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记忆吧 关注:3,024贴子:11,445

FF 照相记忆的方法1(七田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里主要介绍七田真的书籍中的练习方法


1楼2013-01-29 21:25回复
    1 黄卡

    黄卡是七田真书中最重要的练习方法之一,目的是为了激发内视觉,何为内视觉?就是在眼前出现非肉眼看到的图像,图像来自人脑而不是外界。内视觉常在仙道修炼,气功和佛家打坐中提起,是一种很难出现的能力。(关于内视觉请参考吧中的《关于内视觉的个人认识》的帖子)
    虽然黄卡很重要,但是为什么要用黄卡以及黄卡究竟怎样用在七田真的书中并没有说的很详细。很多人都将精力放在了残像上,残像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
    来说一下我认为的黄卡的原理。
    首先盯着黄卡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残像,闭上眼就会看到残像,闭上眼时看到的残像比实际的黄卡要小,因为此时的残像是投在眼皮上的,只是按比例缩小了,如果你睁着眼看远处的墙壁,残像就会是出现在墙壁上的放大的。(这个是题外话)
    接下来是将注意力集中到黄卡残像上,时间尽可能的长。残像有这么一个作用,你盯着残像看,看清楚残像就没有办法看残像后面的东西,二者是互相抑制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残像时间很短,因为你要用眼睛去看外界的事物,而练习残像过几天熟练之后,你就能控制视觉不会立刻去注意外界,残像的时间就会变长了,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黄卡一个作用就是控制视觉。如果持续的练习残像,过一会眼睛就会感觉对外界不敏感了,同时眼前有一些幻觉一样的东西。
    黄卡残像过一会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而努力保持残像就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过程,因为不集中它就消失了,所以注意力时刻在残像上面,这里又有黄卡的另一个作用:意守。将意识的专注放在残像上。意识对内视觉,就是眼前出现残像是起到阻碍作用的,因为意识负责的是视觉,让意识关注眼前的东西只能是视觉起作用,而内视觉和视觉是相冲突的。所以意识不允许内视觉出现,因为内视觉不是意识层上的东西。当你将意识专注到残像上时一定要想黄卡的原像,因为原像才是内视觉,残像只是个引子。【想的过程就是产生原像的过程,所以平时我们脑海中的回忆也算是内视觉的,只不过意识不允许他出现在眼前,所以只能在脑海中出现,如果你平时养成在眼前回忆东西的习惯,那么时间长了你一产生一个念头,想什么东西就会在眼前出现,下意识的出现。当然你一回过神来图像就没有了,结果越想越想不出来,你还是会把想象转到脑海里。】,【意识和潜意识是相互合作的,比如我现在能一边构思一边打字,构思是意识上的,打字是潜意识上的。如果我要输入数字,而我不会盲打数字,那么我就得眼睛看着键盘一个一个输入,这时打字的动作就是意识上的了,而要打的数则被我记下来成了无意识的了。】 因为意识集中到残像,所以对潜意识在眼前投射心像产生很大的阻碍,这样就容易很多,黄卡的原像也能够很清晰,给人以看到的感觉。与此同时,当潜意识投射心像时,意识会被压抑,所以不要总是有强大的意识在注视残像,那样不利于想象,即不利于潜意识投射心像。本来潜意识投射心像是毫无压力的,就是因为有意识的作用,需要很努力的想,如果没有意识阻碍,眼前出现脑子里的图像是非常轻松的,就跟眼睛看外界一样。当潜意识的投射克服了意识,就会下意识的出现高清晰的内视觉,跟眼睛看到的一样清晰。此时放佛失去意识一般,很容易停止想象,这样图像就消失了,而且如果你发现看到了如此清晰的黄卡原像,惊讶之余去看,那么你又犯了用眼睛去看的错误,同样只要想象停止,图像就消失。要保持黄卡的原像持续,就不能有看的念头,一动念头就是意识上的,图像就便模糊。这种感觉是不好掌握的。
    那么现在再来看七田真的黄卡练习方法:
    (1)将黄卡放在眼前。卡片上下左右全部纳入一直眼睛的视野中,要注意的是,卡片与眼睛的距离为30厘米。
    (2)目不转睛地注视黄卡30秒。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黄卡上,此时尽量不要眨眼睛。
    (3)闭上眼睛,注视残留在眼帘背后的残像。30秒后迅速将黄卡从眼前移开,并迅速将视线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继续注视残像。
    (4)残像练习熟练后,让自己有意识的改变残像的形状和颜色。直到自己可以自行控制与改变眼中的残像为止。此练习要不间断的循环往复。
    这是书中的原文,但第4条有误导,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残像和原像是不同的东西,不可能有意识的改变残像的形状,原像是要靠想才能出现的。
    下面是网上的关于黄卡的5个阶段:
    1、能够看到黄卡的互补色(也就是中心的蓝色圆点变成黄色,周围的黄色变成蓝色);
    2、能够看到黄卡的原色;
    3、能够有意识地改变所出现的残像的颜色和形状;
    4、能够自然地产生心像;
    5、能够随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心像。
    其中最难的是看到黄卡的原色,因为不想黄卡原像就看不到原色。原像是闭眼后出现在残像后面的,如果你是睁着眼睛,那要看投射到什么上面了,如果是远处的墙上,有可能会原像出现在残像的前面,就是你当时看黄卡时和黄卡保持的那个距离出现。这里说的也有不准确的地方,残像是眼睛的正常生理现象,它是意识上的被看到。原像则是潜意识的东西,是内视觉的东西,二者不能混淆。要改变原像的形状和颜色只要动动念头,就像平时把红苹果想成蓝色的苹果一样。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3-01-29 22:38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09:48
      广告
      那么懂了一些脑子的工作模式练习黄卡就很简单了
      1首先把黄卡背下来,就是中间一个蓝圆,外面是黄色的方框,黄卡那么简单也是有用意的,好记!先不要用残像。等到你能熟练的回忆起黄卡的样子,一闭眼,黄卡就能在眼前想象,图像不清晰没关系。多记几次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因为越熟练就越能想出细节。甚至你总是想黄卡,突然在眼前看到了黄卡也说不定,那样能看到的话不用残像也行。
      2 当黄卡记熟练以后,就按照七田真的方法就行了。先看黄卡几十秒,然后闭眼,保持残像的同时想黄卡,因为意识专注在残像上,所以想黄卡时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制,所以出现的图像会比单纯的想要清晰很多。
      想象是关键,想象就是投射,就是脑子制造光源。外界的物体要反射光进入眼睛才能被看到,同样,脑子也要制造光才能被内视。


