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近千年来,宁波人在春节、元宵节的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而且是从正月初一早上起,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近尾声。这期间拜年、走亲访友,主人多先以汤圆敬客,是否设酒饭倒还在其次。其实,宁波汤圆已经成了全球许多华人日常早餐的美食选择。
宁波是不是汤圆的发源地很难说,但“宁波汤圆”很有名气,猪油黑芝麻汤圆更是名扬四海。据考证,宁波猪油黑芝麻汤圆始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汤圆最早叫“ 浮元子”。南宋孝宗时的大臣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当时,宁波猪油黑芝麻汤圆是用当地盛产的一级糯米磨成粉做成皮,猪板油剔筋、膜,切末斩碎,放盆中加白糖,芝麻粉拌匀揉透,搓成猪油芝麻馅心小圆子。糯米水磨粉加水拌和揉搓成光洁粉团,捏成酒盅形,放入馅心,收口搓圆成汤圆。锅内清水烧沸,放入汤圆煮三分钟后,待汤圆浮起时加入少量凉水,并用勺推动以防黏锅。再稍煮片刻,待馅心成熟,汤圆表皮呈玉色光泽时,即连汤舀入碗中,加入白糖,撒上桂花即成。
宁波猪油黑芝麻汤圆馅以细腻纯净的绵白糖、黑芝麻和优质猪板油制成馅,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令人称绝。自1982年起,宁波汤圆已成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个点心品种。1997年更入选了中华名点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