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新闻吧 关注:11,102贴子:735

【晋城】名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晋城市位于河南与山西东南端边陲,晋豫交界的泽州盆地,古称泽州府。东依太行与豫北新乡毗邻,南接怀庆与济源、沁阳、博爱、焦作接壤,背靠郑汴洛中原城市群,与河南省会郑州、九朝古都开封、洛阳隔黄河而相望;东北远眺七朝古都安阳。西隔中条与运城相邻。北坻泽州盆地北端高平市。是中原经济区13个核心城市之一。沁河、丹河二水纵流入豫,为豫北平原和晋东南山地重要分水岭。古为屏翰中原的门户,素有“冀南雄镇”的美誉。晋焦郑、晋济、环城高速与207国道、碗周线等晋豫省县乡道交织成网。拥有国际花园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荣誉。


1楼2013-01-27 12:44回复
    晋城市位于晋东南边缘的泽州盆地,丹河中下游。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眺洛阳,北通冀鲁,区位适中,交通便捷。历来是山西南下中原的交通要道,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晋城市城区居泽州县境之中央。南与河南省焦作、辉县、修武、博爱、沁阳、济源等市、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 35度12ˊ-35度42ˊ,东经112度31ˊ-113度14ˊ,南北长约 58.85公里,东西宽约62.75公里。自古以来豫北中原文化与晋东南太行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豫风晋韵的中原文化风情。晋城南距焦作50公里、开封187公里、距郑州108公里左右,北距长治101公里、太原374公里,东距菏泽298公里,西距洛阳118.4公里,是晋东南和豫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物流中心。承接中原,沟通南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也是晋煤外运的最重要的支点城市。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基本风压0.45kN/m2。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


    2楼2013-01-27 12:44
    回复
      2025-05-10 17:23:13
      广告
      四大名胜 珏山吐月、白马拖缰、松林积雪、孔子回车

      市树市花市树:雪松 市花:紫薇2006年市民评选出
      市区主要街道 泽州路、中原街、凤台街、兰花路、中原东街、文昌路、文博路、凤城路等


      3楼2013-01-27 12:45
      回复
        晋城市是国际花园城市、中国花鸦动画之都、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黄河流域魅力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和谐城市、最具爱心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市、社会治安先进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十大诚信城市等。[2]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2]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3]晋城市要建设成为晋豫区域中心城市,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着力打造富有太行山水灵气,彰显江南园林特色的生态、自然、现代化新型城市。


        4楼2013-01-27 12:45
        回复
          晋城市郊泽州县拥有南下中原的省内六大雄关之一的“天井关“和“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星轺驿”等重要关隘,由关隘往南数公里,就是通往河南,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险要古道--羊肠坂。 天井关地处晋豫交界的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雄踞太行山的最南部,又名雄定关,古为豫晋要塞,是通往河南沁阳的关隘,史称"太行八径之一",因关前有三眼深 不可测的天井泉而得名。星轺驿和天井关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与古道共存亡。星轺驿以南的横望隘、小口隘、碗子城,则是天井关所辖的重要关隘,从春秋战国到明 清时期,这里干戈迭起,硝烟不散,为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横望隘和小口隘,位于天井关村以南12公里处的太行绝顶,为晋豫古道上的重要关口。横望隘也叫大口隘,因唐朝宰相狄仁杰自汴州北上路经此地时,登山遥望,白云孤飞,便想起留在河阳的父母而怀情吟诗,泽州太守为之刻石纪念,横望隘因此得名。相传北宋大将孟良曾在此筑寨,把守关口,故曰孟良寨1
          天井关和羊肠古道(19张)现寨址尚存,还留有建寨碑记。小口隘位于小口村南的山梁上,两边山岭高峻,崖悬沟深。隋大业三年,隋炀帝南上太行,欲到河南沁阳的御史张衡家中,为此专门开道九十里,由此通过。后北宋大将焦赞在此修筑城寨,防守关口,故曰焦赞城。时隔千年,焦赞城已不存,而孟良寨由于修筑坚固,至今整体寨墙仍屹立在太行山的高岗上。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四大名胜“珏山吐月”“白马拖僵”“松林积雪”“孔子回车”等历史古迹和古老传说在这里辉煌。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娲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今沁水县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
          晋城骏景花园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市一带。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 后周世宗大胜北汉军于巴公原(今泽州县北),更是留下了著名的巴公原遗迹。
          泽州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精月进。境内的“泽州钢针”“兰花炭”等以质地优良享誉海内外。仰历史文明之光,这里曾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唐代著名佛经注疏家高僧慧远,宋代文学家刘羲叟,首创诸宫调的艺术家孔三传,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诗书大家张慎言,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廷敬,数学家张敦仁,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楼2013-01-27 12:47
          回复
            晋城市位于晋豫交界处的泽州盆地中央,北部与沁潞高原毗邻,东南与西南分别被太行、王屋两山脉所环绕。南部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有部分的盆地、丘陵和小型山脉和沁河、丹河的出水口和河南省直接相通。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其中丘陵面积577.9平方公里,平原面 积 116.7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由此形成了极为罕见的自然地理景观。雄峻的太行绝顶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岩溶洞穴,清澈的河湖飞瀑令人神 往。这里有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白云洞、华北最大的生态注入目的地王莽岭、世界围棋起源地棋子山、举世闻名的锡崖沟挂壁公路、碗子城、孟良寨古遗址和高平长平古战场等。


