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阵吧 关注:627贴子:743

回复:【其他】穿越实用手册(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股票基本特征
(l)不可偿还性。
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后,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级市场卖给第三者。股票的转让只意味着公司股东的改变,并不减少公司资本。从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发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于公司存续的期限。
(2)参与性。
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行使股东参与权来实现的。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
(3)收益性。
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低价买人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为例。如果在1983年底投资1000美元买人该公司股票,到1994年7月便能以11554美元的市场价格卖出,赚取10倍多的利润。在通货膨胀时,股票价格会随着公司原有资产重置价格上升而上涨,从而避免了资产贬值。股票通常被视为在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4)流通性。
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价格不会随着成交量一同变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现金。通过股票的流通和股价的变动,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的判断。那些在流通市场上吸引大量投资者、股价不断上涨的行业和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股票,不断吸收大量资本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收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例如,称雄于世界计算机产业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当其业绩不凡时,每股价格曾高达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战,出现经营失策而招致亏损时,股价又下跌到40美元。如果不合时机地在高价位买进该股,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涨跌停板制度
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只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超过后停止交易。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涨跌停板制度是1996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的,旨在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持市场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的规范化。制度规定,除上市首日之外,股票(含A、B股)、基金类证券在一个交易日内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度不得超过10%,超过涨跌限价的委托为无效委托。我国的涨跌停板制度与国外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价达到涨跌停板后,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涨跌停价位或之内价格的交易仍可继续进行,直到当日收市为止。在国外发达股票市场,当股票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时,个别股票的涨跌停板限制才启动。


47楼2013-02-16 15:44
回复
    股票价格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于股票票面的金额。股票的票面额代表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它是固定不变的;而股票价格则是变动的,它经常是大于或小于股票的票面金额。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得股息的权利,因此股票价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一种资本化的收入。股票价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两个因素决定的。例如,有一张票面额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够取得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当时的利息率只有5%,那么,这张股票的价格就是10元÷5%=200元。
    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股票的交易时间
    上海和深圳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九点半至十一半点,下午一点至三点。双休日和交易所公布的休市日休市。上午9:15~9:25分为**竞价时间,投资人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九点半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九点半时撮合,由**竞价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如果委托的价格未在当个交易日成交,接下来的交易日须重新委托。
    收盘价确定方式
    中小企业板块以收盘前最后三分钟**竞价的方式产生,如收盘**竞价无法产生收盘价的,以最后一笔成交价为当日收盘价,收盘**竞价以封闭式的方式进行;主板股票以当日最后一笔交易前一分钟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含最后一笔交易)。公开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股票来说,凡出现以下情况的,公布成交金额最大五家会员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及其买入、卖出金额: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达到±7%的各前三只股票,日价格振幅达到15%的前三只股票,日换手率达到20%的前三只股票;而对于主板股票而言,每日涨跌幅比例超过7%(含7%)的前5只股票,公布其成交金额最大的5家会员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及成交金额。异常波动停牌制度对于中小企业板块股票而言,出现如下情况停牌: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ST和★ST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5%,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均换手率与前五个交易日的日均换手率的比值达到30倍,并且该股连续三个交易日内的累计换手率达到20%,本所或中国证监会认为属于异常波动的其它情况;而对于主板股票而言,属于异常波动停牌的是: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涨幅或跌幅限制,连续五个交易日列入公开信息,振幅连续三个交易日达到15%,日均成交金额连续五个交易日逐日增加50%,本所或中国证监会认为属于异常波动的其他情况。


