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集吧 关注:569贴子:10,310
  • 6回复贴,共1

专家:空军新装备集中爆发是被美国人逼出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环球时报记者马俊】2009年,国产“空警-2000”预警机(图①)在国庆阅兵上亮相;2011年,中国第一种隐形战斗机歼-20(图②)首飞;2012年,第二种隐形战斗机歼-31首飞;2013年,第一种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图③)首飞短短几年间,中国空军新一代主战装备井喷式亮相。外界感到惊诧的同时也十分疑惑:中国为什么突然有这么多新机型?它们的性能到底怎么样?这些新型战机对于中国航空工业和中国空军来说意味着什么?《环球时报》记者28日就此采访了多名中国军事专家。


1楼2013-02-03 12:19回复
    美国逼出的中国军事现代化
    按照新装备通常10-15年的研制周期进行倒推,中国空军这批国产先进装备开始研制的时期可能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专家都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对于中国空军作战思想和装备研制思路的转变意义重大。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中国空军转型的第一个时间节点。《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男认为,当时中国空军建设思想还停留在冷战期间的苏联模式,装备仍以仿制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歼-7和歼-7放大版歼-8为主。西方普遍认为,当时中国空军与世界先进水平至少有20-30年的差距,同期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种隐形战机F-117已经服役并投入实战,B-2隐形战略轰炸机也已公开亮相。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在预警机指挥下取得巨大的信息优势,各种战机投掷激光制导炸弹,以及空袭比重远超地面战斗的特点,为此后的现代化战争勾勒出大致轮廓。王亚男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大规模使用电子战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让中国空军切身感受到巨大差距。一名中国空军专家也赞同这种观点,即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让解放军开始将作战环境设想从“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为“高科技局部战争”。


    2楼2013-02-03 12:19
    回复
      2025-07-26 14:24: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歼-10为后续战机积累经验
      中国航空工业这些年最让西方吃惊的进步就是新装备研制的速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就先后首飞两种隐形战机。相比之下,美国F-22项目从1985年开始招标,而第一架F-22到1997年才首飞;第二种隐形战机F-35拖延时间更长,直到2006年才完成首飞。对此,有中国空军专家解读称,一种全新装备的研制,需要逐步摸索和实践,涉及很多未知领域,因此可能需要15年甚至20年。但中国当前在研制战机时有“后发优势”。他解释说,随着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和知识爆炸,中国作为后来者,可以借鉴前行者的经验教训,充分利用信息成果,而不需要按部就班重复所有步骤,这样就能更快地完成研制过程。例如美国为F-35战机开创性地研制出DSI鼓包式进气道,它在不影响隐形效果的同时,还能改善进气效率。而中国很快就将这种技术用于“枭龙”、歼-10的改进型号与新一代隐形战机上。
      王亚男认为,中国能如此迅速地推出新机型,也代表着身后的航空工业整体能力已经迈上新台阶。2005年国产歼-10战机的服役,曾被形容为“二十年磨一剑”。王亚男说,从建国初期直接进口米格-15战斗机,到后来仿制的歼-6、歼-7,中国航空工业此前一直没有完整研制新飞机的经验,也缺乏相应的设备和队伍。因此歼-10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是一种自主研发的先进国产战斗机,更在于它在研制过程中建立起包括风洞测试、雷达设计、飞行控制软件等一整套航空工业不可缺少的基础能力,并获得了独立研制复杂装备、完成系统集成的宝贵经验。歼-10“磨剑二十年”积累的这些能力和经验,为中国后续先进战机的研制打通了“快车道”。