      4楼2013-01-30 08:32
      收起回复
        2 曼陀罗

        曼陀罗是七田真的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工具,书中讲西藏密宗的僧侣潜心从事一种叫做“曼陀罗观想法”的修行。是一种利用色彩来培养右脑想象力的基本训练法。
        这种观想法的做法是:盯着曼陀罗看一会,然后闭上眼睛,让曼陀罗图像保持的图像尽可能地长。训练的关键是持续,至少也要3个月,此方法能够激活右脑。
        其实曼陀罗是把整个图记住,记住每个细节,达到一种非常非常熟练的程度,只有这样潜意识在投射单张曼陀罗时才有能力冲破意识的束缚在眼前出现。就是增强心像能力。
        个人感觉曼陀罗和黄卡是一样的,曼陀罗法可以使用残像,前提是先熟记曼陀罗,当然不熟也行。具体方法和黄卡一样。只要不动念,继续想象,图像在眼前出现不想着去看,那么就能持续保持。如果动念就又没有了,关于控制念想方面,修佛之人做的很好。


        5楼2013-01-30 09:00
        收起回复
          【【【更正】】】
          2楼最后一个】后面的一句话: 因为意识集中到残像,所以对潜意识在眼前投射心像产生很大的阻碍,这样就容易很多,黄卡的原像也能够很清晰,给人以看到的感觉。
          更改为:
          因为意识集中到残像,所以【不会】对潜意识在眼前投射心像产生很大的阻碍,这样就容易很多,黄卡的原像也能够很清晰,给人以看到的感觉。
          少了两个字


          6楼2013-01-31 18:39
          回复
            楼主 你QQ


            IP属地:山西7楼2013-02-13 21:12
            收起回复
              照相记忆本身很难,练不成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眼前看到图像还是可以实现的,你晚上看个电影,闭眼躺到床上就可能在眼前仍然有电影画面。这种经历很多人都有。我曾眼前看到过图像,那种不亚于眼睛看到的清晰程度,但这种情况很少。世上有多少人有这种能力还不知道,但肯定会有的。你能不能成功不好说,跟个人有关,练不成不能说是骗人的。


