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坚甲志•卷第二(共14则)
(12)诗谜
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士大夫中有多事的人,用名气大的官员姓名做诗谜(谜语的一种,其题为五绝或七绝),如“雪天晴色见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谜底是韩绛(宋代官员,官至司空)、冯京(宋代官员,三元及第,曾反对王安石变法)、王珪(宋神宗时的宰相)、曾布(宋代官员,曾支持王安石变法)。
还有取古人名字来讲述现在事情的谜语,如“人人皆戴子瞻帽(苏东坡曾经自创一种帽子,高筒,短檐,不料自己戴了几回后,全城都流行起来了,美其名曰“子瞻帽”),君实(即司马光,字君实)新来转一官,门状送还王介甫(即王安石,字介甫),潞公(宋代名相文彦博)身上不曾寒。”谜底是仲长统(汉代哲学家,著有《昌言》一书),司马迁(人称史圣,《史记》作者),谢安石(即晋代政治家谢安),温彦博(唐代宰相)。
这是一篇关于谜语的小文,但涉及的人物,我还是帮大家简介了一下,不然就没有办法看懂谜面和谜底的关系,如果想了解这些人的事迹,还是多看一些历史书籍,实在懒惰,去百度一下也是可以的。还有一点,这篇小文后被南宋词人周密收录于他的《齐东野语》和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中,由此看见《夷坚志》对于后世的影响。
(12)诗谜
元佑年间(1086年——1094年),士大夫中有多事的人,用名气大的官员姓名做诗谜(谜语的一种,其题为五绝或七绝),如“雪天晴色见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谜底是韩绛(宋代官员,官至司空)、冯京(宋代官员,三元及第,曾反对王安石变法)、王珪(宋神宗时的宰相)、曾布(宋代官员,曾支持王安石变法)。
还有取古人名字来讲述现在事情的谜语,如“人人皆戴子瞻帽(苏东坡曾经自创一种帽子,高筒,短檐,不料自己戴了几回后,全城都流行起来了,美其名曰“子瞻帽”),君实(即司马光,字君实)新来转一官,门状送还王介甫(即王安石,字介甫),潞公(宋代名相文彦博)身上不曾寒。”谜底是仲长统(汉代哲学家,著有《昌言》一书),司马迁(人称史圣,《史记》作者),谢安石(即晋代政治家谢安),温彦博(唐代宰相)。
这是一篇关于谜语的小文,但涉及的人物,我还是帮大家简介了一下,不然就没有办法看懂谜面和谜底的关系,如果想了解这些人的事迹,还是多看一些历史书籍,实在懒惰,去百度一下也是可以的。还有一点,这篇小文后被南宋词人周密收录于他的《齐东野语》和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中,由此看见《夷坚志》对于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