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天下吧 关注:160贴子:5,914
  • 25回复贴,共1

【一门天下·存戏】跟偶像存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嗯,就是这样。嘿嘿嘿嘿嘿嘿。


1楼2013-02-14 18:33回复
    【都说人喜热闹,这摊主的一番话刚落地,一众人就围了上去,哄闹着要摊主赶紧出迷题,就见这摊主将玉收起来,从怀里扯出一红底黑字儿的长纸条挂在灯笼之下——‘但愿一识韩荆州’,摊主上前拱手道】“这谜底乃蜀汉诸葛孔明《前出师表》里的一句话,请众位高才赐教”


    3楼2013-02-14 19:47
    回复
      2025-07-16 02:17:00
      广告
      (满城烟火,花市如昼,从前在府中只听得人论及上元,如今亲眼一见又是别样的风情。扬着手中的折扇,走走停停。忽见那远空一盏明灯在这腊月中,璎珞飘零,将漠漠城郭里的十万参差人家,京杭运河两岸的画桥水阁,全都吹进灯雾里。)
      (不由多留意了几眼。小荷询了几声方才回过神来,朝她指的方向看去,却是贩着花灯的小摊子。那小贩喊的阵势,轻许一眼,本想错身而过却被小荷拉住衣袂。“少爷何不一试?横竖是个乐子可寻。”合扇扬眉,朗笑道)你这小丫头,想要那玉玦明说便是,何必拐弯抹角?也好,平素里也没赏你什么好物件,便让他借花献佛吧。
      (说罢走上前去便要拿那灯谜的牌子,却触及到另一人的手。转首望去,只见灯影如硕,那脸背着光略不清晰,眉间似有千山万水,一时无以言表,抽手而去,笑道)这位公子,不分个先来后到?


      4楼2013-02-14 20:25
      收起回复
        “但愿一识韩荆州?”【负手立于人群之中,瞧着这高悬谜题。千古风流人物,诗仙太白也算是首屈一指,其人生平以傲视权贵、奔放不羁而闻名于世,初见他这篇《与韩荆州书》之时,更深觉此人大是可爱,纵然求拜高官也如斯落落大方,读来全然不生芥蒂。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荆州?自古高门权贵等同一方诸侯,一方诸侯?脑中顿时闪过一句,面有喜色而过】“原来如此,我已知此谜底”
        【从人群里站出来,走向那谜面,就伸手去取灯谜的牌子,不料中途却伸出一手与自己撞到了一处。正在诧异有人与自己同时解了谜题,转头去看那人。却见琉璃走马灯下,映衬之间,更显来人形貌清秀,气度闲适,细看之下一派风骨颇有些魏晋子建之风】
        【尚在诧异,就见他笑问自己是否分个先来后到,闻听此言,顿时也是一笑。原本于自己来说,这些彩头也只是调节些心情的物件儿,猜不猜本是无碍,不过这会儿却被挑起了兴致,撤回手,冲他一笑,目光转向那高悬的谜底,又看向众人】“谜面既然高挂在此处,那便是与众乐乐。如今你我都知谜底那不如分别写出?我想这先来后到,应当是谁先答对,彩头便归谁,不知这位贤弟以为如何?”


        5楼2013-02-14 20:59
        收起回复
          (灯谜虽不难,极是逢合自家心境,王佐之才,清秀通雅。只一挑眉梢,笑而不语看着来人,甚是有趣。至少很多年,都没遇到这么有趣的事了。执扇落于掌心,听得他讲话,即像琴落入水,清颤似弦,不若反笑道)哈哈哈,兄台此言一出,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上元佳节,大伙儿图个乐子罢了。
          (灯火阑珊分外刺眼,映衬着笑容,但愿一识韩荆州? 先主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君子唯德,为德唯仁。无仁,则礼乐如之何?于我,即是说行事忠孝贞悌,上不愧天,下不负地。 执笔一顿,书道:“不求闻达于诸侯。 ”)
          (落笔,笑意不减,朝他作了一个示意的手势,续言)在下不才,兄台来见,不知是否有误?


