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吧 关注:853贴子:12,191

佛的弟弟尊者难陀,是这样教授五百比丘尼众证得阿罗汉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杂阿含经‧尊者难陀为五百比丘尼说法》讲记 妙境长老
为什么要学习这部经?有很多佛教徒不知如何修止观,而此经对于如何修无我观,说得很详细。修无我观这件事,大、小乘佛法是相通的。此经虽属小乘,但不违背大乘佛法的圣道。希望不知道怎么修止观的人,多多地学习这部经,把此经的无我观,尤其是最后三个譬喻,熟熟地读、熟熟地思惟,用在修止观上。


1楼2013-02-01 18:59回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小乘经、大乘经开始时都一样,皆是「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佛这时候在这里住。
    尔时,有如是像类大声闻尼众,住舍卫国王园中。比丘尼众,其名曰:纯陀比丘尼,民陀比丘尼,摩罗婆比丘尼,波罗遮罗比丘尼,陀(阿)罗毘迦比丘尼,差摩比丘尼,难摩比丘尼,告难(吉离)舍瞿昙弥比丘尼,优钵罗色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此等及余比丘尼,住王园 中。
    「尔时」:那个时候。「有如是像类」:这些比丘尼众有如是相,皆是受了比丘尼戒,持戒清净,有大功德相者;或者说这些比丘尼都是大福德人,所以叫作「如是像类」。「大声闻尼众」:听闻佛的法音,由此随顺修学戒定慧的人,就叫作「声闻」。「尼」:中国话是女的意思;「众」:就是很多人,不只一个。这些尼众不在只树给孤独园住,住在什么地方呢?「舍卫国王园中」:舍卫国的国王是波斯匿王,在他的园里面有比丘尼住的地方。 「比丘尼众,其名曰纯陀比丘尼,民陀比丘尼,摩罗婆比丘尼,波罗遮罗比丘尼,陀罗毘迦比丘尼」:「陀罗毘迦」的「陀」字,有的译本是「阿」字。又有「差摩比丘尼、难摩比丘尼、告难舍瞿昙弥比丘尼」:「告难」二字,对照印顺老法师《杂阿含经会编》所校来看,应是「吉离」才对。「优钵罗色比丘尼」:《贤愚经》中有提到这位比丘尼的事情。最后「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是佛的姨母,就是佛的母亲的妹妹,译为中国话叫作大爱道。
    「此等及余比丘尼,住王园中」:前面列出来名字的这么多的比丘尼,还有其它没有列名的比丘尼等,都住在波斯匿王的园里。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这时,五百比丘尼或者在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之前、或者之后,来到佛陀所住的只树给孤独园,顶礼佛足后,退下来坐在一旁。
    尔时,世尊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发遣令还,言:「比丘尼!应时宜去。」
    此时,世尊为大爱道及五百比丘尼「说法,示教照喜」。「示」:是开示,就是演说;藉诸言句显示佛法的胜义,名之为示。「教」:演说有文有义的佛法教导这些比丘尼,名之为教。「照」者,譬如光明能破黑暗,佛说的妙法就是光明,能破除我们内心的烦恼黑暗,所以名之为照。这样说,「示教」是说法,「照」就是佛说法的作用。听法的人,内心有法喜,所以叫作「喜」。
    「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说法」有各式各样的分别,那究竟是什么呢?「法」有教、理、行、果的不同。语言文字的佛法名「教」。世间、出世间因果的道理皆由缘起,其中所执之我不可得名「理」。能诠显的是教,所诠显的是理。「行」者,学习了教和理以后,还应该付诸修行,内心如理思惟、修习止观,如是名为「行」。行就是因;努力地修行之后,忍苦耐劳,止观相应,破除我执,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了,所以叫作「果」。
    这么多类别的佛法,已为他们宣说完了,所以叫「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发遣令还言:比丘尼!应时宜去」:佛发言命令他们:「你们这个时候应该回去了,回到王园那个地方去。」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佛的姨母,也包括五百比丘尼在内,听佛宣说妙法,内心感到非常欢喜。「随」字可以解释为相续。听法时欢喜,听完后还继续地欢喜,所以叫作「随喜」。或者说,五百比丘尼里有人是听法的时候欢喜,也有人「我看你欢喜,我也欢喜」,即是「随喜」。「作礼而去」:闻佛说法后,向佛顶礼就离开了。


