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吧 关注:66贴子:754

今见功名胜古人:大唐名将之 王忠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骠姚”, 他是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他是位出身显赫的名门士族,他是大唐百战百胜的骄子,他是世间最完美无缺的男人, 王忠嗣 ,他是大唐的人格,他是大唐的典范,他是大唐最绚丽的青春。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3-01-30 09:51回复
      娶了县主的薛元超曾坦言一生最大的遗憾,其中一条就是没有娶到五姓家的女子为妻,这五姓中就包括太原王氏。在唐代,娶五姓之女,如同今天一个男人娶了世界船王的女儿,会赢得全世界的艳羡,这是一个男人晋身上流社会的标志,而 王忠嗣 就出身于太原王氏,在注重郡望门弟的大唐社会,太原王氏是货真价实的第一等高门。但 王忠嗣 能够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脱颖而出,主要缘自他的父亲王海宾在对吐蕃作战中的惨烈牺牲,开元二年那一战,唐军大破吐蕃军,斩首一万七千级,缴获战马七万五千匹,牛羊十四万头,作为丰安军使的王海宾因为孤军深入,众将嫉妒他的功劳不肯及时予以援手,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唐玄宗“闻而怜之”,追赠左金吾大将军。时年九岁的王训被唐玄宗赐名 王忠嗣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1-30 09:52
    回复
      2025-05-12 03:21:25
      广告
      ,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养在宫中,与皇子们一起接受最好的教育。唐玄宗属鸡,一向喜欢仪表俊美的人物,他见到 王忠嗣 时说道,“这个孩子有冠军侯的相貌”,预言 王忠嗣 长大后必然会有出息,虽然史书上没有详述 王忠嗣 的身材相貌,但从唐玄宗的表现来看, 王忠嗣 成人之后必然是高大英武的男人,不仅唐玄宗没有掩饰自己的喜爱(后来让他兼任四镇节度使是大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就是后来成为唐肃宗的李亨也与他私交极好。有唐一代对外貌是相当看重的,皇太子李瑛被唐玄宗处死以后,唐玄宗的皇长子却没有获得皇储的封号,因为皇长子打猎的时候让野兽抓破了脸,容貌受损,所以皇太子的封号才落到了皇三子李亨的头上。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3-01-30 09:53
      回复
        王忠嗣 在宫中有如此丰富的人脉,加上他本人雄毅厚重、谦虚谨慎,又精通武略,前途自然不可限量,十八岁的 王忠嗣 从军了,等待他的是青云直上的前程。
          以前在宫中的时候,唐玄宗曾考校他的兵法, 王忠嗣 “应对纵横,皆出意表”,唐玄宗高兴地说,“以后一定是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事实正如唐玄宗所期待的那样, 王忠嗣 凭着军功步步高升,直至成为大唐的第一名将。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3-01-30 09:55
        回复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 王忠嗣 被任命为兵马使,参加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次恶战,他侦察到吐蕃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就独自率领三百精锐骑兵,乘着夜色发动突然袭击,斩首上千级,俘虏四千余人,缴获牛羊上万头,吐蕃赞普仓皇逃命。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鄯州都督杜希望谋攻新城,有人向他推荐 王忠嗣 ,认为非此人不能成功。杜希望上奏唐玄宗,调 王忠嗣 赴河西。新城很快攻下了,唐朝在当地留下了驻军,并迅速攻占了黄河大桥,在黄河岸边筑起了盐泉城。吐蕃发动了反扑,三万大军来势汹汹,盐泉城中的唐军人少,处境十分危急。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3-01-30 09:56
          回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王忠嗣 一马当先,所向披靡,转眼间就杀敌数百,吐蕃军崩溃了,唐军势不可挡,大获全胜。战后论功, 王忠嗣 升为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因为军功日盛,他随后升至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大唐的文治武功也达到了鼎盛时期的巅峰。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王忠嗣 率领十万大唐雄师北击奚族和契丹联军,双方在桑乾河展开决战,唐军雷霆出击,三战三捷,奚族和契丹联军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契丹可汗被走投无路的自己人杀害,契丹三十六部被迫向唐军投降, 王忠嗣 “大虏其众,耀武漠北,高会而旋”,从此,骠悍的契丹人老实了数十年。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1-30 09:57
            回复
                由于长期与吐蕃作战,他清醒地认识到吐蕃骑兵的威胁,决心把天下的良马都汇集到大唐的军营中来。在边境贸易中,他故意高估马价,重金采购,引得各地胡人纷纷将良马卖给唐军,此长彼消,卖给吐蕃的良马自然就少多了,这些良马经过唐军严格的训练,极大提高了唐军骑兵的战斗力,大唐雄师因此无敌于天下。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奋击吐蕃的青海湖战役打响了。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1-30 09:58
              回复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后突厥乌苏米施可汗即位,唐玄宗要求乌苏米施可汗内附大唐,乌苏米施不肯答应, 王忠嗣 就陈兵碛口,给后突厥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乌苏米施惧而请降,却迁延不至。 王忠嗣 成竹在胸,从容布置,《平戎十八策》中记述了他的作战计划。拔悉密、葛逻禄、回纥三部落联合唐军,进攻后突厥,后突厥寡不敌众,很快战败,唐军“取其右厢而归”,后突厥汗国有千余帐归附了大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 王忠嗣 再破突厥军,“自是塞外晏然,虏不敢入”。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1-30 09:59
