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所有大中华地区生产的UTAU都是中华组——中华组的基础是中华组的规约体系,加入了那个的才可称为中华组。中华组wiki上登录的基本就都是了,萌娘百科条目也区分了规约内音源和规约外音源。(实际上萌百收录的非规约内名录比较混乱,已经不仅限于大中华地区的音源了,有中文方案的海外音源也写上了不少)
2)“中华组23人”是在B站那个中华组介绍动画《Dear》出来的时候留下的印象,在那之后又生产出了大量的新音源,所以中华组现在并不止23人。确切地说目前是44个人。
3)至于B站的《明天会更好》,则是以目前存世的有中文方案的UTAU为收录标准,即使是很著名的中华组成员——Saku啊,杨歌啊——如果没有中文方案,也是没有收录的。而非规约内的音源,如果有中文方案,也被收录在该企划中。
4)UTAU的基本技术是基于日文的,中文方案音量较大,制作技术也比较复杂,所以大多数音源都是从日文开始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后有人和你吐槽“为什么中华组都是日文音源”你就这样回答他们。
嗯基本就这样。有问题请尽情在这个帖子里提问。
2)“中华组23人”是在B站那个中华组介绍动画《Dear》出来的时候留下的印象,在那之后又生产出了大量的新音源,所以中华组现在并不止23人。确切地说目前是44个人。
3)至于B站的《明天会更好》,则是以目前存世的有中文方案的UTAU为收录标准,即使是很著名的中华组成员——Saku啊,杨歌啊——如果没有中文方案,也是没有收录的。而非规约内的音源,如果有中文方案,也被收录在该企划中。
4)UTAU的基本技术是基于日文的,中文方案音量较大,制作技术也比较复杂,所以大多数音源都是从日文开始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以后有人和你吐槽“为什么中华组都是日文音源”你就这样回答他们。
嗯基本就这样。有问题请尽情在这个帖子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