    2楼2013-02-01 19:00
    回复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告诸比丘:「我年已老迈,不复堪能为诸比丘尼说法。汝等诸比丘僧,今日诸宿德上座,当教授诸比 丘尼。」
      这时,佛知道大爱道和五百比丘尼已经离开只园,就对诸比丘说:「我年纪已经老迈了。」「迈」,也是年老的意思。佛三十岁成道(亦有说三十五岁成道),然后到鹿野苑各地说法时应该是壮年。现在说「老迈」,从文字上看就是壮年已经过去,进入老年的阶段。年纪大了以后,身体、气力不是那么强,就容易疲倦,所以「不复堪能为诸比丘尼说法」。
      关于佛为什么在大众里宣布「我年已老迈,不复堪能为诸比丘尼说法」,《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大正三○.八二一中)说有两个因缘:
      第一个因缘:「为令恃其少年,专行憍傲,住放逸者,自怖厌故。」年轻人骄慢心高,看见年老的人心里就想:「你们都应该退休了,该轮我的班了。」但是,又「住放逸」,不肯努力地修学戒定慧。现在佛对大众宣布「我年已老迈」,使令年轻人生恐怖心、厌离心:「哎呀!我不要骄傲啊!我不可放逸啊!我不能怕辛劳,要好好地用功修学圣道,才能担当重任!」
      第二个理由:「为令于当来世,诸有苾刍其年衰老,无有势力,远离疑悔,劝请少年诸苾刍等,宣说正法。」比丘年纪大了,不能弘扬佛法了,怎么办呢?你心里不要犹豫,应该敦请年少的比丘、比丘尼负起弘扬正法的责任,说法度生。有这两个理由,故佛对大众如是宣说:「我年已老迈,不复堪能为诸比丘尼说法。」
      「汝等诸比丘僧」:即佛招呼诸位比丘令其注意。当然,佛在世时,比丘众中有很多是大阿罗汉而非凡夫僧,和我们现在不同。「今日」:指当时说。「诸宿德上座」:「宿」指时间很久了;这些比丘证阿罗汉,成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圣德已经很久了,叫「宿德」。「上座」:大众僧中戒腊长、在前面坐的人。「当教授诸比丘尼」:应当发慈悲心教授这些比丘尼,令他们知道如何用功修行、如何由闻、思、修得无生法忍。


      3楼2013-02-01 19:01
      回复
        时诸比丘受世尊教,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难陀。
        佛在大众里这样宣布以后,诸比丘就接受了佛的命令,排出次第去教授比丘尼,指导他们修学圣道。「次至难陀」:按照次第,到了佛的弟弟难陀,即孙陀罗难陀尊者。
        尔时,难陀次第应至而不欲教授。
        这时,按照僧执事排的次第,应该轮到难陀比丘去为比丘尼说法,但是他心里不愿意去。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诣世尊所,稽首礼足,乃至闻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以现在的情形来推测这件事,比丘尼们应该知道已轮到难陀比丘为比丘尼教授,但难陀比丘不来,怎么办呢?这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前后围遶」,又到佛这里来,对佛「稽首礼足」,然后佛就为比丘尼说法。「乃至闻法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来至佛所,并没有多说话,只是听佛说法以后就走了。