              9楼2013-02-19 10:46
              回复
                冥想
                【所谓的冥想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这不是要消失意识,而是在意识在十分清醒的状态下,让潜在意识的活动更加敏锐与活跃,进而与另一次元的宇宙意识波动相连接。】
                宇宙本身充满著【波动】,波动即是资讯,充满著未知的构想。藉由冥想开启右脑的人,能够自由自在的使用宇宙的资讯与构想。人类的脑,受到天体星球运动的支配,是宇宙的一部份,而且具备著和所有波动同频道的机能。如同收音机一样,调对了频率,就能清晰的接收到讯息一般,冥想就是调整自己与宇宙波动的一个方式。
                冥想原本是宗教活动中的一种修心行为,如禅修、瑜珈、气功等,但现今已广泛的被运用在许多心灵活动的课程中。以研究超导体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人布莱恩·佐瑟夫训逊,也是养成藉由冥想收取心灵讯息的人,他曾说过:「以冥想开启直觉,可获得发明的启示]
                虽说是冥想,但其方法很多不胜枚举。有坐禅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势的冥想,甚或舞蹈式的冥想。还有,祈祷也是冥想、读经或念诵题目也是冥想的一种。如果采用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时,不但有痛苦,而且更是白费心力,最后只有带来身心的疲劳。凡是可以达到「无」心,也就是能够停止低我意识(左脑意识)的活动,任何一种冥想法都可以,也是对其人的最正确冥想法。不过,这种合乎自己的冥想法只能靠自己的感性来判断,别无它法。另外,《 脑内**》作者春山茂雄认为,看部喜欢的电影、听听最喜欢的音乐 ( 古典、爵士)或是兴奋的计划自己的未来,都可以算是冥想的方式。
                冥想可使得新皮质熟睡,藉由旧皮质的功能,提高我们潜在意识的力量。为了进入冥想状态,我们必须使全身的肌肉、细胞、以及血液循环等作用都缓慢下来,只要是任何能使身心感觉舒适的方法都可以。
                根据科学的实验证明,当你进入冥想状态时,大脑的活动会呈现出规律的脑波 (参考α脑波说明),此时支配知性与理性思考的脑部新皮质作用就会受到抑制,而支配动物性本能和自我意志且无法加以控制的自律神经,以及负责调整荷尔蒙的脑干与脑丘下部的作用,都会变得活性化。
                冥想可以让我们的左脑平静下来,让意识听听右脑的声音,这样我们的脑波会自然的转成【α波】。当脑波呈现为α脑波时(特别是中间α脑波),想像力、创造力与灵感便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此外对於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力都会大幅提升,同时身心会呈现安定、愉快、心矿神怡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藉由冥想的方式来创造奇迹,不要把它认为是什么超能力,它是心理上本来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任何人都垂手可得的东西。
                ——摘自《决胜右脑》,删减小部分,见该书97页......


                11楼2013-02-24 14:52
                收起回复
                  2025-05-11 06:03:48
                  广告
                  腹式呼吸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著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后,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实际上测定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吸气时屏住气息的瞬间则大鸣大放,而且在吐气时 α波 也持续出现。也就是说,屏住气息可以使得α波更容易出现。
                  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后便成为α状态。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机。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胸式呼吸),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著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意识化)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
                  【所谓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换言之,意识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同时它能增进脑内荷尔蒙内啡的分泌,有助於创造力的开发。】
                  【在冥想中最重要的是呼吸法,所果未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法,无法实现深度冥想意识,所以,也可以说,呼吸法如何,将会决定冥想的成功与否。】


