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空缺吧 关注:1,354贴子:8,335
  • 11回复贴,共1

【浅读偶发】并非‘偶发’的悲喜纠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身体好一点了。好开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1-31 09:41回复
    帕格镇在就业、财政以及公共资源等方面依附于亚维尔市,但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遗迹,使其在每一位小镇居民心中都有着不可侵犯的神圣感。特别是对部分对既有生存状态非常满意的小镇“精英阶层”,以熟食店主——霍华德和他的律师儿子——迈尔斯为代表,对靠救济金生活的底层“丛地”居民大加排斥,倒也对亚维尔市的蚕食鲸吞态度强硬,而“丛地”正处于帕格镇和亚维尔市间的边缘地带。作为镇议员——巴里,出身“丛地”,十分关注“丛地”居民的生存状态,致力于为“丛地”居民争取权益。巴里为人坦率、待人诚恳,广受拥戴,他的突然去世,使“亲丛地派”和“仇丛地派”间的斗争成了一场悬殊的较量。而这并不是一场形而上的政治博弈,在这样一个小镇,它真实而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没有暴力冲突却有生命的代价。
             为填补巴里留下的小镇自治委员会的空缺,三位小镇居民申请成为候选人:“仇丛地派”——迈尔斯;“亲丛地派”——特林;还有一位拙劣的投机分子——西蒙,他妄想当选从而收受贿赂发家致富。不过“巴里的鬼魂”的出现使每位候选人的竞选之路都变得无比痛苦。有人以这个网名在社区网站上大爆候选人难以告人的秘密,其始作俑者恰是几个候选人家庭中最叛逆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家庭中虚伪的一面感到窒息,因家长的不理解和不宽容而充满对立甚至仇恨的情绪。而不在竞选漩涡中心的其他家庭也危机重重,吸毒、单身母亲、少数族裔、家庭暴力、医患关系、同性恋等等。作者洞悉人情世故,熟稔人性的光辉和弱点,从而能把笔触伸向任何她想呈现的领域,将如此丰富的社会问题包含到作品中。
             作品最为用心之处,还是对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的探讨。女性的包容、理解和体贴是家庭的粘合剂,是社会的润滑剂;但女性的嫉妒、虚荣、软弱不仅会使自己成为欲望或强权的牺牲品,还会使家庭关系紊乱失调,社会组织分崩离析。作品最后萨曼莎受亡灵触动而觉醒,由对小镇政治的不屑,到寻求参与公共事务的回归,或许是作者在八个家庭八位母亲角色中做出的选择。
             萨曼莎本不属于小镇,婚后随丈夫在这里住了十四年,她有着真性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店铺。但她受够了小镇权威——自己公公婆婆的自命不凡、妄自尊大和丈夫的盲目恭顺,于是通过酒精,通过幻想婚外情,但始终没能找到解脱的途径。消极地排斥、反感并不能解决问题,对负面情绪的回应是恶化的负面情绪,在丈夫和他人眼中她变得暴躁、不可理喻。不过叛逆的自我得到释放的同时,为了给自己寻找借口,幸福该是什么的图景似乎在她心中清晰起来。最终她选择让自己勇敢面对,通过沟通,通过参与,通过克服,通过争取。
             作品最后,有的家庭冰释前嫌,有的家庭温情不再,有的家庭搬离是非之地。三岁的罗比作为最纯洁的化身,他的离世消解了一些矛盾,带来了一些启示,带走了一些罪孽,有的人幡然醒悟,有的人仍在徘徊,有的人勇敢向前。小镇承载了如此多的悲喜,在那表面的平和宁静之下,我们曾经忘记了人性有如此丰富的层面,需要每个人不断去勇敢地认识和接纳自己,真诚地了解和尊重他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1-31 09:4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注意身体吧,在那边习惯就好了,话说我还没去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1-31 10:03
      收起回复
        多喝酥油茶


        4楼2013-01-31 10: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