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吧 关注:40,285贴子:191,469

共同读通鉴活动 晋纪二十三 值周人:镇九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本卷提要:公元360年-368年,晋升平四年至太和三年,共九年
这九年前燕、前秦、东晋三足鼎立,其他地方势力(如前凉、代、仇池等)越来越边缘化。其中前燕采攻势,前秦、东晋处守势,相对而言东晋在前燕攻势中损失较大,桓温第二次北伐的成果丧失殆尽。就三足鼎立的三方而言,主要表现为慕容恪、王猛、桓温三人的角逐。
1.前燕方面:慕容俊死后太子慕容暐即位,前燕再次进行权力交接。尽管慕容暐是名义上的皇帝,但他执政初期前燕政权主要由慕容恪掌控,慕容恪领导下的前燕不断蚕食东晋新收复的河南地区,夺取洛阳后前燕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强盛的时代。慕容恪死后前燕政权逐渐由攻势转向守势,保守政策下的前燕逐步走向衰落。
2.前秦方面:苻坚在王猛等人的辅佐下逐步稳定了前秦政局,前秦进入了平稳发展的时代,但是宗族内斗并未平息,苻健系子孙的叛乱险些葬送了前秦的国运,同时苻坚对于降人过于仁慈也为自己未来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3.东晋方面:九年间东晋换了三位皇帝,但这对东晋政权的影响微不足道。此时的东晋政权仍然保持着士族均势,只是以桓温为代表的桓氏家族的势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4.前凉方面:不断的权力斗争彻底削弱了这个偏居一隅的汉人政权,张天锡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他已没有能力阻止这个政权的没落。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3-01-20 23:39回复
    二、慕容恪时代的前燕(360-367)
    1.慕容恪接掌大权
    360年: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邺,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阳骛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骛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卒。戊子,太子暐即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
    慕容家族再次实现权力交接。由于慕容暐年幼,由慕容恪、阳骛、慕容评、慕舆根等辅政大臣组成的执政团队成为前燕的核心领导集体,他们中有的人没有看到国家的强盛便提前退出了(如慕舆根),有的人见证了国家的强盛(如慕容恪、阳骛),还有人见证了国家的灭亡(如慕容评)。


    IP属地:内蒙古2楼2013-01-20 23:40
    收起回复

      360年:燕太宰恪欲以李绩为右仆射,燕主暐不许。恪屡以为请,暐曰:“万机之事,皆委之叔父,伯阳一人,暐请独裁。”出为章武太守,以忧卒。
      ————————————————————————————————————————
      李绩的任命之所以被十一岁的慕容暐反对,是因为他曾经当着慕容暐的面向慕容俊指出慕容暐的过失,对此事慕容暐一直怀恨在心。不过依慕容恪的权力,他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李绩的任命而不用考虑乳臭未干的慕容暐是否同意,但他还是请示并尊重了侄子皇帝的意见,这也从侧面说明慕容恪只想尽心为国家办事,而没有任何专权的想法。


      IP属地:内蒙古4楼2013-01-20 23:42
      回复

        361年:方士丁进有宠于燕主俊,欲求媚于太宰恪,说恪令杀太傅评;恪大怒,奏收斩之。
        —————————————————————————————————————————
        早在慕舆根事件中慕容恪就把保持执政团队的团结稳定放在了优先考虑的地位,在丁进事件中他同样贯彻了这样的思路。其实从后慕容恪时代的表现来看,嫉贤妒能的慕容评实际上是前燕衰败的罪魁祸首。如果慕容恪早点除掉他,前燕的未来可能别有一番风景。但是慕容恪这次除掉的则是向自己进谗的人,公忠体国,此之谓也。


        IP属地:内蒙古5楼2013-01-20 23:43
        回复

          3.稳定内政
          360年:三月,己卯,葬燕主俊于龙陵,谥曰景昭皇帝,庙号烈祖。所征郡国兵,以燕朝多难,互相惊动,往往擅自散归,自邺以南,道路断塞。太宰恪以吴王垂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兖州牧、荆州刺史,镇梁国之蠡台,孙希为并州刺史,傅颜为护军将军,帅骑二万,观兵河南,临淮而还,境内乃安。希,泳之弟也。
          —————————————————————————————————————————
          特殊时期率先稳定内部,实现国家政权平稳过渡,慕容恪的举措充分表明他具备了一名政治家应有的基本素质。