          6楼2013-02-15 00:21
          回复
            【见他应承自是高兴,摊主也将笔墨备好,相互做了一个请,各自研墨而书。人生难得有今朝,一直认为棋逢对手才是世上最妙的事,虽然目光落在纸墨之上,心底却着实为此高兴,挥笔而书那七个字,然而却在最后一字之时突然收笔,转头向他的方向看去,而后复转看纸上同落最后一笔,字成】
            【这厢刚成,便听到他的声音走过去去看他的谜底,都说见字如人,看这纸上笔墨,才真正理解此意。这会儿与其说是看谜底倒不如是说看他的字了,说了一句‘果真好字’便将自己的展开同放在案上,与他写的往一块一放,正是同一答案:不求闻达于诸侯。】
            【众人不少好事的围上来看,一见如此,就起哄摊主做个评判,那摊主先是一惊,连连称是此答案,继而左看看,右看看,颇有些为难】“我就一个玉玦,我,我这当给你们谁??”
            【就在这时,人群之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再出题!再出题!那摊主挠了挠头,苦思了半晌,拍了一把大腿,向着众人作了个揖,连声告饶】“小的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出了。不如我将彩头挂在灯笼上,让你们二人自行出题来互答,这样可好?”
            【说着,摊主就将那通透的翠玉用红绳系在了灯笼之下。见到如此情形,虽是意料之外的结果,却也不曾意外,只是不知他的看法是?看着那悬挂在灯笼下的玉玦,与众人同笑着,继而望向他】“如何?志在必得?”【虽是反问,却也想知道他的想法,向着桌案上的笔墨做了一个恭请的手势】“如你我想法一致,那就请出题,还望不吝赐教”


            8楼2013-02-15 01:38
            收起回复
              (迎风而立,只一眼,苍劲柳体没入眼底,工工整整的七字,丝毫不差。微顿,眉睫一颤,那样的字色本不该是这样年纪的人能有,铁画银钩,从容俊逸。折扇在手上轻点了几下,这是一盘很有意思的棋,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心中虽对此人略带赏识,面色却仍然滴水不漏,只道)这可怎么评?
              (眼神一转,却将话题绕到别处,众人一哄而应,纷纷要摊主作数,想来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的,见他将那碧玉玲珑悬于花灯之下,小荷却悄然道:“少爷可当心树大招风。”我知她在顾虑什么,人多眼杂,难免变数。但今次却是难逢对手,不由放手。将手中折扇交付于她,提笔又书道)与吾同伴入林间。猜一木名。公子,请。
              (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呵呵。)


              9楼2013-02-15 15:08
              回复
                【夜风忽而乍起,案上纸张轻抚微动,上前将镇纸压好,方才退了半步让出位置去看他,只见他将扇子交给身后那个小童,取笔点墨而一气呵成】
                “与吾同伴入林间?”【适才从他落笔便一直凝神去看,得如此七字,心中稍顿已有答案便浮之而出,目光落在他适才搁下的毛笔之上,不做迟疑一手取过,略沾墨便在他字迹旁侧写下一行小字】“答曰梧桐”
                【写好连笔也未曾搁下,便看向他,笑意盎然】“与吾同林,作梧桐,拆字成双”【重新展开一纸,思有片刻,心中得一句本提笔欲写出七字,最后却转了笔锋,落下三字在纸上:不要走。收笔停字将笔放与笔觇之上,抬头去看他,一派笑意】“此有三字,求君合一字”


                10楼2013-02-15 19:38
                收起回复
                  2025-07-16 02:11:00
                  广告
                  (东风夜放,千树花灯仿若星雨,一摇曳,又是不同生姿。趁他猜谜提笔之余,凝视着满城烟火,眼睛略有生疼。转过头来,他正写好。答案总归是我想要的,其实我原没有想过刻意去刁难他,因为我知道,他到底是有答案的。这样的感觉甚是奇妙,但或许来自于识人弈棋的一种本能,有些人,一眼便知伏线。)
                  好,好一个梧桐。(扬手击掌,走近看他写的三字,意味深长的睨其一眼,静沉片刻,一笑置之)这字便不写了,不然真有些较真的意味了。在下猜,是还珠明珠双泪垂的……还字。哈哈,还让兄台解惑了。
                  (未去瞧他的神情,只听得他答话,方才道)从前谢安在时,逢一弈棋人,摆三百余场也未见输赢,可谓棋逢对手。今日偶遇兄台,在下却不敢“醉笑陪君三千场”,这玉玦极好,不过……
                  (摇摇头,对一旁的小荷道)看来咱们是没这个运气了。哈哈。


