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书屋如如吧 关注:4,164贴子:287,074
在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有一个仙境一般的村庄。它,座落在群山环抱飞大山深处……


1楼2013-02-01 18:22回复

    小巷大都狭窄幽长,不知雨巷诗人的油纸伞尚否通过?行于小巷,踏着一块块青石板,抚摸着那古老质朴的墙,感觉上面缀满了岁月的苔痕。
    暮鼓晨钟,朝暾夕月,那些莺飞草长的季节,那些沉淀的往事,都像散落的闲花细雨,又如同缕缕轻烟一样,悄无声息地淡去。


    7楼2013-02-01 22:00
    回复
      2025-07-16 06:03:02
      广告
      随著 老师
      我们行走大山深处
      收起油纸伞
      迎向一线天
      静听您
      清脆足音


      8楼2013-02-02 02:25
      回复
        净化心灵的胜地!


        IP属地:山西9楼2013-02-02 09:06
        回复

          亲爱的也行老师、如如老师,你们好!我总感到如今的生活像一辆永不停歇的战车,总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想停业停不下来!放假前我就和几个朋友相约,在假期中彻彻底底放松几天,于是寻寻觅觅地“做功课”,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这次出游,因春节未到,没有成群结队的游客,小村庄特别的宁静。它没有繁华都市的热闹喧嚣,只有淡雅恬静的自然风韵。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地方,终于明白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10楼2013-02-02 15:47
          回复
            顺着古巷来到后边溪街,见到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真想不到,在这峰峦四合,偏僻荒远的皖南,竟藏匿着这麽一块钟灵毓秀、恬静淡泊的天地,如画境,似梦幻。
            静静的走在此美景里,心被一点一滴的融化,升华出清清的惬意,那些心中的烦躁渐渐的消逝在清泛的水流里……


            11楼2013-02-02 16:08
            回复
              “古城小桥多,人家多枕河。” 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成为水上人家生活的韵律。


              12楼2013-02-02 17:28
              回复

                村里的妇女在河边洗衣、洗菜,依稀听见棒槌的阵阵清脆回音。一切的情趣美意都源自于这美妙又朴实的“水上人家”。


                13楼2013-02-02 17:33
                回复
                  2025-07-16 05:57:02
                  广告
                  小溪两边的民居如一首首唐诗,白墙青瓦,沿着山脚排列,形成对偶平仄。


                  14楼2013-02-02 17:45
                  回复
                    它们有的雕栏画柱,有的飞檐勾角。


                    15楼2013-02-02 17:46
                    回复
                      美丽古朴的乡村小镇,世外桃源,令人向往。


                      IP属地:北京16楼2013-02-02 21:37
                      回复
                        董老师啊! 很早就看到你贴上来的徽洲古老的小镇啦! 知道你放寒假了! 一定是追寻到这样一个宁静的古镇而去一睹他的真面目了吧! 嘿! 你等不及我来与你同步啊! 真的很遗憾呢!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我应该是安徽人呀! 去年我与老公一同来上海! 就想跟他回安徽安庆的怀宁他的老家去看看的! 就因为老公身体不够硬朗了! 近乡情怯了! 所以放弃了那唯一的机会! 其实啊! 安徽我二十多年前就与亲人去过黄山的! 所以你一提到徽州我心一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我当年去黄山的路上是经过徽州的! 在我印象中那可是一个出品文房四宝最有名又有文化历史的圣地呢!
                        为了证明我的记忆无误! 於是我上网查询! 嘿嘿! 地图上竟然查不到安徽的徽州地名呢! 我又在我家的地图上追寻! 当年我们的车子是从上海沿著公路穿过浙江省进入安徽省的一些小地方才到黄山的 !结果地图上只看见积溪跟龢县!没有徽州啊!
                        所以我一直纳闷了好几天! 今天仍不死心的再来百度查<文库>徽州在哪? 喔! 原来是这样的! 请你看看啊! 董老师!


                        IP属地:加拿大18楼2013-02-03 14:25
                        回复
                          徽州,位于安徽省的南部,从历史行政区划上来看,他长期领有:
                          歙、休宁、黟、祁门、绩溪以及婺源六县。
                          安徽的省名 就是清初有安庆、徽州两府名! 各取首字合成。
                          现在作为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徽州已不存在了,
                          但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他不仅包含着过去的六府一县,而且还应该包含徽州文化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些地方。
                          北宋年间,极富有艺术气质的宋徽宗赵佶 将歙州改为徽州,
                          他希望这一块地方可以享受太平安宁,甚至能体现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


                          IP属地:加拿大19楼2013-02-03 14:39
                          回复
                            宋徽宗赵佶 将歙州改为徽州!
                            ( 哈哈哈! 这下我明白些了唷! )
                            我就继续的读下去:
                            徽州北有天下第一奇山黄山,
                            还有称为五大道家名山之一的齐云山,
                            群山环绕中,秀美的新安江穿流而下,峰峦叠翠、村落绵延,如诗如画。
                            由于数百年较少战火和兵燹,这里遗留着相当完好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景观,
                            青山绿水之中点缀着粉墙、黛瓦、马头墙,更显清幽静谧。
                            (嘿嘿! 我找到了你去的这些景点了吧! )
                            早在南宋淳熙年代,《新安志》上就对徽州有
                            “山限壌隔,民不染他俗”的说法,正是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徽州不受干扰! 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文化。
                            其实这个看起来比较封闭的地方,曾经相当开放,
                            因为河流,徽州人很便捷地走出了大山,
                            他们远贾异乡,奋战商场,在很长时间里创造了经济上的繁荣,
                            也造就了徽州历史上奇特的徽商现象,因为徽商经济的发展,
                            徽州变成了财富的聚集地。
                            ( 这下我更加清楚明白罗! 我今天一整天都再往上追到了宝! 容后相告分享 )


                            IP属地:加拿大20楼2013-02-03 14:52
                            回复
                              2025-07-16 05:51:02
                              广告
                              在明清时代,徽州曾有“海内十分宝,徽商藏三分”的说法。
                              正因为相对发达的经济背景,徽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状态,
                              形成了自己在建筑、文化、艺术、哲学、数学、医药等方面的辉煌,
                              从而拥有“东南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称。
                              ( 是唷! 安徽的徽州文化很独特呢 ! )
                              曾有人在看过徽州地图以后,形象的比喻说:
                              徽州看起来就像一把巨大的伞,黄山是伞轴,徽州文化则是伞骨,
                              而徽州美丽的风光以及散落在自然之中的文化现象则是伞面。
                              (形容得真好喔! )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
                              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
                              (啊! 南迁的原因可能还得加上大黄河的氾难或因旱灾吧?! 我老公的祖先就是远自北宋从河南迁移到安徽的安庆怀宁来的! )
                              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
                              ( 哈哈哈! 我又寻到根啦! )
                              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
                              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
                              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
                              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
                              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IP属地:加拿大21楼2013-02-03 17: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