        4楼2013-02-01 19:01
        回复
          尔时,世尊知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去已,问尊者阿难:「谁应次至教授诸比丘尼?」
          这时,佛知道大爱道和五百比丘尼离开了只园以后,「问尊者阿难」。佛不直接下命令,却还和我们凡夫做事一样,发言问阿难,那当然是明知故问了。「谁应次至教授诸比丘尼」:按照次第,应该轮到那一位比丘到王园去教授诸比丘尼呢?
          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诸上座次第教授比丘尼,次至难陀,而难陀不欲教授。」
          「尊者」:是结集经者对阿难的尊称。阿难对佛说:世尊!大众僧里诸上座大比丘奉佛敕命,按照次第到王园教导比丘尼的,应该轮到难陀尊者,但他不愿意去教授。佛没有问的时候,阿难尊者也不说;佛问了,阿难尊者就这样如实地报告佛。
          尔时,世尊告难陀言:「汝当教授诸比丘尼,为诸比丘尼说法。所以者何?我自教授比丘尼,汝亦应尔;我为比丘尼说法,汝亦应尔。」
          这时佛告诉难陀:你应该去教授比丘尼,为这些比丘尼宣说佛法。什么原因呢?「我自教授比丘尼,汝亦应尔;我为比丘尼说法,汝亦应尔」。
          此中有二句:第一、佛慈悲地教授比丘尼,你是大阿罗汉,也应该这样做。第二、我为比丘尼宣说佛法,你奉大众僧的命令,也应该为比丘尼说法,不应违背大众僧的命令,应随顺去教授比丘尼,故云「汝亦应尔」。
          尔时,难陀默然受教。
          佛在大众里这样说明后,难陀尊者「默然受教」:没有说话,可是心里接受了佛的命令。


          5楼2013-02-01 19:02
          回复
            时,难陀夜过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从禅觉,着僧伽梨,将一比丘,往诣王园。
            这时,到了第二天早晨,难陀尊者依律制早上着大衣、拿着钵,入舍卫城去乞食。吃完饭后就回到只园,将衣和钵安放在一处。乞食时是赤足的,所以回来后要洗足。之后,回自己寮房坐禅。这应该是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游观胜义;从禅定出来后,才于外境有所觉知,故名「从禅觉」。然后又着「僧伽梨」:就是大衣。「将一比丘,往诣王园」:带一位比丘到王园去。
            诸比丘尼遥见尊者难陀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座。尊者难陀坐已,诸比丘尼稽首敬礼,退坐一面。
            诸比丘尼遥远地看见尊者难陀来了,就疾疾地布置一个大床座,请尊者就座。尊者就座后,诸比丘尼稽首敬礼,退坐一面。
            我在经上看见一件事,就是周利盘陀伽比丘(译为中国话叫路边生),他很笨,修习佛法很久了,总是学到后头忘了前头,回到前头又忘掉后头,很久也不能明白什么。但后来他也得阿罗汉道了,故大众僧亦将他排入教授比丘尼的次第中。轮到他时,他便到比丘尼那里去教授,比丘尼也为他敷座,可是床座敷的很高,这岂不明显有戏弄之意?可见比丘尼里有对比丘恭敬的、也有不恭敬的。座位敷得很高,那怎么坐呢?周利盘陀伽比丘走到座位后,也没说什么,用手一按,这个座就低了,然后才坐上去。那时,敷座的比丘尼有何感想?
            这位难陀比丘是佛的弟弟,也是阿罗汉,比丘尼对他是恭敬的,不见得有那样的戏弄。幸而周利盘陀伽比丘得了圣道,用神通以手一按,座位就低了,可以坐上去,如果没有神通那可怎么办呢?不是很难堪吗?所以,若是不修学圣道,没有神通,想要弘扬佛法,很难!


