头段更是后者无法比的;而整车则更没有可比性
,jog90只是与ag100同等平台的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bws100上用了所谓三元催化器,相信对于净化尾气有一定作用。但是日
本版bws50上却没有,而且其前其后所有其他车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概念性大于实用性?
而且拆掉与否对动力并无影响,我对于不能提升动力的东西没什么兴趣,也没有研究过,就
此带过。
提。
说到BWS100,相信最吸引大家的是它的外形。典型的欧洲风格的越野款,这在踏板车
里是不多见的,延续了日本本土版BWS50的风格,的确相当的漂亮。
如果只是漂亮,是不配叫越野车的。YAMAHA为了令它成为货真价实的越野车,下了不
少的功夫。
首先就是把它变成了大脚。前120/90/10,后130/90/10的轮胎,使它看上去相当的可爱
。用这样大的轮子,当然令BWS的底盘高了许多,通过性得以加强。
如果单单为了通过性,完全可以用12寸或13寸的轮圈配薄胎,这样路感及稳定性会强很
多,为什么要用小小的10寸钢圈,却配上超厚的胎呢?
YAMAHA这样设计当然是有道理的。第一,在路上开,厚胎的确舒服,吸震效果无与伦比
,加上超常超软的前后悬吊,路上的小坑小洼,简直不在话下。第二,越野车嘛,少不了跳
上跳下的,这对于薄胎而言,无疑是噩梦。容易暴胎不说,轮子受力时用胎承受总好过用钢
圈承受吧!所以一般踏板根本无法通过的地形,如石子路、台阶、泥路等等,在BWS巨大巨
宽的轮胎面前,也是随意碾过,如履平地。
与一般大多数越野车一样,BWS100的引擎也属于扭力型,这令其再翻山越岭时毫不费力。
越野的特性,注定其低速段的使用频率高于高速段,不断的减速加速过程多于急速狂奔,而
这更需要强大的低扭来推动。在这方面,BWS100属于合格。
缸径与行程之比,BWS与AG100差不多,但是两者驾驶感受却不太一样。这犹如巡航车与
越野车一样,虽然都注重低扭,但是设计思路却差很多。我们就拿着两款同排量的引擎来比
较一下。
在马力上来说,BWS比AG100大一匹左右。而这1匹马力却消耗在BWS重很多的自身重量以
及超大的轮胎上。大家知道,自重越大,越消耗马力;而轮胎越大,重量同样会加大,而且
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大,这都需要消耗更多的马力。
AG100属于完全低转高扭力型引擎,而BWS100则继承YAMAHA一贯的作风,力气靠转速拉出
来。这导致AG的力量出现在头段,而BWS出现在中段,在最早的油门反应方面,AG显得更够
劲。
到了中段,ag100表现扭力持续稳定输出,而bws由于扭力跟转速起伏,则依旧沿袭jog
风格,会有突如其来的爆发力,虽然比jog平和很多,但是业内俗称的“头把力,二把力,
三把力”现象还是很明显的。
在这方面,各有特点。但bws在行进中回油爆发现象依旧很明显,而ag100在这块则没什
么感觉,个人觉得,这点更适合越野特性,在路上开时,也更适合随时超车。而且,yamaha
一向以顺畅性为主,所以bws的震动比ag100小得多。
到了高速,两款引擎在实际效果中相差不大。震动合理,声音不会变异,散热合格,功
率不会有太明显的下降,都不会发软。区别只是ag力量大一些,bws转速高一些。
相比之下,bws的引擎更具通用性,开起来也更舒适,无论平路还是越野。
当然,以上只是引擎对比,整车是无法相比的。两者本就不在同一平台,更何况bws
在各方面的配置都远远高于ag100,所以会比后者价格贵得多。
如果同是原装,相比jog90,bws100则明显强的多。这不仅仅是排量多出一点而已。就
引擎而言,bws100整体比jog90要凶的多,头段更是后者无法比的;而整车则更没有可比性
,jog90只是与ag100同等平台的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bws100上用了所谓三元催化器,相信对于净化尾气有一定作用。但是日
本版bws50上却没有,而且其前其后所有其他车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概念性大于实用性?
而且拆掉与否对动力并无影响,我对于不能提升动力的东西没什么兴趣,也没有研究过,就
此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