    48楼2013-02-16 15:44
    回复
      多头、多头市场
      多头是指投资者对股市看好,预计股价将会看涨,于是趁低价时买进股票,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再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股价长期保持上涨势头的股票市场称为多头市场。多头市场股价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一连串的大涨小跌。
      空头、空头市场
      空头是投资者和股票商认为现时股价虽然较高,但对股市前景看坏,预计股价将会下跌,于是把借来的股票及时卖出,待股价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买进,以获取差额收益。采用这种先卖出后买进、从中赚取差价的交易方式称为空头。人们通常把股价长期呈下跌趋势的股票市场称为空头市场,空头市场股价变化的特征是一连串的大跌小涨。
      买空
      投资者预测股价将会上涨,但自有资金有限不能购进大量股票于是先缴纳部分保证金,并通过经纪人向银行融资以买进股票,待股价上涨到某一价位时再卖,以获取差额收益。
      卖空
      卖空是投资者预测股票价格将会下跌,于是向经纪人交付抵押金,并借入股票抢先卖出。待股价下跌到某一价位时再买进股票,然后归还借入股票,并从中获取差额收益。
      利好
      利好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
      利空
      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长空
      长空是指长时间做空头的意思。投资者对股势长远前景看坏,预计股价会持续下跌,在借股卖出后,一直要等股价下跌很长一段时间后再买进,以期获取厚利。
      长多
      长多是指长时间做多头的意思。投资者对股势前景看好,现时买进股票后准备长期持有,以期股价长期上涨后获取高额差价。
      死多
      死多是指抱定主意做多头的意思。投资者对股势长远前景看好,买进股票准备长期持有,并抱定一个主意,不赚钱不卖,宁可放上若干年,一直到股票上涨到一个理想价位再卖出。
      跳空
      股价受利多或利空影响后,出现较大幅度上下跳动的现象。当股价受利多影响上涨时,交易所内当天的开盘价或最低价高于前一天收盘价两个申报单位以上。当股价下跌时,当天的开盘价或最高价低于前一天收盘价在两个申报单位以上。或在一天的交易中,上涨或下跌超过一个申报单位。以上这种股价大幅度跳动现象称之为跳空。吊空股票投资者做空头,卖出股票后,但股票价格当天并未下跌,反而有所上涨,只得高价赔钱买回,这就是吊空。
      实多
      投资者对股价前景看涨,利用自己的资金实力做多头,即使以后股价出现下跌现象,也不急于将购入的股票出手。
      除息
      股票发行企业在发放股息或红利时,需要事先进行核对股东名册、召开股东会议等多种准备工作,于是规定以某日在册股东名单为准,并公告在此日以后一段时期为停止股东过户期。停止过户期内,股息红利仍发入给登记在册的旧股东,新买进股票的持有者因没有过户就不能享有领取股息红利的权利,这就称为除息。同时股票买卖价格就应扣除这段时期内应发放股息红利数,这就是除息交易。
      除权
      除权与除息一样,也是停止过户期内的一种规定:即新的股票持有人在停止过户期内不能享有该种股票的增资配股权利。配股权是指股份公司为增加资本发行新股票时,原有股东有优先认购或认配的权利。这种权利的价值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计算。①无偿增资配股的权利价值=停止过户前一日收盘价-停止过户前一日收盘价÷(1+配股率)②有偿增资机股权利价值=停止过户前前一日收盘价-(停止过户前一日收盘价+新股缴款额×配股率)÷(1+配股率)。其中配股率是每股老股票配发多少新股的比率。除权以后的股票买卖称除权交易。


      50楼2013-02-16 15:44
      回复
        本益比
        本益比是某种股票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所以它也称为股价收益比率或市价盈利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本益比=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是指当前的每股市价,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来一年或几年的预测盈利。这个比率是估计普通股价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10-20之间是正常的。过小说明股价低,风险小,值得购买;过大则说明股价高,风险大,购买时应谨慎,或应同时持有的该种股票。但从股市实际情况看,本益比大的股票多为热门股,本益比小的股票可能为冷门股,购入也未必一定有利。
        抢帽子
        抢帽子是股市上的一种投机性行为。在股市上,投机者当天先低价购进预计股价要上涨的股票,然后待股价上涨到某一价位时,当天再卖出所买进的股票,以获取差额利润。或者在当天先卖出手中持有的预计要下跌的股票,然后待股价下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以低价买进所卖出的股票,从而获取差额利润。
        坐轿子
        坐轿子是股市上一种哄抬操纵股价的投机交易行为。投机者预计将有利多或利空的信息公布,股价会随之大涨大落,于是投机者立即买进或卖出股票。等到信息公布,人们大量抢买或抢卖,使股价呈大涨大落的局面,这时投机者再卖出或买进股票,以获取厚利。先买后卖为坐多头轿子,先卖后买称为坐空头轿子。
        抬轿子
        抬轿子是指利多或利空信息公布后,预计股价将会大起大落,立刻抢买或抢卖股票的行为。抢利多信息买进股票的行为称为抬多头轿子,抢利空信息卖出股票的行为称为抬空头轿子。
        洗盘
        投机者先把股价大幅度杀低,使大批小额股票投资者(散户)产生恐慌而抛售股票,然后再股价抬高,以便乘机渔利。
        回档
        在股市上,股价呈不断上涨趋势,终因股价上涨速度过快而反转回跌到某一价位,这一调整现象称为回档。一般来说,股票的回档幅度要比上涨幅度小,通常是反转回跌到前一次上涨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又恢复原来上涨趋势。
        反弹
        在股市上,股价呈不断下跌趋势,终因股价下跌速度过快而反转回升到某一价位的调整现象称为反弹。一般来说,股票的反弹幅度要比下跌幅度小,通常是反弹到前一次下跌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时,又恢复原来的下跌趋势。
        拨档
        投资者做多头时,若遇股价下跌,并预计股价还将继续下跌时,马上将其持有的股票卖出,等股票跌落一段差距后再买进,以减少做多头在股价下跌那段时间受到的损失,采用这种交易行为称为拨档。
        整理
        股市上的股价经过大幅度迅速上涨或下跌后,遇到阻力线或支撑线,原先上涨或下跌趋势明显放慢,开始出现幅度为15%左右的上下跳动,并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整理。整理现象的出现通常表示多头和空头激烈互斗而产生了跳动价位,也是下一次股价大变动的前奏。
        套牢
        是指进行股票交易时所遭遇的交易风险。例如投资者预计股价将上涨,但在买进后股价却一直呈下跌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多头套牢。相反,投资者预计股价将下跌,将所借股票放空卖出,但股价却一直上涨,这种现象称为空头套牢。