            6楼2013-02-01 19:03
            回复
              尊者难陀语诸比丘尼:「诸姊妹!汝等当问,我今当为汝等说法。汝等解者,当说言解;若不解者,当说不解。于我所说义,若当解者,当善受持;若不解者,汝当更问,当为汝说。」
              以下难陀尊者为诸比丘尼开始说法。「姊妹」:是尊者对诸比丘尼的称呼。你们对于修学圣道的法门若有所不知,应该问我。我现在奉佛及大众僧之令,为汝等宣说圣道。你们若明了、听懂我说话的内容,应该说「解」,「若不解者,当说不解」。
              「于我所说义,若当解者,当善受持」:前面说「法」,这里说「义」。能诠释义理的文句名「法」,以下是文句所诠显的「义」。有能、所之别,但能、所不能分离。尊者对比丘尼说:「我说的法义,你们心里若能通达了,应当善巧的如理作意、修学止观,不是听过就算了。假设不能明白,应当提出请问,我当为你们解说其义。」此段是难陀尊者说法之前,对诸比丘尼应求解及善受持的关注。
              诸比丘尼白尊者难陀言:「我等今日闻尊者教,令我等问,告我等言:『汝等若未解者,今悉当问;已解者当言解,未解者当言不解。于我所 说义,已解者当奉持;未解者,当复更问。』我等闻此,心大欢喜。未解义者,今日当问。」
              诸比丘尼答言:「尊者今天来教导我们,告诉我们,若有不明白的,应该请问,已经了解就说了解,不了解的就说不了解。对于所说的义理若已明白,就应该依教修行、修止观;若未明白,应该再请问。」「持」:简而言之就是执持其心,合于法义。学习法义,摄持身口意,破除贪瞋痴及我、我所的执着,开大智慧,是名「持」。前面是重述尊者难陀的教导,以下是诸比丘尼内心的欢喜。我等闻此关注之语,心里生大欢喜;若不明白您所说的法义,会提出来请问。


              7楼2013-02-01 19:13
              回复
                感谢师兄分享,有时间好好研究一番。正需要修无我观!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2-02 20:21
                收起回复
                  六 内 入 处 无 我
                  尔时,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云何姊妹?于眼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以下尊者正式说法。这一段是观察六内入处无我的法门。「云何」:就是问要怎样用功修行。初开始时,于我们的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作观察。首先是眼根,相对于外边境界的色,眼是「内入处」。我们用眼去观察外面的境界,内心就会得到种种消息,故名「入」。现在是以眼内入处为所缘境,无我观的智慧在此所缘境上观察、思惟。
                  「于眼内入处观察」,有两种情形:一、未成就奢摩他--没能成就**四禅,也没能得欲界定、未到地定(也叫未至定或近分定),只是散乱心的境界。二、成就了奢摩他--未至定,甚至**四禅以上。这两种情形的思惟、观察是不一样的。《俱舍论》说:要在奢摩他里修四念处,《瑜伽师地论》更明显地说要在奢摩他中修无常观、无我观才能成就圣道。所以,一方面要修奢摩他的止,一方面也要有如理作意的观察、思惟才行。
                  「于眼内入处观察」:依眼内入处为所缘境观察无我。怎么样观察呢?「是我,异我,相在不?」这是观察、思惟的内容。即此眼根就「是我」?还是「异我」:离开了眼根,另外有一个我?「相在不」:另外有一个「我」在眼根里,或这个眼根在「我」的体性里?共三个问题。
                  大乘佛法中,《金刚经》阐扬修无我观,《楞伽经》也说无我观,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虽然也说无我观,但法空观说得多。可见小乘的《阿含经》及大乘修多罗的教义,一致地告诉我们要修无我观。所以,若问我们应该怎么修行呢?此无我观正是一个必要的修行方法!
                  我们平时说话,习惯上也常会说到「我」,而遇见问题时,内心的思惟亦总以「我」的损益为优先考虑,来决定事情怎么做。虽然普遍有「我」的执着,但对于什么是「我」?相貌如何?我们似乎不太清楚,也无法予以清晰的说明或解释。而印度的思想家对于「我」,就有明显具体的说明。略述如下:
                  「我」有两种:一、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二、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另外有一个我。如果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一个我,是怎么情形呢?譬如我们这个身体,活五百岁、活一千岁,不论寿命多长,终究还是得老、病、死,无法自主;而这个「我」却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作用,这就是「我」的相貌。
                  若说「我」在身体里面,则我小身大;或者身体在「我」的体内,则我大身小。这个有生灭变化、老病死的身体里,有一个不生灭变化、不老病死的「我」,或是这个老病死的身体在「我」的体性里面,这就叫作「相在」。
                  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告诉我们:「没有这个我!」佛教徒三学是具足的,其次第先修学戒,以后或学习定而慧,或学习慧而定。定是奢摩他的止,慧是专精思惟无我义。如果先学定,则是在定中修无我观。初学时,定、慧有先后之异,成功之后是同时的。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个「我」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我们平常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站在「我」的立场决定。要保护「我」,用种种办法使「我」得到利益;而对我无利益、有损害时,乃至伤害别人也没有关系。所以,贪心从这里开始,瞋心也从这里开始,这就是愚痴境界。如果把「我」的执着取消了,因「我」而生起的贪瞋痴种种烦恼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应该修无我观。怎么修?就是:「于眼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这样思惟!
                  我们凡夫众生谁也不用耻笑谁!若说:「你没有修行,我有修行!」这实在就是我执,很明白地表示:「我是最第一的!你们都不如我!」嫉妒障碍其实也就是我执,如果没有我执,还有嫉妒吗?所以,很多的烦恼皆因我执而起。现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要修无我观,若有多少相应,这个令人苦恼的嫉妒障碍就减轻了,慈悲心也容易建立起来,就能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如果不修无我观,我执生起时,你说你有大悲心,那是欺骗人的话。连一般小小事情都是我、我所的境界,都是在贪瞋痴上活动,更不必说做大事了。所以,我们想在佛法里成就真实的义利,非修无我观不可!无我观若成就,眼前所有的问题就通通解决了。


