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对于直卫的装备。竟然装备了制式的细长剑。。。要知道,这东西是模仿波兰翼骑兵的,可是波兰翼骑兵的最主要装备是长枪。细长剑只不过是长枪折断后跟随大队冲锋时备用的而已。波兰翼骑兵多次使用长枪击败人数多于自己的方阵长枪兵,这种事情作者显然是忽略了,以为枪阵无敌,骑兵无力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如果要使用细长剑,远不如直接装备长枪,要知道,即使到了一战,各国骑兵的标准装备还有长枪,这一点不管是查历史资料还是其他小说(如静静的顿河)都可以发现。但是,作者为了执着于自己的骑兵长枪无用论而无视了长枪,但又搞出一个连波兰人自己都不是标准装备而只是个人爱好的细长剑出来。。。细长剑是在没有长枪才使用的。不然的话,一把长度才一米多,还要顶在膝盖上的武器,能伸出马前胸多长?有多大冲击力?人家阔剑是单手平举使用的。。你个细长剑明显不是干这个的。。把人家用来在失去主要武器之后的备用武器当作法宝,反而不知道使用一种真正的有价值的武器。如果不想装备长枪,那么干脆像法国那样,装备阔剑好了,搞一个辅助武器当作冲击兵器,可笑之至。也许有人要说什么长枪不好用,很不幸,即使是拿破仑的骑兵部队也有一只长枪骑兵,同时期的骑兵除了英国,基本都有长枪骑兵编制,波兰,哥萨克,奥地利更是多,骑兵长枪不好用完全是作者自己的臆测而已。列队的长枪骑兵不管是攻击对方游骑兵还是刺刀方阵都是非常犀利的,除非用松散队形攻击对方马刀骑兵,否则长枪骑兵都很有价值。在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淘汰掉。。波兰骑兵打垮半回旋战术的骑兵可不是一次两次。。。
19,黄石在流寇初建气候的时候剿灭他,这是最合适的,而不是像本书说的,安心打酱油。因为首先,从根本上,流寇代表的落后生产力,但是他们的军事能力又很强,那么如果一不小心让流寇击败了明朝北方,那么新生的南方要面对的就不是一个用作者的话说:已经腐朽的明朝。而是一个新生的,军事强大但是却代表着落后生产方式的北方,这点上说,不把流寇扼杀掉,对于社会进步简直就是犯罪。
其次,从实现理想上来说,击败流寇会带来巨大的声望,让本来已经有点松散的军心重新聚集到自己身上来。
同时,还可以在军事行动的时候,以作战不利为借口换掉大批反动之人,换上新生的,南方牌的军官,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控制,为大计做好万全准备。
我们可以想象,击败了流寇,又一次站到军心的顶点上,然后更换了大批军官,更加牢牢的掌握住部队的黄石,再来一和平演变,那些旧势力还有可能搞一次什么奇葩的北齤京事变么?开玩笑。。。。。到处都是南方拍的人,暗中发动个屁啊。。。。(而且这样还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老兄弟门的性命,让他们知难而退,最不济也可以活捉他们,放他们养老去。。从这点上说,那个什么兄弟就是给一次机会简直太小儿科了。。。兄弟就是不要让别人有犯大错的机会,而不是等别人犯了错再去给他机会让他改正,这才是真的为兄弟好)
就算那些明党发动了叛变。。。。那么是一个大批官兵暗中倒向黄石,并且落后腐朽的北方明军好搞定,还是一个新生的,军事强大的流寇政权好搞定。。。这么简单的事情不会计算一下么。。。作为一个政客,连这点担待都没有。。。呵呵。
还一心想着什么以一己之力,两边谈判,和平解决。。。你真的不知道你这样做就是明明白白的同时侵犯两边的利益,然后还要把作为血仇的两边团结起来。。。共同打到腐败的明朝,然后携手向着八字没一撇,除了主角谁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的资本主义进发。。。。你这是坑爹的吧?放着好好的办法你不用,偏要选个最奇葩的道路。。。
当然,一心写成奇幻小说的作者不需要考虑这些,他只要找一个什么:“这才是我们的长生军”这样的文艺小青年的理由就可以了。。。完全不考虑这支军队越能打,就越是代表了反动势力,越要早点消灭。因为他比腐朽的明朝要有战斗力。。。作者简直就是情节设计上的白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