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完,已经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主要原因是开始的阶段有点慢,后面看进去之后,速度就快了。
怎么说这本书呢,如果是打算慕名作者而去看,把它当《哈利·波特》一样看完,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哈利·波特》有固定的主角和固定的反派。而《偶发空缺》并没有固定的这些元素,每个出场的人物都是主角,每个人物或多或少的也都是反派。而且众多的人物名字,对像我一样对英文名字不敏感的人来说,开始时的阅读是困难的,会看的云里雾里的。到后面看进去了,反而就好多了,大概的人物关系和背景基本就能对上了。幸亏之前有了看《百年孤独》的经验,那本书人名比这本书还乱,我都读下来了,这本书的人名对我坚持阅读也就不算什么了。
网上评价说这本书的翻译相当糟糕,而从我的阅读体验来说,虽然翻译的不算太好,但是也没到无法阅读的地步。比起错过这本书来说,翻译问题也就不算什么了。
通读全书,这本书以我的观点来说,主要是讲了一个巧妙平衡的故事。从开始巴里·菲尔布拉泽的死亡,打破了整个小镇的原有平衡。之后详细描写了镇上各个家庭或各人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事。到最后,克里斯塔尔·威登和罗比的死,又唤起了整个小镇的同情,新的平衡开始形成。虽然书到葬礼结束,但是我相信故事发展下去,整个小镇的平衡又会最终形成。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循环会接着一个循环下去,概不例外。
虽然跟《哈利·波特》风格不一样,但是孩子依然是这本书的中心。所有书中的转折点都有孩子的参与,不管是克里斯塔尔·威登、肥仔·沃夫、盖亚,还是其他孩子,都无不在故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故事中描写的孩子加速了小镇各个家庭变化的速度(大部分是坏的),最终也使小镇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小镇这种环境下,所有孩子都是可怜的,所有大人都是自私的。大人的自私,伤害着所有孩子。比如:特莉一开始的复吸,对罗比糟糕的生活状况的不闻不问,对克里斯塔尔的忽视,之后,又经历戒毒、失败等等,这些都造成了这两个孩子的最终死亡。可以说孩子们的死亡,特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蒙的残暴,对 安德鲁和小儿子的任意打骂和恐吓,对两个孩子的成长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之后安德鲁青春期的反叛,又促成了西蒙的失业和选举失败。凡此种种,书中的描写还有很多。
巴里的死亡代表着老一辈的平衡点的崩溃,到书末尾,两个孩子的死亡和其他孩子的变化预示着新的平衡点的形成,小镇再次向前发展。这也许就是新老交替的过程,老的被历史所淘汰,新的站在历史前面,迎接新的挑战。
如果让我推荐《偶发空缺》,显然我会推荐给那些读着《哈利·波特》系列一起长大的读者。这部分人不管是岁数,还是人生经历都可以很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这本书虽然故事很好,但是也没经典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不是作者的粉丝,还是很难坚持读下去的。尤其是中文读者,对开篇众多人物的记忆,就相当困难。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下来,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是可以让你觉得物有所值的。
怎么说这本书呢,如果是打算慕名作者而去看,把它当《哈利·波特》一样看完,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哈利·波特》有固定的主角和固定的反派。而《偶发空缺》并没有固定的这些元素,每个出场的人物都是主角,每个人物或多或少的也都是反派。而且众多的人物名字,对像我一样对英文名字不敏感的人来说,开始时的阅读是困难的,会看的云里雾里的。到后面看进去了,反而就好多了,大概的人物关系和背景基本就能对上了。幸亏之前有了看《百年孤独》的经验,那本书人名比这本书还乱,我都读下来了,这本书的人名对我坚持阅读也就不算什么了。
网上评价说这本书的翻译相当糟糕,而从我的阅读体验来说,虽然翻译的不算太好,但是也没到无法阅读的地步。比起错过这本书来说,翻译问题也就不算什么了。
通读全书,这本书以我的观点来说,主要是讲了一个巧妙平衡的故事。从开始巴里·菲尔布拉泽的死亡,打破了整个小镇的原有平衡。之后详细描写了镇上各个家庭或各人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事。到最后,克里斯塔尔·威登和罗比的死,又唤起了整个小镇的同情,新的平衡开始形成。虽然书到葬礼结束,但是我相信故事发展下去,整个小镇的平衡又会最终形成。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个循环会接着一个循环下去,概不例外。
虽然跟《哈利·波特》风格不一样,但是孩子依然是这本书的中心。所有书中的转折点都有孩子的参与,不管是克里斯塔尔·威登、肥仔·沃夫、盖亚,还是其他孩子,都无不在故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故事中描写的孩子加速了小镇各个家庭变化的速度(大部分是坏的),最终也使小镇朝好的方向发展。
在小镇这种环境下,所有孩子都是可怜的,所有大人都是自私的。大人的自私,伤害着所有孩子。比如:特莉一开始的复吸,对罗比糟糕的生活状况的不闻不问,对克里斯塔尔的忽视,之后,又经历戒毒、失败等等,这些都造成了这两个孩子的最终死亡。可以说孩子们的死亡,特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西蒙的残暴,对 安德鲁和小儿子的任意打骂和恐吓,对两个孩子的成长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之后安德鲁青春期的反叛,又促成了西蒙的失业和选举失败。凡此种种,书中的描写还有很多。
巴里的死亡代表着老一辈的平衡点的崩溃,到书末尾,两个孩子的死亡和其他孩子的变化预示着新的平衡点的形成,小镇再次向前发展。这也许就是新老交替的过程,老的被历史所淘汰,新的站在历史前面,迎接新的挑战。
如果让我推荐《偶发空缺》,显然我会推荐给那些读着《哈利·波特》系列一起长大的读者。这部分人不管是岁数,还是人生经历都可以很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这本书虽然故事很好,但是也没经典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不是作者的粉丝,还是很难坚持读下去的。尤其是中文读者,对开篇众多人物的记忆,就相当困难。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下来,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是可以让你觉得物有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