                  9楼2013-02-03 19:24
                  回复
                    「是我,异我,相在不」怎么修呢?初开始或先修奢摩他(止),寂静住三十分钟或者几个钟头都好,然后在内心里把这段文念几遍,再思惟其义,这就是修毗钵舍那(观)了。
                    「耳、鼻、舌、身、意内入处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 在奢摩他中先以眼为所缘境修无我观,之后再以「耳、鼻、舌、身、意」为所缘境。前五根都是地水火风清净的四大组成的,意根则是微细的明了性。由耳内入处乃至意内入处,同样作如是观察:「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尊者难陀!我等已曾于此法如实知见,于六内入处观察无我,我等已曾作如是意解,六内入处无我。」
                    诸比丘尼答言:您认为我们没有在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修无我观吗?不是的!我们是这样修行的!昔日我们亦曾于内入处「如实知见」(从此语看出,他们对佛的法语有信心,所以说「如实」,后代的佛教徒似乎不曾注意及此)。「于六内入处观察无我」:我们静坐时,以六内入处为所缘境作观察--即六内入处不是我,离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我,「即我」和「异我」都没有。于奢摩他中如是「知」,于毘钵舍那中如是「见」--六内入处无我。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很明显的都有生灭变化。年轻人的眼睛和老年人的眼睛会一样吗?大约年过四十,眼睛就开始花了,需要戴眼镜。它是无常的,所以有变化!六内入处皆是刹那生灭的,是业感的果报,是因缘生、无常、无我的,最后就是老病死了。它不是常恒住、不变易的,所以不是我!
                    我们肯定佛所说是对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离开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我,并非像外道所说,有常住不变、主宰性的我。「我等已曾作如是意解」:不只现在,过去我们就已曾如是如理作意观察「六内入处无我」。
                    从此文可以得知:佛在世时,出家人每日都做什么?他们早晨去乞食,之后回到寺院做什么?就是在修无我观!当然,这是佛陀所开示的方法,而这些比丘、比丘尼们能依教奉行,这样去观察、思惟,结果他们得阿罗汉道了。而我们今日的出家人,谁得圣道了?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了?又有谁得无生法忍了?若不奉持得圣道的法门,如何成就圣道?
                    中国南北朝时代的人,有可能得圣道!何以故?因为他们学习《楞伽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等经论,他们能如是修止修观,有可能会得圣道。如佛世时的比丘、比丘尼,能够听信佛的教导,如是止、如是观,所以能得圣道。
