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公主吧 关注:18贴子:794

【隋书】列传第四十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公主的记载.....

  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高祖于诸女中特所钟爱。初嫁仪同王奉孝,卒,适河东柳述,时年十八。诸姊并骄贵,主独折节遵于妇道,事舅姑甚谨,遇有疾病,必亲奉汤药。高祖闻之大悦。由是述渐见宠遇。初,晋王广欲以主配其妃弟萧瑒,高祖初许之,后遂适述,晋王因不悦。及述用事,弥恶之。高祖既崩,述徙岭表。炀帝令主与述离绝,将改嫁之。公主以死自誓,不复朝谒,上表请免主号,与述同徙。帝大怒曰:“天下岂无男子,欲与述同徙耶?”主曰:“先帝以妾适于柳家,今其有罪,妾当从坐,不愿陛下屈法申恩。”帝不从,主忧愤而卒,时年三十二。临终上表曰:“昔共姜自誓,著美前诗,鄎妫不言,传芳往诰。妾虽负罪,窃慕古人。生既不得从夫,死乞葬于柳氏。”帝览之愈怒,竟不哭,乃葬主于洪渎川,资送甚薄。朝野伤之。

  南阳公主者,炀帝之长女也。美风仪,有志节,造次必以礼。年十四,嫁于许国公宇文述子士及,以谨肃闻。及述病且卒,主视调饮食,手自奉上,世以此称之。及宇文化及杀逆,主随至聊城,而化及为窦建德所败,士及自济北西归大唐。时隋代衣冠并在其所,建德引见之,莫不惶惧失常,唯主神色自若。建德与语,主自陈国破家亡,不能报怨雪耻,泪下盈襟,声辞不辍,情理切至。建德及观听者莫不为之动容陨涕,咸肃然敬异焉。及建德诛化及,时主有一子,名禅师,年且十岁。建德遣武贲郎将于士澄谓主曰:“宇文化及躬行杀逆,人神所不容。今将族灭其家,公主之子,法当从坐,若不能割爱,亦听留之。”主泣曰:“武贲既是隋室贵臣,此事何须见问!”建德竟杀之。主寻请建德削发为尼。及建德败,将归西京,复与士及遇于东都之下,主不与相见。士及就之,立于户外,请复为夫妻。主拒之曰:“我与君仇家。今恨不能手刃君者,但谋逆之日,察君不预知耳。”因与告绝,诃令速去。士及固请之,主怒曰:“必欲就死,可相见也。”士及见其言切,知不可屈,乃拜辞而去。




IP属地:四川1楼2007-06-16 22:01回复
    回头我空了去查查书,这些杨公主一个比一个强.


    2楼2007-06-20 12:23
    回复
      2025-05-16 09:34:19
      广告
      楼上两位老大,假如大杨妃写进列传里,会怎么写。

       公主者,炀帝 第 女也。美姿容,性高洁……炀帝所钟爱。

      集思广益啊

      主初为 待长安城破。即恭帝位,拜太长公主……

      写她如何遇见小李,有怎么的会成为寄人篱下,呵


      3楼2007-06-20 13:57
      回复
        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高祖于诸女中特所钟爱.----诸姊并骄贵,主独折节遵于妇道--
        可以肯定,高祖至少有5个女儿,阿五是最小的可能。那么那三位公主就没有流传下来,她们的遭遇境域如何,有没有活到贞观后。

        老大是乐平公主 ,老五是兰凌。


        那么高祖就有十个子女。

        而到了我们大杨,可怜只有一个姐姐。


        4楼2007-06-20 14:13
        回复
          我上次不是写了一段吗,嘻嘻

           世民始克长安,获帝女。女容色清绝殊丽,性柔婉。收之于别室。暮,入于室。置酒樽前,温言解慰。女颜色持正,默不一答。夜阑,尽遣侍者,而执手问曰:“卿属意予否?”女颔首微颦,沉吟道:“君勇力过人,倡谋出奇;然好色无讳,花心太甚。否!”
           世民大喜,慨然曰:“汝诚为知己也!”自是,宠愈甚。


          5楼2007-06-20 17:21
          回复
            ha ha 
            建议“女”改为“主”,公主一般都以主称

            ??公主者,炀帝第N 女也。美姿容,性高洁,尤善琴乐。幼时主丧母,常泣于内室。帝念其思母,特所钟爱。

            世民始克长安,与主拜见于内宫,见主容色清绝殊丽,性柔婉。自请收之于别室。暮,入于室。置酒樽前,温言解慰。主颜色持正,默不一答。夜阑,尽遣侍者,而执手问曰:“卿属意予否?”主颔首微颦,沉吟道:“君勇力过人,倡谋出奇;然好色无讳,花心太甚。否!” 
             世民大喜,慨然曰:“汝诚为知己也!”自是,宠愈甚。 

            后主为帝妃,乃有两子,一名曰恪,一名曰暗,意谦恭恪守,。两子相异于甚,恪类帝,文武皆称道,名望素高。暗纨绔,左右莫不胆寒,常引帝哀。帝属意恪,欲立为太子,然长孙无忌抗之,帝罢对主叹曰:“君亦无助”,主终不为所动。既帝薨,主哀之愈甚,竟数天不能食。永徽中,恪因事被诛,海内冤之,主昏于内室,后竟无踪,奇也!