                  11楼2013-02-15 21:35
                  回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知何故,面前的这个人总让我看不清,看不透,可是却又存了心想去靠近,这种心情当真是难以言说。再听他说谢安的典故,这是自己知道的,莫非就是古人云知己相逢,或者说路遇对手高下难分?看着写出来的这三副字,就连自己都说不清这种感觉是什么,酒逢知己要千杯醉,如今没有酒,有一件事确实可以做得】
                    【上前将那灯笼上的翠玉取下,倒没敢直接给他,只说可否借扇子一用,他似乎有些犹疑,想了片刻,才将扇子递过来,将那取下的翠玉挂在了扇子底下,做了个扇坠,瞧着这翠绿的色泽题头如碧绿湖水,果真惹人喜爱】“雅致的东西,到底还是给风雅的人用了才算是相得益彰”
                    【拱手一礼,将扇子还给他,大笑着转身向着众人又是一礼】“今日谢过大家捧场,谢过了!此场比试我愿认输,这玉玦属于这位兄弟!”【说完便迎着光瞧他,这时人群炸了锅一般也哄笑起来有的见热闹看完便散开,又的还待着瞧下文,旁边的摊主则笑着说】“别说这挂在扇坠上还真不错,明年我还在这摆摊子,到时候二位可要再来比试!”


                    13楼2013-02-15 22:26
                    回复
                      (他站在那里,寂寂的晚风,吹拂起衣袖,花灯将他的影子拖在地上,长长一道,绝世静邃,暗雅流光。他没有说话,我亦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得不到的时候总会记挂,就像小时候嬷嬷满口的“心肝肉儿”,玫瑰露,杏仁酪,玛瑙盘子装的红樱桃。)
                      (我盯着那玉玦,淡然笑笑,本想拉着小荷打道回府,却被他叫住要扇子。扬眉,一时不知何解。将扇子慢慢递过去,却见他取下青玉悬于扇柄,双手轻扣,凝着他,又望了望那玲珑碧玉)你……
                      (你这是何解?却又没问出口,总觉得这样的发问太过矫揉造作,眼睫一垂,答道)多谢兄台相让,今日时辰已晚,在下就此别过。若他日有缘再见,再行答谢。
                      (从他手里接过扇子,那玉玦落于掌心,只是忽的想起那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也不知是不是能再见,若再见,我想我们会是朋友。)


                      14楼2013-02-15 23:03
                      回复
                        【拱手驻足,目送他离去。从前听人说过一句:人走了,却也留了。这一句便是此刻的心境,他适才欲言又止的看着自己,那个你总也没问出来,自己只盯着他瞧,也不知是要等出个什么来。人生难得遇相识,最后那一句有缘再见,也挑起了自己不囿于礼的性情。正如古人言: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如今已经尽兴,又岂能强留,只是自己莫名地看着他主仆二人离去的方向不自己的感慨】
                        “少爷你怎么在这儿!可叫小的好找,天色晚了咱回府罢!”【汪德海不知从哪儿钻出来,脑袋上带了个老虎帽乍一看还挺像三四岁的童子,看了他一眼,没答他的话,只是看着适才那个公子走的方向,此刻已经没了人影,徒留这一地月色清明】
                        “少爷?少爷?”【被汪德海一叫,方才回神,正要回府却见那摊主正在收拾桌案上的东西,那几幅字呈在桌上突兀地就入了眼,管那摊主要了方才离开】“回府罢”
                        【人生就是如此,出府之前从未想过遇到何事,也不知道会遇上何人。不过这世上,总有些事,总有些人,但是一旦遇上,就总会记得,横在那一处任是节气变换却总也是始终如一,难以忘怀。瞧着头顶之月,朗声一笑,下次若是再遇,那定要结交此人】


                        来自贴吧神器15楼2013-02-15 2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