            7楼2013-01-27 12:47
            回复
              晋城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大陆性季风影响,四季分明,一般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0-11摄氏度,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年平均降水量550-750毫米。年降水日数为90-98天。最佳旅游季节为4-10月。气候温和与河南新乡接近,早午晚温差变化稍有缩小。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
              黄围山溶洞山区多于平川、丘陵;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于北中部地区。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全市可分为:温寒作物区,温凉作物区,温和作物区,温暖作物区。为“长日照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393~2630小时之间,平均为2563小时。年平均气温7.9-11.7℃。陵川最低7.9℃,阳城最高11.7℃,其它地区均为10℃左右。多年无霜期192.6天,最多为226天,最少为138天。沁水最长,为198天,陵川最短,为165天。


              8楼2013-01-27 12:47
              回复
                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河流为沁河和丹河两大流域。沁河的主要支流有长河、白水河、犁川河、 龙湾河、范河;丹河的主要支流有东丹河、东大河、巴公河、石盆河等。干流流向多由北向南,其支流流向多为由西向东。水资源总量为3.54亿立方米,其中河 川径流量为3.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54亿立方米,重复资源为2.3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资源量为1.11亿立方米。


                9楼2013-01-27 12:48
                回复
                  2025-05-10 17:17:13
                  广告
                  晋城市素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称。地上地下,宝藏遍布。在东西长16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的地下,蕴藏着煤、煤层气、铁矿石、铝土矿、铜、锰、锌、金、银、大理石、水晶石、白云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尤以煤铁为著,有"煤铁之乡"的盛誉。地上资源也极具优势,山川相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这里不仅是猕猴、大鲵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也是拥有数百种珍贵植物的植物园。遍览晋城,物华天宝,为人类开发大自然展示了广阔的天地。


                  10楼2013-01-27 12:48
                  回复
                    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即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和高平市。
                    晋城市行政区划表地区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万人)邮政编码政府所在地
                    晋城市 9,484 228 048000 城区凤台西街289号
                    城区 141 48 048000 新市西街
                    高平市 946 49 048400 南城街道
                    泽州县 2,023 49 048012 金村镇
                    阳城县 1,968 39 048100 凤城镇
                    沁水县 2,655 22 048200 龙港镇
                    陵川县 1,751 23 048300 崇文镇
                    晋城市行政区划代码表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名称
                    140500 晋城市
                    140501 晋城市辖区
                    140502 晋城市城区
                    140521 晋城市沁水县
                    140522 晋城市阳城县
                    140524 晋城市陵川县
                    140525 晋城市泽州县
                    140581 高平市


                    11楼2013-01-27 12:49
                    回复
                      晋城交通便利,是晋东南山地通向豫北平原的重要门户。晋焦郑、晋济、环城高速与碗周线(晋庙铺镇到河南沁阳)、晋张线(柳树口到河南焦作)和207国道(山河镇到河南济源)等3条晋豫省县乡道交织成网。太焦、侯月铁路贯穿全境。拥有全省第一条中外合资建设的跨省高速公路——晋焦郑高速,后来又有了晋城到济源的高速公路,第一条由地市筹建的晋阳(城)高速、使天堑变通途。2010年晋翼阳城至翼城段竣工通车,晋城距洛阳、长治飞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也仅有 120公里,可充分利用高等级公路的便捷一小时通达,乘民航机场的航班抵达全国各主要城市。柳树口村、晋庙铺大口村、山河镇衙道村曾是南下清化(河南博爱)、怀庆(河南沁阳)、王屋(济源)北上晋城陵川的官道。据史书记载,柳树口村、横望镇(大口村)自古以来,就是官道上的一个重要隘口,柳树口尤其以村北九里十八盘为最险,故此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晋城环城高速公路于2010年10月25日通车。 晋城环城高速的通车,宣告了晋城成为全省第四个有了环城高速的城市,这条高速对内把晋城市新的城市规划中各片区串联起来,对外把长晋、晋阳、晋济和晋焦四条出口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形成了更加完整顺畅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到“十二五”末,晋城市将成为山西面向中原的重要门户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晋城道路交通规划图
                      国道:207国道(山河镇到河南济源)
                      省道:碗周沁公路S333(周村、晋庙铺镇到常平乡、河南沁阳市)、晋张公路(柳树口镇到月山镇、河南焦作市)
                      高速公路:晋焦郑高速、晋济高速、晋城环城高速公路、阳翼高速公路(晋侯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晋阳(城)高速公路、高(平)新(乡)高速公路、长(治)晋高速公路
                      铁路:嘉南铁路(中国民营资本投资的铁路)太焦铁路(双线电气化)、侯月铁路(双线电气化)
                      航空:距洛阳、长治飞机场均在100公里以内,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20公里