      4楼2013-02-03 12:20
      回复
        另一名军事专家认为,最近接连亮相的新型装备,显示出中国航空工业在飞机整体设计、电子工业、飞行控制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快速进步。他认为,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战机航电领域的进步最为明显,在航展上公开的国产战机新型多功能显示器曾多次让西方惊讶。王亚男也认为,电子工业的进步使航电系统成为中国战机与西方差距最小的领域,也是中国敢于宣称“空警-2000”预警机性能领先美国E-3C预警机整整一代的重要保障。
        王亚男认为,中国新型战机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从项目研制转化为批量生产。西方的经验证明,试验机型在批量生产时往往还会做出各种改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某些设计并不适合批量生产。而目前中国亮相的多种新型战机大都还处于研制阶段,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涉及现代化工业的管理水平、研制与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等诸多因素。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认为,中国新型战机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实战经验,因此设计缺陷无法得到充分暴露,改进也就无从谈起。王亚男认为,没有哪种飞机从一开始就是完美的,都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改进。美国空军不但积极投身于各种局部战争,还通过外销战机的表现收集积累实战数据,并将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用于战机的后续改进。正是用这种方法,美国F-16战斗机在数十个不同生产批次中进行过多种改进和升级,使它服役30年后仍属于世界先进战机。王亚男认为,中国空军近年推行的高强度和高对抗性演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战机缺乏实战经验的弱点。


        5楼2013-02-03 12:20
        回复
          预警机对中国空军意义最大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隐形战机、大型运输机、预警机等先进装备不仅让中国空军的信息化作战水平和体系作战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而且还赋予中国空军执行核心军事任务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并能够支持国家利益向外拓展。它实现了中国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由战役战术力量向战略力量转变、由航空型向“空天一体”型转变。他认为,在各种新亮相的机型中,“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对中国空军的意义最为巨大。因为它们不仅是填补了解放军型号研制上的空白,而且还令中国空军进入“体系作战”时代,未来单独评价某型战机的意义将越来越不重要。


          6楼2013-02-03 12:21
          回复
            俄战机因担心暴露拟恢复使用苏联红五星标志俄媒称,俄罗斯空军总司令维克多·邦达列夫已与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就更改战机机身空军标志的问题达成一致。空军希望用苏联时代的红色五角星替换如今的白、蓝、红三色星,并将五角星面积缩减为苏联时的2/3。
            据俄罗斯《消息报》1月25日报道,俄国防部高官透露:“此决定是根据空军总司令部提议,未经专门会议讨论,即按工作程序处理的。部长对我们的主要理由表示同意:鲜艳夺目的三色星令飞机及直升机极易暴露。”
            这名军官指出,机身颜色选择应以实用为先,隐蔽色令机身轮廓显得模糊、不易识别,而亮眼的白、蓝、红三色只会更招惹敌人注意。
            报道称,绍伊古同意只保留机身的红色五角星并压缩其大小。不过,鲜艳的红色似乎同样不利于战机的隐身。
            苏联空军自成立以来便一直以单色红五角星为标志。上世纪70年代,红色五角星四周出现了白色镶边,并一直沿用下来。直至2009年,时任国防部长的谢尔久科夫下令在保留白色镶边的同时,再外加一道蓝色镶边,如此一来,五角星便拥有了俄罗斯国旗的3种颜色


            7楼2013-02-03 12:21
            回复
              俄军所购法国攻击舰在寒冷天气下无法正常工作2013年1月26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罗格辛1月26日在军事科学学会的一次会议上表示,俄罗斯海军斥资12亿欧元从法国采购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无法在低于7摄氏度的天气下正常工作。
              罗格辛在会上说,“也许他们认为我们是要在非洲执行军事行动任务,但事实并非如此。”罗格辛并未详细说明“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为何无法的低温下工作。此外,目前也无法确定罗格辛所表达的是“零上7度”还是“零下7度”,因为俄罗斯人在天气较冷讨论温度时一般省略“零下”二字。
              俄罗斯在2011年6月与法国签署了价值12亿欧元的2艘“西北风”两栖攻击舰的采购合同,该两栖攻击舰可搭载直升机为海军陆战队员登陆作战提供保障。首艘“西北风”两栖攻击舰预定于2014年交付。
              罗格辛本人于2011年12月正式履职。
              首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将在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服役,以海参崴港作为基地,该港口虽然全年无冰,但是却也要经历持续数月的寒冷天气。第二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将在俄罗斯北方舰队服役,由于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北方舰队的多个基地也常年无冰,但是每年经历的低温天气也长达数月。
              这是“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采购合同本周第2次遭受俄罗斯高层国防官员炮轰。本月24日,俄罗斯军工委员会副主席曾指责“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采购是“荒诞可笑”的,并表示该采购已经对俄罗斯国内的造船工业造成了伤害。


              8楼2013-02-03 1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