        51楼2013-02-16 15:44
        回复

          多杀多
          即多头杀多头。股市上的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会上涨是大家抢多头帽子买进股票,然而股市行情事与愿违,股价并没有大幅度上涨,无法高价卖出股票,等到股市结束前,持股票者竞相卖出,造成股市收盘价大幅度下跌的局面。
          轧空
          即空头倾轧空头。股市上的股票持有者一致认为当天股票将会大下跌,于是多数人却抢卖空头帽子卖出股票,然而当天股价并没有大幅度下跌,无法低价买进股票。股市结束前,做空头的只好竞相补进,从而出现收盘价大幅度上升的局面。
          关卡
          股市受利多信息的影响,股价上涨至某一价格时,做多头的认为有利可图,便大量卖出,使股价至此停止上升,甚至出现回跌。股市上一般将这种遇到阻力时的价位称为关卡,股价上升时的关卡称为阻力线。
          支撑线
          股市受利空信息的影响,股价跌至某一价位时,做空头的认为有利可图,大量买进股票,使股价不再下跌,甚至出现回升趋势。股价下跌时的关卡称为支撑线。“二八”现象“二八”现象是指股票二级市场中20%的股票价格上涨,80%的股票价格下跌;”一九”现象是指股票二级市场中10%的股票价格上涨,90%的股票价格下跌。10派0.55元是分红概念,就是每10股派现金0.55元。一般含税。
          股票如何撮合成交
          证券经营机构受理投资者的买卖委托后,应即刻将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传送到交易所主机,公开申报竞价。股票申报竞价时,可依有关规定采用**竞价或连续竞价方式进行,交易所的撮合大机将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撮合成交。目前,沪、深两家交易所均存在**竞价和连续竞价方式。上午9:15——9:25为**竞价时间,其余交易时间均为连续竞价时间。在**竞价期间内,交易所的自动撮合系统只储存而不撮合,当申报竞价时间一结束,撮合系统将根据**竞价原则,产生该股票的当日开盘价。沪、深新股挂牌交易的第一天不受涨跌幅10%的限制,但深市新股上市当日**竞价时,其委托竞价不能超过新股发行价的上下15元,否则,该竞价在**竞价中作无效处理,只可参与随后的连续竞价。**竞价结束后,就进入连续竞价时间,即9:30-11:30和13:00——15:00。投资者的买卖指令进入交易所主机后,撮合系统将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自动撮合,同一价位时,以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撮合。在撮合成交时,股票成交价格的决定原则为:⒈成交价格的范围必须在昨收盘价的上下10%以内;⒉最高买入申报与最高卖出申报相同的价位;⒊如买(卖)方的申报价格高(低)于卖(买)方的申报价格时,采用双方申报价格的平均价位。交易所主机撮合成交的,主机将成交信息即刻回报到券商处,供投资者查询。未成交的或部分成交的,投资者有权撤消自己的委托或继续等待成交,一般委托有效期为一天。另外,深市股票的收盘价不是该股票当日的最后一笔的成交价,而是该股票当日有成交的最后一分钟的成交金额除以成交量而得。