                    我在台湾主持禅七小参时,一位比丘尼说:「法师提倡修止观,我也修止、也修观。」我问:「你如何修止修观?」他说他静坐时没有杂念,心里寂静住。我说:「这样只是止,你修观了吗?」他说:「我心里常是明明了了的!伸手去挟菜,心里明明了了;把菜放在嘴里,心里也没有其它杂念,这不就是观吗?」我说:「这不是观,还是止!」寂静住时也有明了性,心不散乱、不昏沉,明静而住即是止义。譬如睡眠时不做梦、没有妄想,心里虽是寂静住,但没有明了性,什么也不知道,所以不算是止;而不睡眠时有明了性,但有妄想,也不能说是止。一定要心里寂静住、没有杂念,同时还有明了性,这样才是止,不要以为心里明了就是观!
                    怎么样才是观呢?不论修无常观、苦观、无我观、空观,或者修大乘的唯识观、自性空观,都是有一套理论的,和止不同。如是观和妄想有何不同?妄想是杂染的,如贪、瞋、痴、慢、疑、我、我所的妄想;而现在所说的观是清净的智慧,和妄想不同,是名为观。
                    禅宗初祖达摩禅师主张学习《楞伽经》、修无我观、修法空观。原来达摩禅师是唯识学者,因为《楞伽经》的法空观有唯识义。后代如何忘掉了祖师禅法?「佛在世时,为何那么多人成就圣道?而今天谁得圣道呢?」这个问题,在此应能得到解答了!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应如是解,六内入处观察无我。」
                    这是尊者难陀赞叹诸比丘尼曾经如是意解,观察六内入处无我,曾经学习和修行无我的止观。「善哉」:你们这样意解观察太好了!「姊妹!应如是解」:出了家,在佛法里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应该学习这样的止观。什么止观呢?就是「六内入处观察无我」,应该这样学习。
                    若能把这段文句完全背下来,静坐时用以修观最好;不然,能将大意记住后如是修无我观,再加上修奢摩他也很好。先如理作意思惟观察,之后再修奢摩他寂静住:可以修数息观,或是观脐轮,注意腹部的起、落,这样心就会渐渐寂静住。一定要有所缘境,若没有所缘境,心就散乱了,止修不来、观也修不来。或者先修观、后修止,心里安住在所缘境不动,这样修止一会儿,再修观:思惟六内入处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久了,就能自知烦恼轻了多少,不论别人骂你、还是赞叹你,无我观能在心里现起:「你赞叹我,没有我嘛!赞叹谁呢?」「你毁辱、轻视我,心里也不在乎,因为没有我嘛!你毁辱谁呢?」烦恼逐渐轻微,也不嫉妒障碍了,这时你会感到欢喜:「我没有白辛苦,我现在修无我观有成效、有成绩了!」
                    现今很多的大德都提倡念阿弥陀佛,而我提倡修止观。有人可能会疑惑:「我应该念佛好呢?还是修无我观好呢?」我同意念阿弥陀佛很好,往生阿弥陀佛国更好!但这样说,是不是表示不需要修无我观,也不必学习经论,只念阿弥陀佛就好了?「念佛很容易嘛,也不费眼力;学习经论不但费眼力还劳心力,自己看不懂还要听人讲,多麻烦!一句阿弥陀佛,众事皆办,多好!」
                    我的想法是:我赞成念佛。但修无我观有不同的作用,能逐渐地减少烦恼,减少嫉妒障碍,心情平静,大众和合,佛法也容易兴盛。若不修无我观,贪瞋痴的烦恼能调伏否?烦恼若不能调伏,临命终时心能不颠倒吗?若生存时就常修奢摩他令心不散乱,在奢摩他中修无我观令心不颠倒,时时如是训练,若此生尚不能成就圣道,至少临命终时也应是心不散乱、不颠倒。如是复能信愿念阿弥陀佛,则往生阿弥陀佛国应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这是两全其美的最好办法!


