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四中吧 关注:234贴子:3,300

腾越东大门--芒棒(照片不定期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芒棒镇位于腾冲县城东南部,高黎贡山西麓,龙川江两岸的河谷地带,东临隆阳区潞江乡,南与五合乡相连,西同腾越镇接壤,北与曲石、北海相毗邻,属腾冲东大门。龙川江由北向南从中流过,将全乡分为东西两部份。芒棒镇历来是腾冲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腾冲东南部的交通要道。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商贾就是沿这条古丝绸之路自永昌,翻越高黎贡山,过芒棒经腾冲,到缅甸、泰国乃至印度再转至西亚各国,境内有完好的丝绸古道遗址。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是东部的天然屏障,素有“天然的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之称。有回、傣、傈僳等11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多山地河谷,最高海拔3374.3米,最低海拔1200米,高海拔与低纬度相结合的特点,带来了立体气候的明显性和植物分布的差异性,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1450毫米—1800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6—10月,约占年降雨量的80%。镇政府所在地为芒棒村芒棒街子,距县城36公里,道路为弹石路5公里,柏油路31公里,交通较为便利。全乡辖17个村委会,分为江西、江东两个片区,其中江西片区含上营、郑山、马场、大水塘、赵营、马家村、张家村、芒棒、曼乃、城河、红豆树11个村,江东含坪田、坪地、窜龙、大田坡、桥街、老桥头6个村,共有221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有10394户,43193人。农民以种植业、养殖业收入为主。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山区抓林、果、茶,发展立体林果经济,坝区抓粮、烟、蔗,发展冬季农业,大力发展猪、牛、鹅,着力提升畜牧业,推进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养殖,推进林、农、牧全面协调发展。
芒棒镇江东片区眺望江西片区。

芒棒镇江东片区远眺江西片区。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02-16 14:35回复

    古丝绸之路





    芒棒历来是腾冲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也是腾冲东南部的交通要道。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商贾就是沿这条古丝绸之路自永昌,翻越高黎贡山,过芒棒经腾冲,到缅甸、泰国乃至印度再转至西亚各国,境内有完好的丝绸古道遗址。


    2楼2013-02-16 14:39
    回复
      2025-05-25 09:48:34
      广告

      龙江铁索桥










      3楼2013-02-16 14:46
      回复




        龙江铁索桥,是古代丝绸之路“赴府正道”的必经之地。据《腾冲县志稿》载:“自州六十里至橄榄站,又五里度龙江桥,又三十里太平铺,又二十里分水岭,又二十里象脖子,又二十里至禾木树,又九十里至蒲缥,七十里至永昌,计三百一十五里。”龙江桥地处高黎贡山西麓,是保山进入腾冲的咽喉锁钥,因地势险要、景色壮观而被古人列入“腾冲十二景”,名曰“万里虹山”。江西岸悬崖凌空、壁立千仞、藤萝倒挂、纷披飞动,桥头凿壁为路。江东岸一片平川过后,便是气势磅礴、横亘碧空的高黎贡山。站在桥头,西看绝壁险峻,东看田园奇峰,下观碧浪翻腾。每当雨后天晴,一道彩虹出现在高黎贡山前,辉映于水光山色之间,江山胜景,赏心悦目。古人是这样描绘“万里虹山”的:“千重万叠,忽起忽伏,如蜿蜒形,纡徐而走;如虹霓状,惊顾而来。犹如神龙之戏水,俯瞰龙江;又若天马行空,低平马邑。水滔滔而下射,铁桥则横锁中间;石皓皓以支撑,峭壁平分两岸。作西隅之天堑,永峙腾冲;拱东岳之岱宗,亘绵越赕。不但年平凤哕,凤岭呈祥;争传万里虹飞,虹山入绘。


        4楼2013-02-16 14:48
        回复

          太平铺烽火台



          由于现代公路交通的兴起,先进的汽车运输取代了落后的驮牛、驮马,古驿道已经废弃,太平铺已成为荒无人烟的废墟,当年铺店民居,只存隐约可见的地基痕迹。这块山间平地三面环山,东西两方进出口设铺门于天然屏障的山口,至今尚存的遗迹系一开间建筑的残缺石基。
          当年铺门前按定挂牌,额书铺名“太平铺”三字,入夜挂长明灯,太平铺是腾越至永昌府官道上较大的塘铺,设有铺兵四至五名,铺兵的头头叫铺司,每个铺兵身带装信件用的夹板一副、水火棍一根、回仪一本。此役由当地村民担任,也有专门的,他们过着“环铺而居、耕山而食”的生 活,其报酬由政府减免粮赋以为补贴,生活之苦,可想而知。铺兵的任务是传递公文,接待过往官员,遇有紧急军情,则于烽火台焚烧狼粪,顷刻黑烟冲天,下站见之,亦照焚火,使军情迅速传递,太平铺的烽火台为清初所建,与竹笆铺、分水岭关的烽火台互相呼应。
          烽火台设在太平铺之东铺门北侧9.4米的高地上,共三座,呈一字排列,分台基、炉灶和炉底三部分,台基是用石片镶砌的长方体,长7.5米,宽3.6米,高1.4米,上建大小形式相同的炉子三座,系用毛石镶成空心圆锥体,炉底直径1.18米,顶端设有口径为30厘米之出 烟孔,正下方有一梯形炉门,为放置燃料之孔道,炉身与台基之间,用片石砌成正方形炉门,底边长1.8米,高7厘米,三座炉底的距离为70至80厘米,由于 年代久远,它已被淹没于绿林乱草之中,1984年文物工作者调查古道时发现,始将其公诸于世。
          腾冲为边境军事重镇,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九月成立腾越电报局以前,通讯联络专靠铺兵传递,古驿道各重要塘铺皆筑烽火台,其大小型制也不相同,惜已拆毁,惟太平铺烽火台尚存完好,它的存在,使人们联想到古腾越战事的频繁:明初王骥三次率师赴腾征麓川,万历年间 刘綎、邓子龙平定岳凤叛乱,明末清初永历年帝败走腾越,乾隆年间大学士傅恒征缅……
          当年数十万大军旌旗蔽日,马不停蹄,都途经这山间驿站,还有多少世纪以来从未间断的过往客商,都曾在这里休息打尖, 如今它已完成历史使命,静静地倾听着身旁密林中传来的隆隆汽车马达声,只有个别樵夫牧民偶尔光临此地,时代在前进,太平铺和烽火台的荒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作为西南丝绸之路中外交通线上的一个驿站,所起的历史作用将永不磨灭。


