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心得交流吧 关注:32贴子:1,559
  • 1回复贴,共1

6月8日阅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老的民间艺术傩文化如何延续神话
原作者:编辑/Sophia
来 源:人民网
“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6月12日起在南昌举行。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如何在新时代延续下去,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傩(nuo,音同挪),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广泛流传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农村。傩文化主要包含傩坛、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是古代人与神灵的对话方式,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目前,在我国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南、广西等20多个省的许多乡村,傩文化仍在流传。 
  傩文化曾经遍布我国的乡村,民间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庙”的传说。傩舞被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傩戏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傩面具更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傩文化,戴着神秘的面纱从远古走来,让现代人触摸到祖先的灵魂。目前,我国已经筹备将傩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今后,古老的傩文化又要走向何方,如何续写它的神话,值得我们细细追寻。
  很多地方的傩已经和其他艺术形式结合,以新的方式演绎古老的文化。艺术周上广西融水苗族演员表演的《芒篙》,将傩与苗族舞蹈结合,一队吹着长长的竹筒乐器的苗族姑娘,为整个表演增添了不少亮色。江西万载傩队表演的《团将》则将傩与杂技艺术结合,竹竿上的杂技表演提高了傩舞的观赏性。 
  参加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普遍认为,傩文化要延续,必定要经过再创造,但这种创造不是随意的,也不能简单化,傩不应该仅仅是戴着面具的舞蹈,傩文化中积极的文化价值应该保留。 
  “有人说傩是封建迷信,这恰恰说明他对傩不了解,对傩的认识片面,傩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不是到封建社会才有,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它的多样性,对民间文化,应该崇敬,不能绝对化,这才是正确的文化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说。 
   傩文化符合我国民间文化最重要的三个特点: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依靠传承人口传身教、具有“活化石”价值。傩文化的记录和延续,很大程度还要依靠学者。 
  “我国的傩文化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广泛流传于乡村,这就要求我们的学者必须离开书桌,走进田野,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拓展研究的视野,避免空中楼阁。”冯骥才在此次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向广大傩文化研究者发出了邀请。 
   “如果现在不对傩文化进行全面的普查,20年以后,我们可能连现在的一半都见不到。”冯骥才对目前农村傩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充满担忧,“发展旅游不能简单化,民间艺术不应该因为旅游而变得千篇一律,旅游也不应该成为对民间艺术另一种形式的破坏。” 
(有删节)


1. “贵州省花溪布依族地戏表演队在艺术周上表演了傩戏《杨六郎初下河东大战张彤》,记者在演员表上看到,16名演员中20多岁的2人,而且演的是举队旗的小角色,40多岁的1人,其余都在50岁以上,饰演杨六郎的龙兴富年龄最大,已经66岁。”从以上调查的结果看出什么问题?

2. 虽然你可能还不知道这种文化,但我们可以通过傩文化这种“活化石”可以触摸祖先的灵魂,你认为如何延续傩文化的神话呢?

3. 现在你作为这种文化宣传的一名志愿者,你准备先从什么开始做起?



1楼2007-06-09 18:03回复
    1. 能参与到傩这种民间艺术中来年轻人太少,傩文化的延续可能会中断。”
    2. 首先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文化,还要对这种文化本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积极有益的再创造,让年轻一代加入,学者应用现代技术对傩记录和研究,发展旅游不能破坏文化。
     3.


    2楼2007-06-09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