          52楼2013-02-16 15:45
          回复
            银行的作用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存在方便了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它是金融机构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员。
            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业务,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货币节余集中起来,然后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补充货币的人去使用;在这里,银行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等业务,它又充当支付中介。总之,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56楼2013-02-16 15:48
            回复
              如何预防银行卡消磁?答:银行卡、存折的记录信息都存储在背面的磁条上,而手机工作时发生的高频电磁波所产生的强磁场会把信用卡磁化,使所记录信息紊乱,从而造成银行卡失效。同时,有人将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一起塞在包里,很容易造成银行卡被“消磁”。另外,两张银行卡的磁条如果重叠在一起,也很有可能同时被消磁。此外,女士提包的磁性暗扣、公交车上的刷卡器、部分医学检查设备如核磁共振仪也会造成银行卡的磁化。
              建议使用卡套,因为卡套是绝缘的。


              57楼2013-02-16 15:48
              回复
                二、会子的分界和完全搞清分界情况的不可能
                会子开始不分界,后来才决定分界,分界后又实行两界并行。何时宣布分界和两界并行,史书的说法不尽统一。何时宣布分界共有三说。
                会子分界发行后,旧会子收回,收换期自乾道四年十二月一日至乾道五年三月十曰①。收换时每贯收糜费钱20文,几百文的收10文。会予以三年为一界。由于《宋史·食货志下三》说交于是三年一界,实际上却是两年,有的学者怀疑会子实际上也是两年一界。其实两者不能类推。《宋史》作者说交子三年一界是误以为三年,并不是用三年来代表实足两年②。而说会子三年一界则不是误以为三年,自然不能推彼及此。《宋史·食货志下三》记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宣布第7、第8界会子展界,臣僚言:“会子界以三年为限,今展至再,则为九年,何以示信?”三年一界,两次展界共为九年;如果是实足两年一界,加起来就只有六年了。
                会子一共只有18界,要搞清各界的发行和收兑时间好像并不难。其实不然。这是因为:
                第一,资料不足。现存有关会子的资料中,关于会子分界的内容很不完备。根据这些资料要想搞出一个完整的分界时间表,只能依靠推测。合理的推测必须建立在有相当资料的基础上,而现存的会子分界资料不足以成为推测的基础。
                第二,第l界会子的开始时间难以确定。如上所述,会子分界开始于乾道四年,那么第l界会于是不是从乾道四年开始发行呢?对此史书上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宋书·食货志下三》说,乾道五年权许行在榷货务都茶场“收换第一界,自后每界收换如之”。这是把乾道四年以前发行的旧会子算作第1界,因为如果乾道四年以后发行的会于是第1界,则乾道五年还没有到收换期。但王应麟《玉海》卷一八六却说:“乾道四年造成第一界,才一千万耳。至七年行第二界,即置局收第一界。”明确把乾道四年发行的算作第1界,这又同《宋史·食货志下三》所说的淳熙“三年,诏第三界、四界各展限三年”发生了矛盾:照《玉海》的说法,乾道七年发行第2界,则三年后的淳熙元年才发行第3界;而照《宋史》的说法,淳熙三年第3、第4界都已经期满而宣布延期流通了。
                第三,何时开始两界并行难以确定。乾道五年初决定两界并行,何时开始实行各书记载不一。《玉海》说到淳熙六年“始叠用第六、第七两界”,这时距宣布两界并用的时间已足足10年。而《宋史》说淳熙三年宣布第3、第4界各展限三年,则两界叠用至迟在乾道九年或淳熙元年就开始了。而且对两界并行本身也难有确切的解释,可以是一开始就发行两界;也可以是一界发行一年、二年或三年后再发另一界,原来一界并不收回,从而形成两界并行的局面。
                第四,三年一界并未严格执行。会子虽有三年一界的规定,但并未严格执行。如第14界会子在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或四年开始发行,到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还在流通,前后达20余年。
                以上情况说明会子分界情况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后人根本无法完全搞清它的本来面貌。对会子的各界起迄年份已有多人试图列出完整的时间表,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张时间表是完全正确的。这并不一定是用功不到,而是因为客观上不可能。
                从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开始,会子不再分界,第17、18界“永远行使”。到景定五年(1264年)十月颁行金银见钱关于,一贯准第18界会子三贯,限一月内以第18界会子收兑第17界会子。第18界仍继续流通,直到宋亡。
                ①《文献通考·钱币二》。
                ②参见拙文:《<宋史>交子起源析误》,《中国钱币》2002年第1期。