                    10楼2013-02-03 19:37
                    回复
                      六 外 入 处 无 我
                      「诸比丘尼!色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这是第二段,观察、思惟六外入处也是没有我的。「色外入处」:就是相对于内入处,说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是外入处;外面的境界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入到六识,故名「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六外入处,第一就是「色」:青、黄、赤、白的色,它是不是我?它是异我?是相在不?诸比丘尼回答:不是!它不是我,也不是异我,也不是相在。
                      「声、香、味、触、法外入处,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尊者难陀!我已曾于六外入处如实观察无我;我常作此意解,六外入处如实无我。」 再观察声、香、味、触、法:「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是的!它不是我,也不是异我,也不是相在。怎么知道它是无我的呢?诸比丘尼说,自己曾于六个不同的外入处,如实地观察无我的相貌,也就是在奢摩他里,很认真地思惟六外入处是没有我的。这不只是静坐时作如是观,就是不盘腿坐,也是作这样的观察:六外入处如实是没有我相的。
                      尊者难陀赞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六外入处无我。」 尊者难陀赞诸比丘尼说:善哉!善哉!你们对于六外入处的无我,不只是听一听就算了,应该在心里这样思惟、观察!


                      12楼2013-02-03 20:05
                      回复
                        六 识 身 无 我
                        「若缘眼、色,生眼识,彼眼识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第三段,观察六识身也是无我。修无我观的次第,应先观察六内入处,然后观察六外入处,现在再观察六识身也是无我的。执着识是我的人,应该是多一点。所以观内入、外入之后,应该再观察六识。先从眼识开始观察。「若缘眼、色,生眼识」:能缘的是眼,所缘的是色;眼缘色时「生眼识」,眼识的了别性就现起来。眼识的生起,先要有作意,然后眼识才现起。
                        「彼眼识是我,异我,相在不」:眼识发生作用的时间很短,只是一刹那而已;眼识刹那间灭去,意识开始分别,就是第二刹那了。所以眼识的作用很明显是无常的、不是常恒住,不应该执着它是我。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彼意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其次观察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当然也是一刹那的境界。若是第六意识的分别需要继续地缘现前的五尘,则前五识就不只是一刹那,可能会经过二刹那、三刹那、多刹那还继续活动;但第六意识如果专注地思惟法尘时,则前五识在一刹那间灭后,就不再现起了。
                        现在观察第六意识,乃意根以法为所缘,然后生起的。「法」的范围非常广,包括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意,过去、未来、现在等一切法。虽然第六意识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非常大,但它不是常恒住不变异。例如睡眠无梦时,它也跟着休息不活动,所以它也是无常的,不应执着此中有「我」。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识身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是意解,六识身如实无我。」
                        诸比丘尼回答:不是的!它不是我,也不是异我或相在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不是今天尊者问,我们才知道这样思惟、观察,很久以来我们就已经相信佛的法语,作如是的思惟、观察。我们以前曾经这样的学习止观,亦常作这样的思惟、观察,行、住、坐、卧都曾经如是思惟:「六识身如实无我」,此中无有我的体性。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六识身如实无我。」
                        从前后文看,不是听佛说法一下子就得阿罗汉,需要长时期的听佛说法、听诸比丘说法,再经过长时期作如是观,而后才能逐渐逐渐地转凡成圣。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感觉到欢喜!因为我们是钝根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凡成圣,也应该须要长时期的学习、观察,长时期的修止观后,逐渐逐渐地开发智慧,而后才能深入第一义谛,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这样子的学习方式适合我们的根性。
                        现今的汉传佛教徒很少有人学习《阿含经》,修无我观者更少。出家人应该学习《阿含经》修无我观,有人这样提倡吗?只有近代的印顺长老是赞叹学习《阿含经》的!若不认为「我执」是有过失的,对难陀尊者反复赞叹修无我观这件事,我们有什么想法?若不学习经论,就无法真实地同意修无我观的重要!只有深入地学习经论,才能认识到我执是生死的根本,我执在日常生活的举心动念中,时时作障碍。能达到这样的认识,你自然会认可这件事:「应该修无我观!」
                        欢喜学习《大智度论》、《中观论》、《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的人,才有可能契合如是思想:「喔!修无我观是对的!」但是也未必真实修无我观。在中国的汉传佛教里,很多人愿意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是赞叹无我义的;但愿意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就代表欢喜学习无我义吗?不然!一般人都欢喜有「我」的存在,而害怕「无我」!但为什么欢喜《金刚经》呢?原来经上说受持读诵有无边功德,贪求彼功德故才愿意受持读诵,却未能明白,经中所说受持读诵的真实义,不只是读诵其文而已,必须修习无我观才能有大功德。
                        我们应反省,对经义的学习程度如何?若云如是学习无我方是受持此经,你会不会因为此经不顺我执而停止受持呢?若不受持则不能得尔所功德,你心能安忍吗?若欲成就广大功德,应修习无我观!