                      12楼2013-01-27 12:50
                      回复
                        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791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09万人,占总人口的43.33%)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99.18%(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余以回族为主,城区、阳城(润城)分布较多。


                        13楼2013-01-27 12:50
                        回复
                          经过一轮又一轮城市建设高潮,市容市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市初期,晋城市区还是一座面积只有8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县城已成长为一座建成区面积达到45.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8%
                          的 新兴城市;城市道路总长达122.83公里,道路面积达283.07万平方米。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建市以来,先后建 成了自动化程度高、科技含量大、节能效果显著的大型城市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工程,2008年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从零起步到79%,燃气普及率达 85.6%,用水普及率达100%。进入21世纪,晋城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引擎,在不到3年时间里,全市完成了长达22.5公里的环城绿色林带建设,宽160米的环城防护林建设、500亩绿地建设,园林绿地面积达到1385公顷。2003年,投资2亿多元实施“两河治理”工程,治理河道9.05公里,铺设污水管道5.54公里,绿化面积达91万平方米,建成百丽园、西秀园两个水上游园,形成新的城市滨河景观。先后建成了科技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游泳馆等多种文化体育设施,为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今,漫步晋城街头,看不到一丝煤的痕迹,现代都市的节奏伴着清爽的绿色和浓浓的文化氛围,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建市二十余年,城市发展多项指标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城市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经济发达,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香港,璀璨明珠。


                          14楼2013-01-27 12:51
                          回复
                            地方特产
                            大理石:陵川县产的大理石质地坚硬,结构致密,磨光后呈镜面光泽,五光十色。品种多达28个,既有奇缺的绿斑玉,又有少见的金星墨玉、红云、晚霞及汉白玉等。
                            猴头:阳城漭河,沁水境舜王坪下原始森林中栎树上生长的猴头,个大、色鲜、肉肥、味美、营养丰富、功于滋补。
                            太行灵芝:泽州部分山区中生长着白、紫、黄三种灵芝。其中最珍贵的白灵芝,形同人体,五官俱全,帽缨皆备,极为难得。
                            琉璃制品:是阳城县传统工艺制品,色泽鲜亮,经久不褪。北京故宫,十三陵等地的古建筑在修缮中,阳城琉璃制品是其用料来源之一。随着制陶技艺的进步,陶胎由粗瓷变为细瓷,品种也有增加,色彩多样,工艺精美。
                            陵川党参:著名的中药材,很多古方的记载都是党参,而不是东北的人参。
                            泽州红: 泽州为中部地区多样化果品基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分布范围较广其主要栽培树种有山楂、苹果、梨、桃、杏、葡萄等,特别是以盛产山楂(也称红果)闻名全国。山楂栽培历史在我县已有300多年,是全国八大红果产地之一。主要栽培品种“泽州红”果实个大,色泽鲜红,果肉粉红,酸甜适度,医用价值高,为中国山楂品种中的姣姣者。( 泽州)
                            太行菊: 产在南太行的晋城、河南(济源)、河南(新乡辉县)山区。生于山坡岩石上。在河南济源称野菊花,当地以头状花序代菊花用。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岩石上。该 科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约有1000属,主产温带地区, 其中17属为我国特有属。高10-15厘米;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最上部的叶常羽裂在河南济源称野菊花,当地以头状花序代菊花用。据河南新乡师 范学院研究,清肝明目比菊花效果要好。
                            泽州甜柿:适生区主要为阳城、泽州、沁水、高平、陵川等地海拔1100米以下的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多长于山麓。甜柿在晋城市栽培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为传统土特浆果类果品。柿子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柿子脾胃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现代医学认为:柿子有清热润肠、降压之功效,对痔疮出血、便秘有一定疗效。


                            15楼2013-01-27 12:52
                            回复
                              2025-05-10 17:11:13
                              广告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优美的自然风光,久远的历史文化遗存,造就了晋城独特的太行山水风情。境内自然风光旖旎,文物古迹遍地;同时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此生长,赋予晋城“生物资源宝库”之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晋城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
                              美丽中原屏翰晋城(3张)如皇城相府、古村郭峪、柳氏民居等。此外,蟒河景区、王莽岭景区为这座古城增添了一分活力。悠久的文明赋予了晋城丰厚的人文遗产。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保护单位35处、市级保护单位27处、县级保护单位252处,既有古人类遗址、古寺庙、古碑刻、古名人墓葬,又有古战场、古民居、古书院和**纪念地等。更让人引以为荣的是晋城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其约占全省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2/3,占全国同时期的1/3,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古建文物遗存的总和。


                              16楼2013-01-27 1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