                62楼2013-02-16 15:49
                回复
                  【纸币贬值】
                  纸币贬值是指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
                  【纸币本位制】
                  完全崩溃以后在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又可以细分为两类:自由的纸币本位制和管制的纸币本位制。前者指纸币本位制的国际流通与汇率不受本国政府的干预,后者则无这两方面的自由。


                  65楼2013-02-16 15:51
                  回复
                    我国发行的流通硬币,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不同的时期发行货币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灿,成就卓著,为硬币的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花卉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第三、第四硬币,采用花卉作为设计主题,即庄重大方,又轻松活泼,设计风格突破了呆板沉重格局,突出了民族风格。体现了民族文化和精神面貌的艺术品。
                    硬币的成分
                    国内的:
                    第三套人民币硬币
                    1元硬币铜镍合金
                    5角硬币铜锌合金
                    2角硬币铜锌合金
                    1角硬币铜锌合金
                    第四套人民币硬币
                    1元硬币钢芯镀镍
                    5角硬币铜锌合金
                    1角硬币铝镁合金
                    第五套人民币硬币
                    1元硬币钢芯镀镍
                    5角硬币钢芯镀铜合金
                    1角硬币铝合金
                    第五套人民币5角硬币色泽为金黄色,直径20.5毫米,材质为钢芯镀铜合金。第五套人民币,一角硬币铝合金改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与现行流通的一元硬币材质相同。
                    香港硬币目前流通的有1、2、5毫和1、2、5、10元。金属成份和边缘:1毫为钢芯镀黄铜,平边;2毫为镍黄铜,曲形凸边;5毫为钢芯镀黄铜,丝齿;1元为钢芯镀镍,丝齿;2元为钢镍合金,曲形凸边;5元为钢镍合金,丝齿凸边和文字;10元为铜镍合金或镍黄铜,间断丝齿。
                    新台币「一元」及「十元」硬币的成份。一元硬币的成分为:铜、镍、铝。十元硬币的成分为:铜、镍。
                    澳大利亚流通使用的硬币有六种面值:五分、十分、二十分、五十分、一元和两元。所有硬币正面的图案都是英国女王像,但硬币背面的图案却都设计得十分有特色。以上几种硬币的成份都是百分之七十五的铜和百分之二十五的镍。
                    澳大利亚流通使用的另外两种硬币是一澳元和两澳元的硬币。这两种硬币的成份是百分之九十二的铜,百分之六的铝和百分之二的镍。
                    斯里兰卡旧版硬币是用铜或锌制造的,而新版硬币是镀铜、镀镍制品。
                    美元1分硬币,1909年纪念林肯诞生100周年开始发行。材质为青铜(铜95%,锌5%)。铸造1美分硬币需要黄铜、青铜和锌,甚至不锈钢等原料,从1982年起,开始采用以锌为主的原料。
                    5分硬币,1938年开始发行。材质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
                    10分硬币,1946年开始发行。1964年以前为银质,1965年以后改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
                    25分(四分之一)硬币,1930年开始发行。材质1964年以前是银质,1965年以后改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
                    50分(半元)硬币,材质1964年版是银质,1965至1970年为包银,1971年以后改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
                    1元硬币,1979年开始发行。材质为铜镍合金(铜75%,镍25%)。


