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吧学习社吧 关注:307贴子:3,691

【数学】【初中】【中考浏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己中考前几天写的知识总结,对于中考前浏览复习还是很方便的嘛,由于是自己写的,可能会有些错误吧,(如果有错误楼中楼我会修改的)并且完全是为了应试浏览,所以内容及其简练,对了提一句,我是根据人教版总结的,可能和其他的不一样,但我想中考的知识点都差不多吧,好了废话少说,楼下正题。


1楼2013-01-25 19:49回复
    目录由于不能确认楼层,在楼中楼中显示


    2楼2013-01-25 19:50
    回复
      2025-05-23 10:22:13
      广告
      第一章 代数
      (一) 数与式
      1.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又分为整数和分数。
      2.实数与实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数轴三要素:①原点②正方向③单位长度。
      4.有理式又分为整式和分式。
      5.实数a的相反数为-a。
      6.实数a的绝对值表示为|a|,意为a距原点的距离,两数差的绝对值意为两数之间的距离。
      7.正数的绝对值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倒数实数a(a≠0)的倒数为1/a。
      9.运算律:①a+b=b+a ②a*b=b*
      ③(a+b)+c=a+(b+c) ④(a*b)*c=a*(b*c)
      ⑤a*(b+c)=a*b+a*c
      10.a≥0时a有两个平方根,一个算术平方根。
      11.a<0时a没有平方根。
      12.a为实数时有一个立方根。
      13.“根号a”(a≥0)是非负数。
      14.“(根号a)2” (a≥0)=a。
      15.“根号a2”=|a|
      16.最简二次根式标准:根号里不能有分母,分母里不能有根号。


      3楼2013-01-25 19:53
      回复
        (三) 解应用题
        1、设数
        2、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
        3、求解
        4、检验
        5、答


        5楼2013-01-25 20:15
        回复
          第二章 几何
          (一) 基础
          1、平行线的判定: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
          3、和为90°的角是余角。
          4、和为180°的角是补角。
          5、对顶角相等。


          6楼2013-01-25 20:23
          回复
            (二) 三角形
            1.三边关系:①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外角和360°。
            3.内角和180°。
            4.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内角之和,且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内角。
            5.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底角相等,底边上三线合一。
            7.等角对等边。
            8.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9.直角三角形中a2+b2=c2,且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此行是上标)
            10。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1.全等三角形判定SSS、AAS、ASA、SAS、HL。
            12.解直角三角形要求:灵活掌握三角函数。
            13.相似三角形k=a1/a2=b1/b2=c1/c2。(此行是下标)


            7楼2013-01-25 20:28
            回复
              (二) 四边形
              1.外角和360°。
              2.内角和360°。
              3.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分别相等,或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矩形:除了平行四边形拥有的性之外: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为九十度。
              判定:一个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三个角为90°的四边形是矩形。
              6.菱形:除了平行四边形拥有的性之外:对角线垂直,四个边相等。
              判定:四个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临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7.正方形:拥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临边相等的矩形或一个角为90°的菱形是正方形。
              8.梯形:有且只有一边平行却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判定:用定义证。
              9.等腰梯形:两个要相等的梯形。
              10.直角梯形:一个角为90°的梯形(当然不能只有一个直角啦)


              8楼2013-01-25 20:37
              收起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2-03 21:07
                回复
                  2025-05-23 10:16:13
                  广告
                  第三章 函数
                  (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每一点用一实数对表示


                  11楼2013-04-24 19:49
                  回复
                    (二) 一次函数
                    1.图像:直线。
                    2.解析式:y=kx+b。(k≠0)
                    3.b=0时为正比例函数,过原点。
                    4.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5.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6.x轴交点(-b/k,0)。
                    7.y轴交点(0,b)。
                    8.与方程的关系:①两个一次方程的交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2楼2013-04-24 19:50
                    回复
                      (三) 反比例函数
                      1.图像:曲线。
                      2.解析式:y=k/x(k≠0)。
                      3.每一支内:k>0时 y随x增大而减小。
                      4.每一支内:k<0时 y随x增大而增大。


                      13楼2013-04-24 19:51
                      回复
                        (五) 三角函数
                        1.用处;解直角三角形。
                        2.含义:sin=对边/斜边,cos=临边/斜边,tan=对边/斜边
                        3.增减性:sin.和tan.是增函数,cos.是减函数。


                        15楼2013-04-24 19:53
                        回复
                          第四章 其他
                          (一) 统计
                          1.图像: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
                          2.频数:某类数据出现的次数。
                          3.频率:频数/数据总数。
                          4.组数:分成组的个数。
                          5.组距:组内数据取值范围。
                          6.组中值:各小组两个端点的平均数。
                          7.加权平均数。
                          8.算术平均数。
                          9.方差、中位、众数、极差。
                          10.扇形统计图圆心角=百分比*360°。


                          16楼2013-04-24 19:55
                          回复
                            (二) 概率
                            1、符号P。
                            2、求概率方法:①树状图 ②表格


                            17楼2013-04-24 19:55
                            回复
                              2025-05-23 10:10:13
                              广告
                              完毕由于是自己写的毕竟是不够严谨和广泛,并且有错误请大家改正,很多东西都是一笔带过,原因是这是浏览并不是为了教书,此文件适合中考前的学生浏览,加深记忆。


                              18楼2013-04-24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