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布里茶馆吧 关注:2,741贴子:167,445

缩在茶馆角落里的书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品茶读书。可能更多的是古代人这么做比较令人习惯。但在现代社会我们如果真的能够闲下来那么一段时间来品读,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平静与希望。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我个人觉得比较不错的书,也希望同样有爱好的童鞋来这里分享下自己心中的好书。
写了一些相关的文字,文笔和观点都不算太好,也只能是以偏概全的介绍一本书。吧里各路大神路过还请轻点下手。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02-01 17:59回复

    现在在放假大概每几天写一些,假期结束后应该是每周发上来。


    2楼2013-02-01 18:00
    回复

      先来一本纪实类文学,也是最近刚刚看完的。
      《向死而生》 【美】威尔伯特·里德欧
      这是一个曾经的犯人写下的自传。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没有自由,种族歧视和受到不公平待遇,以及孤独与绝望中不断抗争最终获得个人胜利的传奇。当然于此同时本书也对司法矫正体系以及监狱的情况作了真实的揭露和批判。
      里德欧曾在路易斯安那州安哥拉监狱担任《安哥略特》——监狱杂志的主编,同时参与了一些新闻类的项目。真实报道了有关监狱的死刑执行,性齤奴役,死亡与孤独等等问题(因为这种揭露式的报道还有一次办公室被制造了“火灾”),同时还要因为当年由于黑人歧视所造成的不公正审判而不断争取出狱的机会。
      选段:
      “我被从一个毫无生气和单调的地方:一个几乎完全杜绝爱和美丽的世界,一个令我们基本的信任的冲动——那种我们自己知道的,也和他人紧密相关的品质——使得背叛几乎不可避免的世界;一个几十年的友谊为了想象的自由的机会或者改善一个人的监禁条件的渺茫希望在一夜之间就被出卖的世界;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最稀少的混乱和堕落成为常态的世界;一个所有的柔软都几乎在那个为了生存艰难斗争的环境中消失殆尽的世界;一个当朋友们和家人或者死去或者只是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留下你一个人日渐孤独的光明渐灭的世界。在这样的程度上忍受着贫困是残忍的惩罚;在如此之多环绕你的没有生机或者残暴的眼睛看到这种效果甚至更糟,糟透了。我理解监狱是社会把犯人送去接受惩罚的地方,但是可曾有过任何文明试图创造扑灭送到那里的人的人性的地狱之火?我不会相信一般的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监狱中最大的痛苦,我解释道,是你被情感和心理上双重打击,那种你被剥夺了所有作为一个人类应该有的尊严,和被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这并不重要。然后那里还有无尽的情况在恶化——疯狂,恐怖的氛围——都发端于统治你的世界的愚蠢。在监狱中处于主管位置的人通常都不是基于技能、经验或者能力选出来的,而是因为政治或者任人唯亲。这意味着蠢货们常常位居权重。蠢人们总是倾向于做出愚蠢的决定和事情,监狱的这一方面,混合着无知,孩子气,自毁,不负责任,自我中心和许多犯人的犯罪行为,使得监狱的日常生活令人发狂。而愚蠢从不休假,它总能编织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百无聊赖,以及它所培育的无与伦比的无聊。最后,还有那种情感上的匮乏——从来不和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真正连接在一起。”


      3楼2013-02-01 18:01
      回复
        然后是
        《恶童日记》《第二证据》《第三谎言》——“恶童三部曲”
        【匈牙利】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看完之后的感觉就是完全的震撼,以及沉浸在一种黑暗而压抑的氛围当中。战争环境,或者还有更多的因素来影响,形成了这么一个故事。这三本书让你觉得,以为第一部很黑暗,但第二部更加的令你恐惧,而第三部则是让你震撼的残酷的故事。(好像一步一步被推入更深的深渊的赶脚)结局真的是——人性的无限黑暗与残忍。(我形容比较夸张了)。小说不断挖掘出更深的主题,把人最本身的暴露在读者面前。但是读起来也很容易。
        第三本真是非常精彩,所以我觉得最好三本一起买来看。
        选段:
        “别人也是如此待我们,不是打我们耳光就是踢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原因何在。
        这些拳打脚踢的待遇常常让我们痛的流泪。
        其实,遭受摔伤,擦伤,割伤,苦役,寒冷,炎热的痛苦与这种疼痛是相同程度的。
        经过这番思索后,我们决定让自己更强壮而能够不掉一滴眼泪地忍受这种折磨。
        于是,我们从互打对方耳光的练习做起,然后就是彼此互殴。
        。。。。。。
        。。。。。。
        在后来的训练当中,我们打赤膊,拿着皮带互相边打,每抽打一下就说:
        ‘不痛!不痛!’
        两个人愈来愈用力地鞭打对方。
        另外,我们还让手心从火堆边擦过,故意让自己被烧伤。我们也拿刀子割自己的大腿、手臂以及胸膛,再将酒精洒在伤口上。每洒一次酒精,我们就说:
        ‘不痛!不痛!’
        过了一些时候,说实话,我们的确不再觉得痛了,如同是别人的疼痛,别人被烧伤,割伤,别人在忍受痛苦般地事不关己。
        我们不再流过泪。”
        “死亡就快来了,它会抹灭一切。
        一想到死亡,我就心生恐惧。
        我害怕死去,但是我不会上医院的。”


