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意如吧 关注:5,098贴子:115,639
  • 10回复贴,共1

原来《日月》也抄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意如《日月》2012年1月1日出版:
桑吉带着次仁在寺里爬高下低,不一会儿工夫就不见踪影,过一会儿又从犄角旮旯冒出来。打坏窗户碰坏碗是常有的事,尹莲就看到几回。做饭的师傅,拿着大勺追出来,追得桑吉抱头鼠窜。一时风平浪静了,他又若无其事,四处晃荡。
桑吉带着次仁出去乞讨,抓住一只鼠兔站在人家门口高喊,给点青稞吃吧!可怜的鼠兔要饿死啦!这一招在法会期间屡试不爽。
一个老人打开门笑呵呵地走出来,问,鼠兔是不是死的呀?
次仁在旁边拿着口袋,听老人这么问,忙说,不是呢,不是呢,活得好好的!桑吉教过他,鼠兔不能死,如果鼠兔死了,就没人给青稞了。要不到青稞,他们就没法换到风干肉和糖果。
桑吉把鼠兔抓在手中,伸出手去,说,真的是活的,你摸摸。老人摸摸鼠兔,点头,哦呀!真是活的!他乐呵呵接过口袋,进屋装了几大碗青稞。
鼠兔在桑吉手里动来动去,次仁在旁看得心痒难耐,说,下一家换我来。
桑吉说,好,待会儿给你,你小心不要让它跑了。
要到了粮食,换桑吉背着口袋,次仁抓着鼠兔,乐呵呵地跑向下一家。如法炮制。如果大人吝啬不给,孩子们就可以要挟大人,大喊大叫,鼠兔会饿死的,瞧!鼠兔是被你饿死的!
这是孩子们的杀手锏,饿死了小动物可是罪过。大人纷纷投降,乐呵呵地给他们装青稞。这是藏族孩子常玩的游戏。藏人尊重生灵,习惯布施。在丰收的季节,如果孩子们以这种方式向大人讨东西,一般都会获得满足。那青稞不是给鼠兔的,是给孩子们的零花钱,是丰收后的犒劳和分享。
换得了风干肉和糖果,次仁兴高采烈地回来告诉尹莲他的收获。这都无伤大雅。令尹莲隐忧的不是他们淘气,是桑吉的一些习气,他不爱说实话,一旦闯祸,第一反应是先逃跑。被抓现行就咬紧牙关,死不认错。
整个藏历四月,又称佛历月。按照藏历,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得道和圆寂的日子都在这个月份,因此整个四月都极为殊胜,法会众多。法会期间,寺中人多,来往的藏民带着孩子的也多。孩子在一起玩闹,小摩擦在所难免。次仁跟着桑吉,好几次牵涉进去,灰头土脸地回来。问他怎么回事也不吭声,尹莲想,你倒是仗义。
每次桑吉都保证,不再闯祸了,但他的手永远动得比脑子快。连寺庙里的僧人都感慨,真是一百年也出不了一个像他这么淘气的。站在山坡上,看见下面的青稞地长势喜人,桑吉雄心陡起,带领几个孩子从山坡上滚下去,看谁先滚到坡底,孩子们兴奋地尖叫,雪崩似的滚下去,压坏了一大片庄稼。


1楼2013-02-02 11:03回复
    嗯,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总觉得安意如书里具有实质性内容的部分都很可疑啊,果然一查一个准。


    3楼2013-02-02 11:09
    收起回复
      表示日月真是情节无能,故事弱暴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3-02-03 22:39
      收起回复
        自己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3-02-16 22:11
        收起回复
          安意如去过敦煌吗?我很怀疑。
          安意如《日月》:藏经洞北壁的壁画,画的是僧侣和侍女,树木的枝条垂下,上面挂着一些物品,像是酒壶和挎包。僧侣的手中拿着团扇,女人的手里拿着长长的木杖。
          井上靖《敦煌》:这是一个尚未完工的耳洞,只有北侧的壁上有壁画,将灯拿近一看,画的都是僧侣和一些像当代女人一样的人物。旁边还有一些树木,垂下几根枝条。枝条上挂着画中人物的用品,像是酒壶、挎包之类。僧侣的手中拿着团扇,女人手里拿着长长的木杖。
          ——————————————————————————————————————————
          请不要用藏经洞的壁画就这个样子来辩解,不同人怎么会写出一样的话?举例:北壁画菩提树二,枝叶相接。菩提树左侧画比丘尼一,双手捧持对风团扇。菩提树右侧画近事女一,一手持杖。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3-02-23 22:51
          回复
            你看,做贼的不变态,抓贼的是变态,这世上变态真挺多的。业余做做反扒工作,我觉得挺有意义的。比对着小偷膜拜的人好多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3-03-07 22:02
            收起回复
              至于酸葡萄心理,呵,这世界上成名的作家这么多,七堇年、闫红、落落、张悦然……新生代遍地走,我们怎么不酸她们?怎么不说她们抄袭?就你家安意如被揭发?这是因为她们坐得正行得端,我们佩服她们。安意如偷偷摸摸窃来偷去的卑劣行径才是被人反对的根本原因。


              来自iPhone客户端40楼2013-12-29 14:07
              回复
                提一提


                来自iPhone客户端43楼2014-05-24 15:47
                回复
                  提起


                  来自iPhone客户端47楼2014-08-28 23:16
                  回复
                    提起来


                    来自iPhone客户端50楼2014-11-30 21:54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59楼2015-07-12 1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