                回复
                  2025-05-12 03:15:25
                  广告
                    但 王忠嗣 沉默了,他与当时的诗人杜甫有了相同的感触和心情,“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他年少的时候以勇敢自负,经常轻骑出塞,孤身对敌,皇帝怕他阵亡,还曾将他召回京城,现在他成为手握重兵的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 就“以持重安边为务”,处处从国家大局着眼,不再轻启战端。但是,利益当前,边庭却难有几日的平安,吐蕃屡屡与唐军在青海、积石激战,唐军每战皆捷,吐蕃没有丝毫可乘之机。在 王忠嗣 的率领下,唐军讨伐吐谷浑于墨离,“虏其全国而归”,大唐帝国此时正如正午的太阳,光芒万丈。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3-01-30 10:00
                  回复
                      唐玄宗为了在对吐蕃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希望 王忠嗣 能攻占唐军得而复失的石堡城, 王忠嗣 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石堡城曾由唐军经营多年,城防坚固,吐蕃守卫森严。要攻下石堡城,肯定要牺牲数万士兵的生命,对大唐来说,得不偿失,不如见机行事,等敌人露出破绽再行动”,唐玄宗一向好大喜功,对 王忠嗣 的表态颇为不满。天宝六年,董延光向朝廷献策,自告奋勇去打石堡城,唐玄宗诏令 王忠嗣 分兵接应, 王忠嗣 虚于委蛇,让董延光很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目光如炬,赶紧劝说 王忠嗣 ,“大夫一向以士兵为重,虽然迫于皇帝诏命而分兵给董延光,却不设立重赏,士兵怎么会尽力攻城呢。皇帝对石堡城是志在必得,董延光的行动如果失败,一定会归罪于大夫,大夫财库充盈,何必吝惜几万匹帛而不堵住董延光的进谗之口呢”。 王忠嗣 坦然回答,“唐军用几万士兵来换一座石堡城,得到它不足以制服敌人,失去它不足以危害国家,所以,我不愿意拿几万人的性命来保住自己的官职,即使受到皇帝的责罚,贬到外地去做个小官,我也不会改变初衷”,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1-30 10:01
                    回复
                      李光弼深受感动,称赞上司有古人之风,非自己能及。战事正如李光弼所料,董延光未能攻克石堡城,向朝廷告发 王忠嗣 沮师,宰相李林甫一向嫉恨 王忠嗣 ,因为唐代素有功勋卓著的边将入朝为相的惯例,李林甫找到了机会,当然不肯放过,他很快唆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 王忠嗣 ,说 王忠嗣 为河东节度使的时候,曾扬言,“我与忠王(后来的唐肃宗)一起长大,当拥戴他做太子”,这话正击中了唐玄宗的心病,以前,为了自己的皇位稳固,他曾亲自下诏处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其中包括皇太子李瑛),还处死了自己女儿的丈夫(驸马),现在听说 王忠嗣 如此胆大包天,他怒火中烧,马上下令让 王忠嗣 入京,“令三司推讯之”,推讯的结果是准备处以死刑。 王忠嗣 官声很好,营救他的人也来到了京城,这人就是 王忠嗣 的好部下哥舒翰。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1-30 10:01
                      回复
                        在哥舒翰来京城之前,有人劝他多带金帛去救 王忠嗣 ,哥舒翰说道,“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只带一个包裹就上路了。见到了唐玄宗,他力陈 王忠嗣 的冤屈,请求以自己的官爵为 王忠嗣 赎罪,皇帝不理他,他“叩头随之,言与泪俱”,有如此部下, 王忠嗣 是怎样的一个人,皇帝心知肚明,唐玄宗终于感动了,虽然不赦 王忠嗣 阻挠军功之罪,但总算高抬贵手,只把 王忠嗣 贬为汉阳太守,天宝七年,又改为汉东郡太守,天宝八年(公元749年), 王忠嗣 郁郁而终,享年四十四岁。他的儿子王震,天宝年间做到了秘书丞。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3-01-30 10:02
                        回复
                            哥舒翰率领十余万大军进攻石堡城,石堡城回到了唐军的手中,唐军死者数万,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一切都如 王忠嗣 的预料,开始是石堡城的血流盈阶,然后是安史之乱的生灵涂炭,如果 王忠嗣 还活着,安史之乱很可能不会发生,正如唐诗所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可惜历史无法假设,悲剧照样发生,让后人椎心泣血。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1-30 10:03
                          回复
                              应不应该牺牲数万人去攻取石堡城,我们可以看看旧唐书卷二百七上的一段对话,唐玄宗说,“吐蕃赞普往年尝与朕书,悖慢无礼,朕意欲讨之,何得和也”,皇甫惟明的回答是,“开元之初,赞普幼稚,岂能如此。必是在边军将务邀一时之功,伪作此书,激怒陛下。两国既斗,兴师动众,因利乘便,公行隐盗,伪作功状,以希勋爵,所损钜万,何益国家!今河西、陇右,百姓疲竭,事皆由此。若陛下遣使往视金城公主,因与赞普面约通和,令其稽颡称臣,永息边境,此永代安人之道也”,君主的显赫边功与黎民百姓的安居乐业,两者之间谁更重要? 王忠嗣 做出了自己正确的选择,他说过,“吾不欲疲 之力,以邀功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史上有几个将领会把黎民百姓的福祉看得比自己的功名更重要?历史上有几个将军会把士兵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功名更重要? 王忠嗣 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一点,他不仅是君主手中所向无敌的宝剑,他也是大唐帝国真正的男人和称职的将军。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3-01-30 10:03
                            回复
                              2025-05-12 03:09:25
                              广告
                              爪机无力!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13-01-30 1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