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心得交流吧 关注:32贴子:1,559
  • 2回复贴,共1

6月11日阅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


1楼2007-06-09 18:07回复
    信念的脊梁
    一个人失去一只眼睛和一条健全的腿,都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失去了活着的信念和生活的目标。
    信念是生命的脊梁
    周二军
    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有一位年轻的警察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成为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鉴于他的表现,纽约市政府和其他一些社会组织授予他许多勋章和锦旗。当一位记者采访他时问:“你以后将如何面对所遭遇的厄运呢?”
    这位警察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
    从那以后,他不顾别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许多年后,那个歹徒终于被抓获了,那位警察在抓捕任务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为英雄,许多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称赞他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之后不久,他却在卧室里割腕自杀了。在他的遗书中,人们读到了关于他自杀的原因:“这些年来,让我活下来的信念就是抓住凶手……现在,伤害我的凶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生存的信念也随之消失了。面对自己的伤残,我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
    一个人失去一只眼睛和一条健全的腿,都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失去了活着的信念和生活的目标。
    信念是生命的脊梁。一个人活着,无论外界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的信念之灯亮着,所有的绝境和困苦都算不了什么,都不是生命的绝境。(选自《精品阅读》)
    心灵悟语
    他由一个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子变成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都没有消沉过,是因为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一定要抓住罪犯,这就是他活着的信念之灯,当罪犯成擒,生存的信念也就随之消失了,信念之灯也随之熄灭。
    解读文本•探究
    1·仔细阅读警察的遗书,以警察的事迹为例,说明信念对人有怎样的作用。
    答: 
    2·文末画线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3·凶手抓住了并且被判了刑,仇恨已被化解,就一定要自杀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 
    左顾右盼
    我还提说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念……它使我更有勇气来宣告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诉)……所以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为过去那些无数的无名的牺牲者“喊冤”!……青春是无限的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一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巴金《巴金自传》
    母亲分明用她的心锲而不舍地衔着一个乐观。那乐观究竟依据什么?当年的我无从知道,如今的我似乎知道了从母亲默默地望着我们时的目光中那含蓄的欣慰。她生育了我们,她就要把我们抚养成人。她从未怀疑她不能够。母亲那乐观当年所根据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吧?唯一的始终不渝的信念。
     ——梁晓声《母亲》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
     ——斯宾塞《斯宾塞名言录》


    2楼2007-06-09 18:08
    回复
      2025-07-02 19:20:28
      广告
      《信念是生命的脊梁》1、说明他虽然伤势严重,却因为心中有个一定要亲手抓住罪犯的信念支在撑着他,他不仅顽强地活着,并且凭着伤残的躯体,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如果没有这个信念,他也许就在受伤当天就死在了医院里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点题。并且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3、这是本文给读者留下的一个问题,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一方面说明信念对人的生命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又使读者迷惑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这个警察完全可以不自杀,既然在遭受了那么大的重伤之后仍然能够坚强地活下来,并且最终抓住了凶手,那么在凶手伏法之后,大仇得报之机,就更应该坚强并且快乐地生活下去,至少还可以为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3楼2007-06-09 1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