                        13楼2013-02-03 20:17
                        回复
                          六 触 身 无 我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第四段是观察六触身无我。「缘眼、色,生眼识」:眼根如何缘色呢?其实眼是物质,它不能缘色,但是因为有阿赖耶识、末那识,和第六意识的主动,眼就会向色那里去注意了,所以眼识就现起了。「三事和合生触」:眼根、色尘和眼识,这三事和合时就会有触--彼此接触的感觉。这是一个心所法。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生触,彼触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前面这两段合起来,六触身都具足观察了。
                          「所以者何?我已曾于此六触观察如实无我;我亦常如是意解,六触如实无我。」
                          诸比丘尼又详细地说明:我已曾于此六触观察如实是无我的;我亦常如是如理作意,得到如是的理解:「六触如实无我」。这和前面的义无差别。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当如实观察,于六触身如实无我。」
                          和前面的意思一样。尊者难陀赞诸比丘尼:能如是修止,又能在奢摩他里修如是观,善哉!善哉!


                          14楼2013-02-04 17:55
                          回复
                            六 受 身 无 我
                            「缘眼、色,生眼触(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触缘受是我,异我,相在不?」
                            第五段观察六受身无我。此段文根据《杂阿含经论会编》的校正,应是「缘眼、色,生眼识」,而非「生眼触」。
                            「三事和合触」:眼根、色尘和眼识和合,触的心所法才现起。「触缘受」:这三事和合生触,就生起感觉,下一刹那就有受,或者是苦受、乐受,或不苦不乐受。可见三事和合触的刹那,还没有感觉到苦乐,在产生此觉受前的一刹那才是触,触和受是不同的。「彼触缘受是我,异我,相在不」:执着有「我」的人,认为受者是我--能感觉苦、感觉乐、或不苦不乐的这个感觉者就是我。此处则说:「你观察这个受是我吗?是异我?是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
                            诸比丘尼答言:不是!我们不认为那个受是我。
                            「耳、鼻、舌、身、意、法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彼受是我,异我,相在不?」
                            加起来,六受都说到了。
                            答言:「不也,尊者难陀!所以者何?我等曾于此六受身如实观察无我;我亦常作此意解,六受身如实无我。」
                            诸比丘尼回答:我等曾于此六受身皆如实地观察它没有我。因为不论苦受、乐受还是不苦不乐受,都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常恒住、不变易的「我」的相貌就不具足。它也不具有主宰作用,因为「我」欢喜乐受,但是「我」不能使所欢喜的乐受不被破坏,作不得主,所以「如实观察无我」。
                            尊者难陀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汝于此义应如是观察,此六受身如实无我。」
                            尊者难陀又赞叹诸比丘尼。前面这么多类的观察无我义,我们若是愿意、欢喜作如是观,就可以在静坐时依文如是思惟。其中要注意的是:先要观察什么是「我」?「我」的相貌如何?然后再观察内六入、外六入和六识、六触、六受中有没有这样的我?这样观察的结果:它们都是没有我的!我的体相不可得!譬如:我知道我父亲的相貌,也知道我母亲的相貌,我就看看这个屋子里这么多人,谁是我父亲、谁是我母亲?都不是!那就知道我父母亲不在这个屋子里。修无我观,亦复如是!这样思惟、观察久了,渐渐地就能认可一切法都是无我的--「于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只要你不是马马虎虎的人,应该就能达到这个程度。


                            15楼2013-02-04 18:01
                            回复


                              16楼2013-02-05 2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