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指的是巴金的小说《家》。冯程程来上海时,在路上看的就是这本书。当她永远离开上海去法国时,带的也是这本书。只不过,书里多了一张许文强与她的合影。他们曾经幻想着建立一个美满的“家”,但江湖风雨无情地粉碎了这一切。
“一把伞”指的是许、冯雪中漫步时打的那把伞。满怀心事的冯程程低头走路,头上蓦然间多了一把伞。她抬起头,看见日思夜想的许文强,正冲着她温柔地笑。这是两人心意相通的一刻,一把伞见证了这段浪漫而悲壮的感情的开始,而“雪中漫步”被誉为《上海滩》中最经典的一幕。
许文强和冯程程坐在一起吃饭,边上的卖唱人不经意间拉断了琴弦。这根弦一断,敏感的观众可能已经意识到:他们的爱情终究有缘无分,飘零散落。
天意弄人,许文强被迫远走香港,娶妻阿娣,决意平淡度日,了此一生。无奈黑老大冯敬尧仍不放过他,派出杀手将他的妻子一家杀害。此刻,情节的发展已如疯狂的列车,观众明知道许文强此去无幸,也只能看着他复仇成功,又横尸街头。全剧的最后,许文强的身体在空中扭动,子弹穿过他的躯体,鲜血染红他的白色礼服。许文强倒下了,脸上没有痛苦,可嘴唇一开一合地动着。观众们都知道,他在呼唤程程的名字。看着这悲情的一幕,不知道有多少观众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部剧风靡全国,除了本身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引力之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八十年代的电视荧屏上有这样一个规律:庙堂的、正统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日渐式微,而民间的、草莽的、黑白杂陈的好汉男儿日渐走俏。
改革开放前,影视中只有一种英雄,趟地雷、炸碉堡、拦惊马、斗特务的**英雄和模范人物,《霍元甲》里出现了泛爱国主义的民间武林英雄;《射雕英雄传》里出现了坚守传统价值观的侠义英雄,最高境界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上海滩》里的许文强是个黑白不分的赚钱机器,又分明良心未泯;他周旋于冯敬尧和山口香子之间,又为精武门两肋插刀;他为了个人利益和恩怨而大开杀戒,但有时又带了三分爱国主义的本能。观众以前只见过佯狂假谬的正面角色,像《英雄虎胆》里的侦察科长曾泰,土匪气和泡小妞都是迷惑敌人的障眼法,而其本质是红亮正气的。而许文强则不然,他的内心里就渗透着黑白两种元素,“上海是个流氓世界,你要想飞黄腾达就必须卑鄙”。
随着“三突出”创作原则消退,人性化书写抬头,许文强这样亦正亦邪的人物被观众认可,而且爱得一往情深。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到80年代后期,甚至一些“庸俗”的、痞气的、躲避崇高的小人物,比如王朔小说里的那些顽主,也得到了观众的欢心。跟以往的一元化认识相比,多元价值观的呈现是一种进步。
“一把伞”指的是许、冯雪中漫步时打的那把伞。满怀心事的冯程程低头走路,头上蓦然间多了一把伞。她抬起头,看见日思夜想的许文强,正冲着她温柔地笑。这是两人心意相通的一刻,一把伞见证了这段浪漫而悲壮的感情的开始,而“雪中漫步”被誉为《上海滩》中最经典的一幕。
许文强和冯程程坐在一起吃饭,边上的卖唱人不经意间拉断了琴弦。这根弦一断,敏感的观众可能已经意识到:他们的爱情终究有缘无分,飘零散落。
天意弄人,许文强被迫远走香港,娶妻阿娣,决意平淡度日,了此一生。无奈黑老大冯敬尧仍不放过他,派出杀手将他的妻子一家杀害。此刻,情节的发展已如疯狂的列车,观众明知道许文强此去无幸,也只能看着他复仇成功,又横尸街头。全剧的最后,许文强的身体在空中扭动,子弹穿过他的躯体,鲜血染红他的白色礼服。许文强倒下了,脸上没有痛苦,可嘴唇一开一合地动着。观众们都知道,他在呼唤程程的名字。看着这悲情的一幕,不知道有多少观众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部剧风靡全国,除了本身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引力之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八十年代的电视荧屏上有这样一个规律:庙堂的、正统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日渐式微,而民间的、草莽的、黑白杂陈的好汉男儿日渐走俏。
改革开放前,影视中只有一种英雄,趟地雷、炸碉堡、拦惊马、斗特务的**英雄和模范人物,《霍元甲》里出现了泛爱国主义的民间武林英雄;《射雕英雄传》里出现了坚守传统价值观的侠义英雄,最高境界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上海滩》里的许文强是个黑白不分的赚钱机器,又分明良心未泯;他周旋于冯敬尧和山口香子之间,又为精武门两肋插刀;他为了个人利益和恩怨而大开杀戒,但有时又带了三分爱国主义的本能。观众以前只见过佯狂假谬的正面角色,像《英雄虎胆》里的侦察科长曾泰,土匪气和泡小妞都是迷惑敌人的障眼法,而其本质是红亮正气的。而许文强则不然,他的内心里就渗透着黑白两种元素,“上海是个流氓世界,你要想飞黄腾达就必须卑鄙”。
随着“三突出”创作原则消退,人性化书写抬头,许文强这样亦正亦邪的人物被观众认可,而且爱得一往情深。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到80年代后期,甚至一些“庸俗”的、痞气的、躲避崇高的小人物,比如王朔小说里的那些顽主,也得到了观众的欢心。跟以往的一元化认识相比,多元价值观的呈现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