            6楼2007-06-21 17:02
            回复
              你看,没封地我怎么称主。快点想,封地。。


              7楼2007-06-21 20:22
              回复
                我现在仔细看了一看,锅~~~你改得真白话,一看就是假冒史书~~~~~~

                公主者,炀帝N女也。清绝殊丽,性高洁,善琴乐。主幼丧母,常阴泣之。帝恤而殊待。 
                ……
                世民始克长安,主尤十三龄,晤于宫室。世民悦其姿仪,嘉其柔婉,乃收之别室。……
                武德中,生二子,一曰恪,一名暗,意谦恭恪守,。世民即位,乃拜为淑妃。恪类世民,文武皆称道,名望素高。暗纨绔不肖,常引父哀。世民属意恪,欲立为太子,无忌固争,立晋王,乃止。世民叹而谓主曰:“倘恪得继我志,社稷之幸也!卿何不置一词?”主正色谢曰:“妾逢乱世,国怍变迁,身世破离。怠君之恩延息至此。恪等效命社稷,终亦不负所教。愿各安好,享升平,足矣。”
                及世民薨,主衔哀甚,数日不食。但以宦途凶险,深为恪、暗忧,遂勉食强饭,衍有一息。永徽中,恪因事被诛,海内冤之。主请旨以祭,驱车至原上,大恸,覆酒于地,天地变色。俄尔走石飞沙,对面不能见。左右急避之。风止,竟亡主之所踪。覆酒未干,车驾驻地。奇也! 


                我发现这个难写的地方就在于,你不知道是站在隋的立场上写她,还是唐的立场上?比如你开始说“帝”就是隋炀帝,后来称“帝”就成了小李。所以我只好称名字,比如“请旨于上”这种地方又成了李治,所以只好避开写“请旨以祭”……

                看我这个是不是更传奇一点?飞沙走石就不见了。


                8楼2007-06-21 21:09
                回复
                  2025-05-16 09:28:19
                  广告
                  不错不错,我很久不学汉语了嘛。

                  正式把咱们商议的封号拿出来:淮阳公主。

                  淮阳公主者,炀帝N女也。清绝殊丽,性高洁,善琴乐。主幼丧母,常阴泣之。帝恤而殊待


                  9楼2007-06-21 22:08
                  回复
                    花心太甚。否!
                    ----这句.....JJ果然强.......哈哈~~


                    IP属地:四川10楼2007-06-21 22:08
                    回复
                      恩~~封地要想个好听点的地名.....
                      其实某一直比较喜欢"江陵",以及"淮南",或者"江宁".....
                      铁锅的"淮阳"亦佳~


                      IP属地:四川11楼2007-06-21 22:12
                      回复
                        这是俺和清儿从很多封号里挑的,既要符合历史,又要封地好,又要不重复,难啊,最后终于选了这个。

                        隋朝淮南公主已经有了,就是突利的妻子。但没说是不是隋炀帝女


                        12楼2007-06-21 22:17
                        回复
                          突利可汗什钵苾者,始毕可法之嫡子,颉利之侄也。隋大业中,突利年数岁,始毕遣领其东牙之兵,号为泥步设。隋淮南公主之北也,遂妻之。
                                -------旧唐书列传144


                          13楼2007-06-21 22:19
                          回复
                            因为最近在读汉史,老是看到有淮阳王......


                            IP属地:四川14楼2007-06-21 22:21
                            回复
                              2025-05-16 09:22:19
                              广告
                              妃崔氏以毒王之故,下诏废绝,赐死于其家。子浩,崔氏所生也。庶子曰湛。群臣议曰:“《春秋》之义,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贵既如此,罪则可知。故汉时栗姬有罪,其子便废,郭后被废,其子斯黜。大既然矣,小亦宜同。今秦王二子,母皆罪废,不合承嗣。”于是以秦国官为丧主。俊长女永丰公主,年十二,遭父忧,哀慕尽礼,免丧,遂绝鱼肉。每至忌日,辄流涕不食。有开府王延者,性忠厚,领亲信兵十余年,俊甚礼之。及俊有疾,延恒在閤下,衣不解带。俊薨,勺饮不入口者数日,羸顿骨立。上闻而悯之,赐以御药,授骠骑将军,典宿卫。俊葬之日,延号恸而绝。上嗟异之,令通事舍人吊祭焉。诏葬延于俊墓侧。


                              15楼2007-06-21 2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