                  12楼2013-02-24 17:03
                  收起回复
                    余像训练法
                    余像训练法是培养心像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首先准备一张橙色纸,上面贴上一个直径为3.5厘米的蓝色圆圈(橙色卡)。
                    把卡竖放在离眼前约30至40厘米的地方,在明亮的光线下,凝视卡片30秒钟左右,然后迅速闭起双眼。于是卡片的余像留在眼内的时间越长越好。关键是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它。
                    最初能看到的是这张彩纸的互补色的余像。但持续不断地进行余像训练,不久看到的余像就不再是互补色,而是彩纸本身的颜色。
                    从这时起,能够发现自己心像描绘的能力更为活跃了。
                    余像的延续时间不断变长,就像用自己的意识完全可以控制一样,这是眼睛极其自然的一种机能。
                    余像训练的成果,可分为5个过程:
                    (1)能够看到彩纸的互补色;
                    (2)能够看到彩纸的本色;
                    (3)能够有意识地改变所出现的余像的颜色和形状;
                    (4)能够自然地产生心像;
                    (5)能够看到希望看到的心像。
                    如果不进行余像训练,即使暗示自己“好,想象自己站在原野上”,心像是不会出现的。但通过余像训练完成了这5个过程,必定谁都看到心像的出现。
                    能够看到心像的出现之后,再带上特定的目标进行心像训练。例如,你可以闭上眼睛,放松精神,集中意识,然后想象报刊上的文字出现在脑海。
                    能够随意看到自己所希望的心像出现,那么余像训练就完成了。只要彻底放松自己,心像肯定能够出现。要达到这个目的,耐心、有毅力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要达到这个目的,重要的是精神放松、意识集中,花时间进行踏实的训练。


                    13楼2013-02-24 17:18
                    收起回复
                      控制梦境(清梦)
                      学习控制梦境的方法,就能使自己自由地利用这座潜意识的宝库。
                      “对A这件商品,我有一个非常妙的主意。”在临睡之前这样想,为自己的梦境诱导一个方向。可以设定一个想要的得到的主意。于是第二天早上,你会发现答案已经在你的意识中了。这时枕旁该备有纸和笔,一定不要忘了把它记下来。
                      学习控制梦境的方法,学会把梦境积累起来是很关键的。不只是一个晚上,每个晚上都要为梦境诱导同一个方向,这点非常重要。每天晚上持续不断,就会出现“起动效果”。当你不断地思考某件事,梦境就会给你带来暗示,这被称为起动效果。
                      美国曾有一次对全国二百名以上的科学家进行提问:“怎样为创造性的工作制造好的条件?”结果很多人都回答说:“在就寝前考虑未解决的课题。”
                      下面我们来论述做梦的方法。
                      (1)仰卧在床上,手脚伸直。让手脚放松,然后再想象手脚渐渐沉重起来。可以按右手——左手——右脚——左脚顺序进行。
                      (2)手脚变得沉重,感到了有一种舒适的懒倦感后,按头——颈——肩——胸——腹,令各个部分放松,保持全身松弛,然后再给自己的胸、腹部渐渐变得沉重的暗示。
                      (3)意识降至颈部以下后,将处于非常疲倦状态,如果还没有睡意的话,让自己感觉意识已降至腰、下腹部。
                      (4)在快要进入梦乡之前,回想自己的身体和意识状态。全身气力松弛——头脑变沉——头脑模糊——意识不能集中——一片昏暗。
                      (5)感觉意识从腰部下降至下腹部。于是意识进入希塔波层次,眼帘处出现青紫色的云彩。不久云彩消失,展开了彩色的映象(梦)。不要完全沉入梦乡,尝试在希塔波的状态下进行观察、记忆的训练。训练可以在午睡、夜寝前和半夜醒来后进行。
                      长时间持续这一训练,体会奇异的睡眠状态。进入梦乡的过程——做梦时的状态——无梦的深层睡眠状态——清醒过程,体验以清醒的意识观察这一整个过程。不必担心会患上失眠症。相反,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头脑非常清醒,身心愉悦,充满活力。


