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雾逸梦吧 关注:22贴子:411
  • 14回复贴,共1

【繁雾※逸梦】〔转〕普通话基础练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一楼社团
转自新浪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2-15 16:24回复
     一部分 发声系统训练 朗读的时候,声音到底该如何?这个是没有定论的。但是,如果一个好的朗读者,发音不够清晰、准确,语音语调不很恰当,甚至带有地方口音,朗读的效果势必会有影响,可大可小。更何况用嗓不科学,容易造成声音嘶哑、喉咙红肿,甚至声带病变,都是对自己不好。 系统科学地提高发声能力(气息和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及正确用声),是每个朗读应该了解、最好能够掌握的。另一方面,关于普通话,我想说的是:虽然有时也会用到方言朗读,但是普通话作为中国人的标准用语,还是有必要也对普通话进行正音训练。 本章分7个部分,它们是口部训练、气息控制训练、共鸣控制训练、声音弹性、吐字归音训练、用声与嗓音保护,其他注意。 第一、口部训练 口腔灵活,说话才利索。有没有感觉早晨起来说话没有下午或者晚上那么顺当?当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当然没那么灵活。所以做做口腔体操,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嘴巴 1、口的开合练习 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做这个练习,克服口腔开度的问题。 2、咀嚼练习 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进行,舌头自然放平。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2-15 16:28
    回复
      3.双唇练习(这个练习还有助于女孩子美唇啊,呵呵) 双唇闭拢向前、后、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转圈双唇达响 4、舌头练习 舌尖顶下齿,舌面逐渐上翘 舌尖在口内左右顶口腔壁,在门牙上下转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内左右立起 舌尖的弹练,弹硬腭、弹口唇 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打响 舌根与软腭接触打响
        第二、气息控制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不能颤动发声。但只是声带发出声音是不够的。想要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断供给声带气流。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气息控制的方法,帮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一、胸腹联合呼吸法 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联合呼吸法是朗读时应该掌握的方法。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可以使气息均匀平衡。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 练习方法: 1、慢吸慢呼 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2-15 16:31
      回复
        三、弱控制练习 1、吸气深呼气匀。缓慢持续地发出aiuaiuangiang 四个音。 2、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 花红柳绿H-ua H—ong L—iuL—v(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均匀、不断气) 3、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参考练习诗词: 李白《静夜思》,孟浩然《春晓》等。 气息控制训练可以把握“深、通、匀、活”四字方针,注意气息和内容的结合。 单纯的语音、气息训练效果并不好,需要大家在实际朗读过程中不断体会、运用。
          第三、共鸣控制训练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越在嘈杂的地方,我们说话越大声,结果声嘶力竭,自己嗓子累得要命。其实培训的时候也有,如为了让别人都听到,尤其人多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就提高音调嗓门,不久就有“失声”的感觉。 其实好的用声者,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动上面。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15 16:54
        回复
          朗读的发声中,多采用中声区,而中声区主要形成于口腔上下,这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在这里我稍微提一下共鸣腔。一般提到的共鸣腔有头腔、鼻腔、口腔、胸腔,这四个共鸣腔最基本。声乐学习中还有提到腹腔共鸣,不过有些人不赞同这个提法。 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可以加多一点,如果有高音的时候,增加呼吸量,发挥一点鼻腔、头腔的作用更好。 要想声音圆润集中,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颧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可以通过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觉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这时的口腔共鸣会加大。在打开口腔的时候,同时注意唇的收拢。 1、口腔共鸣训练 口腔共鸣发声最主要的一点,是发声的时候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通过下列练习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基本都是以开口元音为主练习: ba dagapataka pengpapipupai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准确的叫法是第一声 阴平;第二声 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的时候,多用阴平声调进行,这样有利于体会声音和气息。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2-15 17:02
          回复
            词组练习: 澎湃冰雹拍照 平静 抨击 批评…… 哗啦啦噼啪啪咣啷啷扑嗵嗵胡噜噜…… 快乐宣纸挫折 菊花捐助吹捧乌鸦…… 绕口令: 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条裤,伐了山上树,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裤。 2、鼻腔共鸣训练 鼻腔共鸣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标准的鼻辅音m,n和ng就是这样发声的。有人觉得鼻音重显得声音好听、有厚度,但是过多的鼻音有如感冒,是不好的。 发 a i u 的音,加点鼻腔共鸣体会 加鼻辅音mamimu na ni nu 词组练习: 妈妈 光芒 中央接纳头脑 ……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3、胸腔共鸣训练 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更浑厚、宽广。 “a”元音直上、直下、滑动练习 词组练习: 百炼成钢翻江倒海追悔莫及…… 小柳树,满地栽,金花谢,银花开。 4、头腔共鸣、腹腔共鸣 基本在说话过程中用不到这两个共鸣。男声发高音,体会声音从眉心发出的感觉。基本来说,做好胸腔、口腔、鼻腔共鸣,演讲、朗读绰绰有余。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2-15 17:24