                    67楼2013-02-16 15:51
                    回复

                      五日元黄铜硬币1949年发行,代替了原来中间没有小孔的五日元黄铜硬币。由于当时发行的五日元黄铜币和一日元黄铜币很难区分,故将五日元硬币改为有孔硬币。其直径为22.0mm,重量为3.75g。材料为黄铜,即含铜60%,含锌40%的合金。
                      一日元铝硬币于1955年行,取代了先前的一日元黄铜硬币。一日元铝币是发行至今最小的货币单位,其直径为20.00mm,重量为1.00g。材料是100%铝,最大特点是份量轻。铝的比重为2.7,水的比重是1.0,虽然铝比水重,但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轻轻地放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10日元青铜币发行于1951年,其直径为23.5mm,重量为4.50g,材料为青铜。即含铜95%、含锌4%、含锡1%的合金。
                      五十日元的白铜硬币,于1967年发行,代替了以前的五十日元镍币,其直径为21.0mm、重量为4.00g。材料为白铜,即含铜75%、含镍25%的合金。在将一百日元硬币从银币改为白铜币时,考虑到与一百日元硬币的价值与重量的平衡和镍金属的不足,决定将五十日元硬币也改成白铜硬币。50日元硬币侧面有120个齿轮。
                      一百日元的白铜硬币,1967年发行了白铜硬币以代替一百日元的银币。该硬币直径为22.6mm,重量为4.80g。材料为白铜,即含铜75%、含镍25%的合金。由于硬币的需求急速增加,及工业用银的增长,而造成银的紧缺,故由银币转换为白铜硬币。白铜硬币侧面有103个齿轮。
                      1982年新发行了五百日元的白铜币。顺便提一下,在此之前日本银行发行的是五百日元的纸币。五百日元硬币的直径为26.5mm,重7.20g,材料为白铜,即含铜75%、含镍25%的合金。百元硬币的流通量超过60%,随着自动售货机的飞速普及,希望发行更高额硬币,五百元硬币的发行也就在情理之中。
                      500日元新硬币使用材料由现在的白铜改为含镍的黄铜,边沿有斜纹、上设潜图像。原来的500元硬币停止制造。
                      欧元硬币
                      面值直径(毫米)重量(克)材质
                      1分16.252.30钢芯镀铜
                      2分18.753.60钢芯镀铜
                      5分21.253.90钢芯镀铜
                      10分19.754.10铝黄铜
                      20分22.255.75铝黄铜
                      50分24.257.80铝黄铜
                      1元23.257.50铜镍锌嵌铜镍镀镍芯
                      2元25.758.50铜镍镀镍嵌铜镍锌芯
                      (1欧元硬币的外圈为铜、锌、镍合金,内芯为铜镍合金;2欧元硬币刚好相反,外圈为铜镍,内芯为铜锌镍。)


                      68楼2013-02-16 15:51
                      回复
                        高炉
                        blastfurnace
                        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由于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故这种方法生产的铁占世界铁总产量的绝大部分。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铁矿石中未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产生的煤气从炉顶排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高炉冶炼的主要产品是生铁,还有副产高炉渣和高炉煤气。
                        炼铁过程实质上是将铁从其自然形态——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过程。炼铁方法主要有高炉法(应用最多的)、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其原理是矿石在特定的气氛中(还原物质CO、H2、C;适宜温度等)通过物化反应获取还原后的生铁。生铁除了少部分用于铸造外,绝大部分是作为炼钢原料。
                        高炉冶炼用的原料
                        高炉冶炼用的原料主要由铁矿石、燃料(焦炭)和熔剂(石灰石)三部分组成。
                        通常,冶炼1吨生铁需要1.5-2.0吨铁矿石,0.4-0.6吨焦炭,0.2-0.4吨熔剂,总计需要2-3吨原料。为了保证高炉生产的连续性,要求有足够数量的原料供应。
                        因此,无论是生铁厂家还是钢厂采购原料的工作是尤其重要。
                        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一代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生产时,从炉顶(一般炉顶是由料种与料斗组成,现代化高炉是钟阀炉顶和无料钟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热风(1000~1300摄氏度),喷入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装入高炉中的铁矿石,主要是铁和氧的化合物。在高温下,焦炭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氧夺取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做还原。铁矿石通过还原反应炼出生铁,铁水从出铁口放出。铁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出铁口和出渣口分别排出。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工业用煤气。现代化高炉还可以利用炉顶的高压,用导出的部分煤气发电。
                        生铁是高炉产品(指高炉冶炼生铁),而高炉的产品不只是生铁,还有锰铁等,属于铁合金产品。锰铁高炉不参加炼铁高炉各种指标的计算。高炉炼铁过程中还产生副产品水渣、矿渣棉和高炉煤气等。
                        高炉炼铁的特点:规模大,不论是世界其它国家还是中国,高炉的容积在不断扩大,如我国宝钢高炉是4063立方米,日产生铁超过10000吨,炉渣4000多吨,日耗焦4000多吨。