                      14楼2013-02-24 18:20
                      收起回复
                        自律训练法
                        培养心像能力,首先应该了解心像出现共分5个阶段。
                        1闭上双眼,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2在一片漆黑中,觉得似乎有什么在动
                        3能看到静止的彩色映像。
                        4能看到像电影版动态的映像。
                        5能看见自己想看的映像。
                        首先作为准备活动,必须做到精神放松以及意志力集中。
                        为此,我们应该了解,冥想,呼吸法,暗示,自律训练法是必要的。
                        自律训练法有下述6项内容:
                        1身体的重感
                        2身体的温感
                        3心脏的调节
                        4呼吸的调节
                        5腹部太阳神经丛的温感
                        6额头的清凉感
                        自律训练法的方法具体如下:
                        1 舒适放松地躺下。
                        给自己以暗示:“感到身体变得十分城中,手脚十分沉重。双手平放着,想抬却抬步起来。”。使自己感到身体沉重。
                        2 献给自己这样的暗示:“身体的张力消除了,身体变柔软了。心情非常安稳,非常舒适”,然后再暗示自己:“手变得暖和了,手掌也暖喝了。手腕也暖和了。整个脚部都很暖和。”使自己感觉到脚部变得温暖。
                        3 反复暗示自己:“将感觉集中到心脏部位。感到心脏在缓缓地,扑通扑通地跳。心脏在缓缓跳动,在跳动着。”
                        4 将注意力转向呼吸。对自己说:“我现在正在缓缓地呼吸着。心情良好地呼吸,呼吸非常舒适。我正在缓缓地舒适地呼吸着。”同时却这样持续缓缓地呼吸。
                        5 进行自我暗示:“我这样呼吸的话,下腹部会变得温暖。双手重叠至于腹部,双手和下腹部之间很温暖,腹部内部也很温暖。
                        6 接下来将意识集中于额头。
                        将意识集中于头顶,则每进行一次呼吸,口 鼻及其周围部分都会有清凉的感觉。就像站在微风吹过的河边,感觉到凉风拂脑而过。
                        微风不知道从哪儿吹来的,就像抚摸着额头一样,令额头感到凉爽。你看,额头非常凉爽。
                        感到微风吹拂着额头,现在你进入了深层的催眠状态。
                        现在,心情非常舒适。进入了深层的阿尔法波状态,心情非常之好。
                        然后从睡眠状态回复过来。从1数到3,心情良好地清醒过来,清醒后感到很舒适,心情不由得非常快乐。
                        那么让我们数到5,心情愉悦地清醒过来。
                        1
                        好了,身体变得很轻松,飞航轻松,沉重感已经消失了。
                        2
                        现在,手指,脚尖的气力已经恢复了。好了,气力已经恢复了。
                        3
                        你的体内充满精力。精力充满全身。在你的内心,注入,充满了宇宙的能量。对,充满了宇宙的能量。你的体内充满活力。
                        4
                        现在来使头脑变得轻盈。头脑轻盈,非常清爽。好了,头脑变得很清爽,而且眼前变得非常明亮。
                        5
                        好,心情良好的清醒过来。已经心情良好的清醒过来了。然后紧握俩手,再松开,使俩手保持力量。心情很好,完全清醒了。
                        活动一下俩脚、再大点儿劲。你能够感到自己的体力已经恢复了。
                        然后再进行深呼吸。好,作了深呼吸后睁开眼睛。心情很好地清醒过来。这是一次愉悦地清醒。
                        这种通过暗示进行的自律训练法,请你每天坚持一段时间,过了一星期,你只要想腹部很温暖,就会感到腹部有所反应。这是你的自我催眠能力得到了提高。当你的自我催眠得到深化,自然就能够看到眼帘内的心像,就像看到了梦中景象般的感觉。
                        ——摘自《右脑革(和谐)命》。


                        15楼2013-02-24 18:41
                        收起回复
                          烛光凝视训练法
                          闭上眼睛缓缓进行深呼吸,使大脑处于赛塔波状态。
                          睁开眼睛,在1.5米远处竖一支蜡烛。凝视烛光1分钟,然后闭上眼睛,注视烛光的余像。如此重复3次。
                          请每天进行这样的烛光余像训练。一步步完成下列余像训练步骤,再接着进行白色光球的训练。
                          1 能够清晰而长时间地看到蜡烛的余像。
                          2 闭上眼睛就会出现蜡烛的心像。
                          3 闭上眼睛就能浮现起金色的轮廓
                          4 能自由的将金色轮廓转变成三角形或四角形。
                          5 闭上眼睛,让眼前出现拉瑟,在拉瑟中能够产生白色光球的心像。
                          6 通过想象能将白色光球下降至丹田部位。能将白色光球移动到身体的任何地方。
                          7 闭上眼睛,想象太阳和大海,在想象中出现海边的风景,能够让自己出现在风景的心像中
                          8 想象在额前有发光的白色球体,球体下降在心脏部位使心脏发出亮光,想象从心脏部位发出光亮,笼罩着全身。
                          这一训练的要点是让第三只眼在光亮中睁开,冥想,呼吸,能够出现自己被白光所笼罩的心像。
                          ——摘自《右脑革(和谐)命》。


