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社会看向社会——大学所见所感(三)攀登的心理与俯视的心态
刚刚进入大学和刚刚踏入社会一样,都需要适应一个崭新的环境。通常情况下,这个环境将充满陌生感,生存的压力轰然而至。不同性格的人应该对此有不同的表现,然而相同的是,在融入环境的过程中,压力会使我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疲惫,就像疲劳过度的人会病倒一样,疲惫不堪的心理同样会变得不健康,只是这种变化不会像体力透支一样明显。
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它的危害是巨大的,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无法用正常道理来解释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情绪波动呈几何倍放大出来,随后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造成连本人都不明其原因的消极情绪,严重时将损害生理健康。
在新环境中,每个人过去的一切辉煌与过失都被统统抹除,任何人在陌生人眼中都是一样的,机会也是均等的。有能力的可能被埋没,没有能力的也许会被选中成为上位者,巨大的落差或拔擢带来了大量的不满与恐慌,随即便产生了集体凝聚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或是个人无休止的压抑情绪。然而,环境是由大多数人的共同意志决定的,通俗点说,地球缺了谁都会转,多了谁也不会转的快一点或慢一点。一切有悖于环境的存在终将被淘汰,而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其实,一切有如攀登。在新环境里,即使因为某些原因,一部分人站到了较高的层次上,所有人也都还是站在山脚下,每个人都需要一步步往上爬,人生路上没有缆车,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同样,也没有人可以一口气冲顶。每隔一段时间停下来,休息一下,观赏一会儿只有身处的高度才特有的景观,这样才能让心理的疲惫得到缓解,然后再继续上路。爬山,是为了愉悦身心,而不是为了吃苦,为了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我们至少需要使体力的消耗和恢复达到平衡,这样我们才能在登顶后“一览众山小”。同样,生活不是拼命,不管我们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都需要坚持这种攀登的心理,充满毅力而又不会伤筋动骨。生活,是用来享受的。
人生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当你遇到了一条看似巨大的坎,心态将决定你的成就。坎当然是要迈过去的,相信很少会有人因为买过一条坎太困难而终止自己的人生之路。关键在于,当你翻越这条坎时,或是翻越这条坎之后,你的心理是怎样一种状态,是疲惫不堪?还是兴奋莫名?
同样以爬山为例,当你费尽千辛万苦翻越一个比一个高的山峰,终于到达绝顶,这时回头俯视自己走过的路,就会发现刚刚翻越过的山峰现在都成了小土丘,于是就会自嘲:刚才就跨过那么矮的一个小土包就激动的不得了,真没见过世面;那个峰头也不高,怎么当时刚爬到顶就累成那个德行了?真丢人……这时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我们站到顶峰,会都看看那些曾经高耸入云的山峰,其实都很了了,而当时的疲惫和兴奋,好像都是一个笑话。
既然这样,那么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把心扔到天上去呢?当我们用俯视的心态看待面前的或身后的困难与挫折时,我们就会觉得:什么大风大浪,都是毛毛雨而已。
站得高,不只能看得远,还能看得开。当向下俯视时,原本庞大的东西也会变得渺小,心理上的一座山变成了一粒沙,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得美好。
做人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