                        71楼2013-02-16 15:51
                        回复
                          五、科技篇 望远镜
                          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单筒望远镜就是没有正像棱镜,见下面双筒望远镜的图。透镜的打磨我不太清楚,玻璃是砂轮吧,没有玻璃就用水晶,这个工匠应该会打磨。
                          1,折射望远镜
                          折射望远镜的物镜由透镜或透镜组组成。早期物镜为单片结构,色差和球差严重,使得观看到的天体带有彩色的光斑。为了减少色差,人们拼命增大物镜的焦距,1673年,J.Hevelius制造了一架长达46米的望远镜,整个镜筒被吊装在一根30米高的桅杆上,需要多人用绳子拉着转动升降。惠更斯干脆将物镜和目镜分开,将物镜吊在百尺高杆上。直到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由两块折射率不同的玻璃分别制成凸透镜和凹透镜,再组合起来的复合消色差物镜,才使得这场长度竞赛得到终止。
                          折射望远镜分为伽利略结构和开普勒结构两类。其中,伽利略结构历史最悠久,其目镜为凹透镜,能直接成正立的像,但是视场小,一般为民用的2——4倍的儿童玩具采用。而绝大多数常见的望远镜都是开普勒结构,其目镜一般是凸透镜或透镜组,由于其光路中有实象,可以安装测距或瞄准分划板用来测量距离。但是简单的开普勒结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需要在光路内加上正像系统使其正过来,常见的正像系统为普罗棱镜或屋脊棱镜,既起到正像的作用,又使光路折回,缩短整机长度。(见图1)
                          2,反射望远镜
                          该类镜最早由牛顿发明(见插图),其物镜是凹面反射镜,没有色差,而且将凹面制成旋转抛物面即可消除球差。凹面上镀有反光膜,通常是铝。反射望远镜镜筒较短,而且易于制造更大的口径,所以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反射结构。
                          反射望远镜的结构里,除了主物镜外,还装有一或几个小的反射镜,用来改变光线方向便于安装目镜。由于反射式望远镜的入射光线仅在物镜表面反射,所以对光学玻璃的内部品质比折射镜要求低。1990年,美国在夏威夷建成当时口径最大的凯克望远镜,该镜采用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技术:1,主物镜由36面六边形薄镜片拼和而成,厚度仅为10厘米。2,有计算机控制背面直撑点,补偿重力引起的形变。3,能通过改变镜面曲率补偿大气扰动。这些新技术的采用使得人类发射太空望远镜的要求不再迫切。(见图2)。
                          为什么需要望远镜?
                          夜空中大部分天体皆十分昏暗,望远镜能有效收集光线,让我们可以看见更暗的天体。由于望远镜主镜口径越大,便意味着它的集光能力越强,即它的能力亦越强,难怪天文学家都是以大为美的家伙。
                          除此之外,大口径望远镜亦会提供更佳的分辨率,就算用和小口径望远镜一样的倍率,影像看来也较细致和清晰。图3
                          基本来说,望远镜主要有三大类: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利用一块凸透镜作主镜,以收集及屈折光线到焦点上。反射式望远镜则使用一块凹镜作主镜。顾名思义,折反射式则在入口处有一块称为修正镜的透镜及在底部有一块凹镜。以下是三类望远镜的构造图。图4
                          通常来说,除了一块主镜之外,望远镜内有很多其他透镜及反射镜,把光线导引及屈折到一个方便观看的位置上,就有如下图所示。
                          常见的误解:
                          很多人以为大型望远镜可以把天体放得更大,事实上望远镜要获得很高的倍率是很容易的(只要改用较短焦距的目镜便可以了),但就算是大型望远镜,倍率也极少超过500倍,一般都只是使用100至200倍。其实大望远镜并不是把天体放得更大,而只是提供一个较光和较清晰的影像罢了(倍率是物体视大小的放大比率,例如一个原本视角直径为1角秒的物体,若放大后的视大小为30角秒,那么倍率便是30倍)。
                          「究竟望远镜可以看到多远?」这是一条常见但没有意义的问题。其实,只要一个物体足够光亮,无论距离多远都可以看到。所以,正确的提问应该是:「这支望远镜可看见多暗的物体?」
                          望远镜的支撑系统亦非常重要,除了提供稳固的基座,更有抵销地球转动,从而追踪天体的功用。