          5楼2013-02-16 14:53
          回复

            腾冲回民抗清作战遗址

            腾冲回民抗清作战遗址位于县城东南龙川江西岸芒棒镇马家村周围一带。尚存营盘、壕堑等遗迹。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八月,云南爆发以杜文秀领导的以回民为主体,有各族人民参加的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十月腾冲回民在大理杜文秀起义的影响下,举起反清义旗,以芒棒马家村、瑞滇乌索坝一带为根据地。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杜文秀派大司空李国纶率万余人到腾冲镇守,李在腾整肃军纪,起义军军威大振。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永昌回民起义失败,十二月春正月大理起义军失败,十三年腾冲起义军被镇压,同年七月四日大司空李国纶被俘,就义于橄榄寨黑山门。至此,前后达十八年之久的腾冲回民起义宣告失败。
            马家村是回民起义根据地之一,作战遗迹尚存,1984年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楼2013-02-16 14:57
            回复

              响水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响水湾位于芒棒乡上营响水湾寨子,系当地农民开发梯田时发现。有石器斧、锛、纺轮、砺石等,经考证与云南元谋大墩子为同一文化类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楼2013-02-16 14:59
              回复

                张家村魁阁



                相对于和顺、绮罗等侨镇侨村的声名远播,张家村却鲜为人知。张家村村民小组现居住有72户,303人,在外华侨有520多 人,分布于缅甸、泰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该村历史上商旅发达,崇文重教,英才辈出。辛亥**元老李根源当年曾赞誉张家 村:“文化发达,人才辈出”,1939年亲笔为张家村题词为“文华村”,魁阁为“文华阁” 。


                8楼2013-02-16 15:02
                回复
                  2025-05-25 09:42:34
                  广告

                  龙文桥







                  9楼2013-02-16 15:08
                  回复

                    大水塘的老清真寺

                    马家寨清真寺




                    清水河清真寺


                    麦子田老清真寺
                    回族是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名族,他们的民族文字为阿拉伯文,只要有回族集居的地方均有一个礼拜寺,在礼拜寺内组织儿童、老年人教授阿拉伯文,每年还组织过开斋节、姑太节、圣纪节、古尔邦等四个民族节日。芒棒镇共有10个回族集居的地方,分别是大田坡村大蒿坪,曼乃村马家寨,张家村麦子田,大水塘橄榄寨、上寨、下寨,马家村大板桥、张家坡、清水河、大园子坡。最高海拔为2080米(大蒿坪),最低海拔为1400米(大园子坡),占有水田旱地共6757.54亩,林地3045.44亩,种植水稻、油菜、小麦、包谷等,养殖肉鹅、鸡、鸭,牛等。(因为楼主自己是回族,故发次贴。其他民族不了解暂不做介绍)


                    10楼2013-02-16 15:13
                    回复

                      集市



                      芒棒集市

                      桥街集市
                      草皮集市
                      芒棒镇境内有八条集市,分别是:芒棒集市、上营集市、桥街集市、坪田集市、红豆树集市、马场集市、草皮集市、城子门集市。实行五天一街制,农副产品交易频繁,芒棒集市是滇西南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之一,各方商贾云集,集市繁荣。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13-02-16 15:19
                      回复

                        龙川江




                        龙川江发源于云南省德宏州保山市西北部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交界的高黎贡山,河源海拔约3400米,干流总长约312千米,流域面积约10820平方千米,江面宽40-300米,天然落差2600多米,属伊洛瓦底江水系,是伊洛瓦底江东岸一级支流,常年平均水量约为90万立方米,流经腾冲县、龙陵县和潞西市等10多个乡镇,在潞西市西南部与芒市河汇合后称为瑞丽江。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2楼2013-02-16 15:28
                        回复
                          分类照片基本就这些,之后为一些散图。
                          希望广大吧友,积极参与。把芒棒的照片展示在这里!


                          13楼2013-02-16 15:32
                          回复

                            传统舂粑粑,相信很多人都没见过。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看到过。呵呵


                            14楼2013-02-16 15:37
                            回复
                              2025-05-25 09:36:34
                              广告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5楼2013-02-16 15: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