            回复
              第四部分、声音弹性 声音具有伸缩性和可变性,这就是声音的弹性。有了弹性的声音才能适应思想感情的变化,也才能适应讲课内容的需要。 声音弹性的训练比较简单,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1、扩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气息。练习时,注意声音的高低、强弱、虚实、刚柔、厚薄、明暗等变化。 A.ai、u、由低音向上滑动,再从高音向下滑动。 B、/a/、/i/绕音,螺旋式上绕、下绕练习; C、远距离对话练习,练习时随时改变距离。 甲:喂——,喂——,小芳—— 乙:嗳—— 甲:快——来——啊—— 乙:怎么了——呀—— 甲:一起去看——电——影——吧 乙:好——啊! 2、夸张声音,加大运动幅度,用丹田气发声。 快板是最明显的例子,想象说快板的演员发声的状态,自己找一段快板试试,体会声音的弹性。
                第五、吐字归音训练 普通话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也可叫做字头、字颈、字腹、字尾、字神。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2-15 17:35
              回复
                在进行十三辙练习时,中国古代的诗辞歌赋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很容易找到,不再敷述。有意识地练习肯定对我们的发声吐字有帮助,我们不一定专门找时间、地点、材料,进行很正规严肃地训练才可以,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利用:比如上下班的公车上,听广播、广告、报站;家里看电视、看新闻,跟着播音员一起播报;看文艺晚会,观察相声、评书、快板等演员,适时模仿一点…… 要想让受众接受自己,除了必要的知识外,一些生动的语言、表情、表演等,也是吸引他们的因素。这些训练也可以通过上述的练习,达到融会贯通。
                  第六、用声与嗓音保护 1、朗读用声要求 朗读语言要求要准确、鲜明、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不能象平时说话那样,在朗读的时候要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用不同的声音色彩来处理。 为了使受众都能听到、听清,朗读者往往都会加大音量(除非借助话筒音响等设备),用声时一定注意气息运用,让声音更加饱满、浑厚,穿透力更强,并有效保护嗓子。 2、嗓音与情、声、气 在播音课程里,有“情取其高,声取其中,气取其深”的说法。其实在培训过程中,这三者的关系也是如此。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3-02-15 17:48
                回复
                  有些人在朗读前要么过度紧张,要么满不在乎,没有“情”怎么有“义”、怎么感染别人呢?所以有必要提前让自己做好准备,调整情绪,早一点进入状态,发挥良好的精神。 有的人,发声时状态、姿势不正确,比如下巴太用力、嗓子喊,或者胸部拘谨,导致发出的声音挤、捏、窄,沉闷、暗哑。培训的时候,我们要做到:高音不喊,低音不散。只有把气、声、情互相配合、巧妙运用,才能让我们的声音吸引学员,又能保护我们的嗓子。 3、嗓子的保护方法 A、坚持锻炼身体,游泳和长跑是最有效的方法,使用正确的方法坚持练声,循序渐进; B、练声时,声音由小到大、从近到远,从弱到强,由高到低,避免一开始就大喊大叫损伤声带; C、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保护声带的最好措施; D、生病尤其感冒的时候,尽量少用嗓,此时声带黏膜增厚,容易产生病变; E、女性在生理周期或者其他原因鼻、咽、声带充血的时候,禁止练声; F、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甜黏、冷热刺激的食品也是嗓子的杀手,烟酒也要避免; G、坚持用淡盐水漱口,可以消除炎症并保护嗓子; H、中药:胖大海+冰糖,还有金嗓子喉宝、西瓜霜、草珊瑚含片、清音丸等,都是不错的药物。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2-15 19:11
                  回复
                    3)鼻音 音色:暗淡、枯涩,象感冒声,鼻子堵塞 原因:口腔开度不够,软腭无力塌下,舌中部抬起使部分气流进入鼻腔,从而失去了部分口腔共鸣 纠正: A、关闭鼻腔通路,用半哈欠的感觉将软腭提起,放松舌根、牙关,让后声腔的开度加大; B、用上述感觉发六个单元音的延长音,发音总趋势是下行的感觉; C、将16个鼻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与比鼻韵尾作拆合练习:ang-a-nguan-u-a-nong-n-ging-I-ng D、注意少练的音节:有鼻音的人初练声应该少练/m、n/声母开头的音节和/n、ng/结尾的音节。 4)、捏挤 音色:单薄、发扁,声音象从口腔中挤出 原因:由于舌根下压或舌根僵硬造成喉咙捏紧造成。此时软腭放得太低,口腔不开。也有人为了追求声音明亮、靠前的效果,喉咙自然吊高升起,产生挤捏。这样的声音加大声带负担,影响声带活动范围,很容易损坏嗓子; 解决: A、改变不正确的呼吸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气息要有一定深度; B、发音时采用自然张口,下腭要放松,抬起软腭,放松牙关。元音练习。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2-15 19:56
                    回复
                      发音位置靠前靠后,都会是发音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声音也变得暗沉。放松喉头、舌根,提高软腭,让声音在中声区位置发出肯定是最舒服也最自然的状态,音色也会更好。 也许你说话有地方口音,也许你的音色不够圆润;也许你用嗓过度声音嘶哑,也许你朗读得没有新意……不妨科学系统进行声音呼吸的训练,让我们的朗读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第二部分发声的分项训练 朗诵训练与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的训练,幻想一步到位,是办不到的。应先从分项训练开始,即从语音、语调、语气、等项训练做起,一项一项地练,才能有所作为。
                        一、语音训练 普通话是科学语言体系,它严谨、丰富、优美、悦耳、又很强的节奏感与自然和谐的音韵美。 普通话的标准包含语音、语汇、语法三大方面。成人学习普通话则应一般把重点放在语音上,即在掌握北京音的练习上。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2-15 20:19
                      回复
                        好累…我还是发链接吧…因为还有好长…手机真的无力了T^T
                        http://blog.sina.cn/dpool/blog/ArtRead.php?nid=74dc28070100w1ef&PHPSESSID=1b07fed7b257190696930591ee0c64b1&page=13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3-02-15 20:21
                        回复
                          你也知道长啊,看的眼花了都。不过,亲,辛苦了!


                          20楼2013-02-16 18: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