                          72楼2013-02-16 15:51
                          回复

                            【造纸术的发明者的争议】
                            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但自从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这成叠古纸垫在三面铜镜下面,垫得很厚,虽然已成碎片,但边没有完全腐烂。这一发现,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这个时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马滩西汉墓内发掘了一张地质地图,此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这个最新发现的西汉纸质地图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西汉初期就发明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伦以前,也有一些关于纸的记载。如《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壏帝。汉武帝大怒。此画发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武宠妃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药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自杀。据东汉人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棉纸)。再如《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都早于公元105年,即蔡伦向汉和帝献纸那一年。
                            持否定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同志认为,”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这是争论中的一种意见。
                            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理由是“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纸的解释,在蔡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张中国式的植物纤维纸,一般都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桥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理由是”从外观看,其纸腩松弛,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经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是由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造纸的基本操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或许只是沤过的纺织品下脚料,如乱麻。线头等纤维的堆积物,由于长年垫衬在古墓的铜镜之下,受镜身重量的压力而形成的片状。此外,其余几种所谓西汉古纸,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过是约纸的雏形。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独立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制作,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另外,《后汉书》中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
                            有些学者还认为,灞桥纸是不是西汉的产品,也值得进一步考证。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时代未能确切查明以前,很难对古纸的生产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判断。何况该墓葬有扰土层,曾受外来干扰,不能排除后代人夹带进来的可能性;同是汉墓的长马王堆,若无其事那样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丰富,但除了千百根简策和丝织古纸帛画,并无一片麻纸。有的研究者还从出土的灞桥纸上辨认出上面留有与正楷体相仿的字迹,酷似新疆出土的东晋写本《三国志·孙权传》上的字体,据此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晋代的产品。


                            74楼2013-02-16 15:53
                            回复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已经有人使用纸张。"后汉书·贾逵传"提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汉章帝命贾逵选择成绩优秀的太学生二千人,奖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这说明当时已用纸抄写书籍,这个时间早于蔡伦造纸近30年。"东观汉记"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东观汉记"的作者刘珍、延笃等人,都是蔡伦同时代的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他们是不会不记载的。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
                              蔡伦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他认为扩大造纸原料的来源,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纸张质量,就可以使纸张为大家接受。蔡伦首先使用树皮造纸,树皮是比麻类丰富得多的原料,这可以使纸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树皮中所含的木素、果胶、蛋白质远比麻类高,因此树皮的脱胶、制浆要比麻类难度大。这就促使蔡伦改进造纸的技术。西汉时利用石灰水制浆,东汉时改用草木灰水制浆,草木灰水有较大的碱性,有利于提高纸浆的质量。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他在尚方制造出来的一批优质纸张献给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很称赞他的才能,马上通令天下采用。这样,蔡伦的造纸方法很快传遍各地。
                              “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形象地再现了两汉时期的造纸术,将麻头、破布等原料经水浸、切碎、洗涤、蒸煮、漂洗、舂捣、加水配成悬浮的浆液、捞取纸浆、干燥后即成为纸张。
                              蔡伦献纸之后,造纸技术和纸张广为流传。东汉末年,东莱人左伯也是一位造纸能手。他造的纸,比蔡侯纸更为白洁细腻。赵歧著的《三辅决录》中,提到左伯的纸、张艺的笔、韦诞的墨,说它们都是名贵的书写工具。笔、墨和纸并列,说明纸已是当时常用的书写材料。纸成为竹简、木牍、缣帛的有力竞争者,到了三、四世纪就基本上取代了简帛,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造纸术的意义】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造纸术的流传】
                              我国在发明造纸以后,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外传。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入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兰;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针对企图否定蔡伦是造纸术发明人,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造纸的发明国的歪风,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一致认定,蔡伦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造纸的发明国。据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石建厚同志考证。位于洛阳汉魏故城近郊的缑氏(今本魏书注:“纸氏”作“缑氏”,马涧河流经缑氏那一段河流古时为“造纸河”,沿岸原有“造纸河碑刻”,借已失损。
                              【相关文献】
                              据史书记载:汉和帝曾到缑氏巡视过,有可能是参观这里的造纸作坊和纸庄(现分前纸庄和后纸庄,位于洛阳汉魏故城东约2000米,面临洛河)很可能是汉代造纸作坊所在地。这两个地方,附近有造纸需要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有比较丰富的造纸资源(如麻、楮林等)。
                              【古代造纸方法】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1.斩竹漂塘斩竹嫩竹,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2.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3.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4.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5.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6.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75楼2013-02-16 15: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