        4楼2013-02-01 18:02
        回复

          “我躺在床上。睡觉前,我在脑海中和路卡斯交谈。这是我多年来一直持续不断的习惯。谈的内容也几乎同往昔一样是同一件事。我告诉他,如果他死了,我很想替代他,因为他实在是很幸运。我还告诉他,他得到了最好的那一份,而我却必须承担最沉重的担子。我还对他说,人生根本就一无是处,毫无意义,它是一个谬误,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苦痛,是造物者的恶意超越才智的一种发明。”


          5楼2013-02-01 18:05
          回复
            艾玛终于伪文艺完了。。。
            其实我本质上还是个蛮脱线的人。。。。


            6楼2013-02-01 18:07
            回复
              艾玛,书斋开张了。待我细细品来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3-02-01 18:14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2-01 20:40
                回复
                  首先恭喜楼主书斋开张…我想说读书真得很不错。一来可以舒缓内心的负重、二来入世太深了心灵很容易被覆盖上一层厚厚的凡尘、致使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时就需要一种精神的感召力来掸去眼的浮尘帮自己寻回那个最简单的自己…我还想说楼主笔杆子很硬、茶馆很需要这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帖子来提升茶社整体的品位、、这种能够播散阳光和雨露的好帖不该沉在暗角被时间掩埋、而应推到明亮处跟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心情和快乐、、相信只要楼主肯用心耕耘、这帖必将会成为茶馆永不消逝的经典、加油!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2-01 20:47
                  收起回复
                    另外我实在憋不住了、有一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一亿光年了、我想问下:楼主亲、你真得是女生?好吧、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的~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2-01 20:49
                    收起回复

                      谢谢分享


                      11楼2013-02-01 21:08
                      收起回复
                        占个座常来翻书,@不死的弹头 暴露了,我也欣赏爱看书的女生,怀念高中那个看完一本书就逼着我也看一遍的女孩了,离开后看的书太少了,如果有一天遇到,她问我一本书,我恐怕回答不上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3-02-02 03:39
                        收起回复
                          最近看,阿特拉斯耸耸肩,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我辈孤雏头昏脑胀的,认日它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3-02-02 10:05
                          收起回复

                              I do not know what it is to see into the heart of a friend through that "Window of the soul", the eye. I can only "see" through my finger tips the outline of a face. I can detect laughter, sorrow, and many other obvious emotions. I know my friends from the feel of their faces. But I cannot really picture their personalities by touch. I know their personalities, of course, through other means, through the thoughts they express to me, through whatever of their actions are revealed to me. But I am denied that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m which I am sure would come through sight of them, through watching their reactions to various expressed thoughts and circumstances, through noting the immediate and fleeting reactions of their eyes and countenance. 
                              Friends who are near to me I know well, because through the months and years they reveal themselves to me in all their phases; but of casual friends I have only an incomplete impression, an impression gained from a handclasp, from spoken words which I take from their lips with my finger tips, or which they tap into the palm of my hand. 
                              How much easier, how much more satisfying it is for you who can see to grasp quickly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another person by watching the subtleties of expression, the quiver of a muscle, the flutter of a hand. But does it ever occur to you to use your sight to see into the inner nature of a friends or acquaintance/ Do not most of you seeing people grasp casually the outward features of a face and let it go at that?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2-02 10:07
                            回复
                                For instance can you describe accurately the faces of five good friends? some of you can, but many cannot. As an experiment, I have questioned husbands of long standing about the color of their wives' eyes, and often they express embarrassed confusion and admit that they do not know. And, incidentally, it is a chronic complaint of wives that their husbands do not notice new dresses, new hats, and changes in household arrangements. 
                                The eyes of seeing persons soon become accustomed to the routine of their surroundings, and they actually see only the startling and spectacular. But even in viewing the most spectacular sights the eyes are lazy. Court records reveal every day how inaccurately "eyewitnesses" see. A given event will be "seen" in several different ways by as many witnesses. Some see more than others, but few see everything that is within the range of their vision. 
                                Oh, the things that I should see if I had the power of sight for just three days! 
                                The first day would be a busy one. I should call to me all my dear friends and look long into their faces, imprinting upon my mind the outward evidences of the beauty that is within them. I should let my eyes rest, too, on the face of a baby, so that I could catch a vision of the eager, innocent beauty which precedes the individual's consciousness of the conflicts which life develops. 
                                And I should like to look into the loyal, trusting eyes of my dogs - the grave, canny little Scottie, Darkie, and the stalwart, understanding Great Dane, Helga, whose warm, tender , and playful friendships are so comforting to me.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2-02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