                          17楼2013-02-24 18:57
                          回复
                            记忆术
                            介于左脑记忆和右脑记忆之间的记忆术
                            记忆分为自然记忆和人为记忆。
                            所谓记忆术,指通过人为努力来记忆的方法。
                            通过记忆术获得的记忆既不属于左脑记忆,也不是前面讲过的右脑记忆。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介于左右脑记忆之间的中间记忆。
                            使用记忆术要利用语言,所以是左脑性的;同时也还用到图像来记忆,所以又是右脑性的。
                            利用记忆术来听的时候,听到的内容不是无意识地立刻变成影像出现在脑海中(即照相记忆),而是在大脑中被有意识地制成图像后再记忆,所以这种记忆术不完全是右脑记忆。
                            有一点非常重要:使用记忆术作记忆训练能够开发右脑记忆,训练能将普通的人为记忆变成右脑记忆,使记忆在无意识中变成影像,出现在大脑里。
                            然而人们通常不了解人为记忆和右脑记忆的区别,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
                            了解这种区别能够将记忆术用得更好,记忆将不只是停留在有意识记忆的层面上,还将可以开发能够大容量记忆的右脑记忆。
                            这样,人们就不需要有意识地告诉自己“我要记住”——只要看过一眼,日后回忆时,当时的情景就会变成影像出现在脑海中。这就是“照相记忆”。
                            记忆术的开端一将“地点”和“图像”结合起来记忆
                            记忆术始于古代希腊。
                            那时候还没有纸,要想获得正确的记忆只能依赖记忆术,因此记忆术盛行一时。
                            记忆术的始祖是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他所处的时代比亚里士多德更早。
                            有一天,西摩尼得斯被要求在贵族斯科帕斯举办的宴会上吟诗,他就吟诵了一首赞美主人斯科帕斯的抒情诗。
                            但是诗中还包含了对双子座双神卡斯达和波力克斯的赞美,因此主人斯科帕斯说:“这  首诗的另一半酬劳应该找双子神去要。”只付给了西摩尼得斯一半酬劳。
                            过了一会儿,侍卫报信说有两个年轻人在门外等候,要见西摩尼得斯。
                            可是西摩尼得斯出门去看时一个人也投有。
                            然而就在西摩尼得斯离开坐位不久,大宴会厅的屋顶突然崩塌,斯科帕斯和所有客人都被埋在了瓦砾下面。
                            把西摩尼得斯叫到外面的就是双子神。
                            此时埋在瓦砾下面的人已经血肉模糊,分不清谁是谁了。
                            可是西摩尼得斯拥有右脑记忆,所以他能够想起来谁坐在哪个坐位上,从而正确地辨别出了所有人。
                            西摩尼得斯的这种记忆能力是结合地点来回想的能力,这成了记忆术的开端——记忆术正是要把“地点”和“图像”结合起来记忆。
                            英语中“首先”的说法是“inthefirstplace”,这就是与地点结合的说法的残迹。
                            ——摘自《超右脑照相记忆法》。


                            19楼2013-02-24 19:08
                            回复
                              2025-05-11 05:57:48
                              广告
                              思维导图在七田真的书中好像未提到,和记忆术差不多。
                              能开发想象力,将思维可视化,网络化,条理化。
                              也算开发右脑的一种方法。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4张)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思维导图是最能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维导图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项目企划、问题解决与分析、会议管理等方面,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 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杰克逊自画的思维导图价值30万美金思维导图为人类提供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心智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来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思考的方法在世界和中国都被广泛应用在学习及工作方面,大量降低所需耗费的时间以及物质资源,对于每个人或公司绩效的大幅提升,必然产生令人无法忽视的巨大功效。编辑本段创始人
                              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思维导图的创始人东尼·巴赞(Tony Buzan),他也因此以大脑先生闻名国际,成为了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身兼国际奥运教练与运动员的顾问、也担任英国奥运划船队及西洋棋队的顾问;又被遴选为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的会员,是“心智文化概念”的创作人,也是“世界记忆冠军协会”的创办人,发起心智奥运组织,致力于帮助有学习障碍者,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高创造力IQ的头衔。截至1993年,东尼·巴赞已经出版了二十本书,包括十九本关于头脑、创意和学习的专著,以及一本诗集。
                              ——摘自 百度百科


                              20楼2013-02-24 19: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