          IP属地:内蒙古6楼2013-01-20 23:44
          回复

            360年:恪虽综大任,而朝廷之礼,兢兢严谨,每事必与司徒评议之,未尝专决。虚心待士,咨询善道,量才授任,人不逾位。官属、朝臣或有过失,不显其状,随宜他叙,不令失伦,唯以此为贬。时人以为大愧,莫敢犯者。或有小过,自相责曰:“尔复欲望宰公迁官邪!”朝廷初闻燕主俊卒,皆以为中原可图。桓温曰:“慕容恪尚在,忧方大耳。”
            —————————————————————————————————————————
            慕容恪本是首席执政,再加上刚刚除掉慕舆根,换成石虎、张天锡等人肯定早就自立了,但他却一直没有对皇位有非分之望。在处理国事上,他也做到了民主、公平,前燕能够兴旺发达他功不可没。对于这一点另一位枭雄桓温也有明确认识,当东晋方面认为慕容俊已死有机会规复中原时桓温明确提出慕容恪才是真正的大敌,事实证明桓温的判断很正确,而慕容恪时代桓温一直没有北伐的事实也证明他充分了解慕容恪不可战胜。慕容恪完全掌握了孙子兵法中“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的精髓。


            IP属地:内蒙古7楼2013-01-20 23:44
            回复
              4.吕护叛乱
              361年:高昌卒,燕河内太守吕护并其众,遣使来降;拜护冀州刺史。护欲引晋兵以袭邺。三月,燕太宰恪将兵五万,冠军将军皇甫真将兵万人,共讨之。燕兵至野王,护婴城自守。护军将军傅颜请急攻之,以省大费。恪曰:“老贼经变多矣,观其守备,未易猝攻。顷攻黎阳,多杀精锐,卒不能拔,自取困辱。护内无蓄积,外无救援,我深沟高垒,坐而守之,休兵养士,离间其党,于我不劳而贼势日蹙。不过十旬,取之必矣,何为多杀士卒以求旦夕之功乎!”乃筑长围守之。
              燕人围野王数月,吕护遣其将张兴出战,傅颜击斩之,城中日蹙。皇甫真戒部将曰:“护势穷奔突,必择虚隙而投之;吾所部士卒多羸,器甲不精,宜深为之备。”乃多课橹楯,亲察行夜者。护食尽,果夜悉精锐趋真所部,突围,不得出;太宰恪引兵击之,护众死伤殆尽,弃妻子奔荥阳。恪存抚降民,给其廪食;徙士人、将帅于邺,自馀各随所乐。以护参军广平梁琛为中书著作郎。
              吕护复叛,奔燕,燕人赦之,以为广州刺史。
              ————————————————————————————————————————这是慕容恪接掌前燕实权后第一次出兵,面对叛将吕护,他不待敌人做好准备便迅速出兵,但当包围敌人后他又待敌自败,仅此一役便可见慕容恪的军事才能不同凡响。同时,吕护败投东晋后还能回归并得到重用的事实也间接证明了慕容恪对于叛乱者的开放态度。


              IP属地:内蒙古8楼2013-01-20 23:45
              回复
                5.洛阳会战
                362年:燕豫州刺史孙兴请攻洛阳,曰:“晋将陈佑弊卒千馀,介守孤城,不中取也!”燕人从其言,遣宁南将军吕护屯河阴。
                燕吕护攻洛阳。三月,乙酉,河南太守戴施奔宛,陈佑告急。五月,丁巳,桓温遣庾希及竟陵太守邓遐帅舟师三千人助佑守洛阳,遐。岳之子也。
                秋,七月,吕护退守小平津,中流矢而卒。燕将段崇收军北渡,屯于野王。邓遐进屯新城。八月,西中郎将袁真进屯汝南,运米五万斛以馈洛阳。
                363年:夏,四月,燕宁东将军慕容忠攻荥阳太守刘远,远奔鲁阳。 冬,十月,燕镇南将军慕容尘攻陈留太守袁披于长平;汝南太守朱斌乘虚袭许昌,克之。
                364年:二月,燕太傅评、龙骧将军李洪略地河南。 夏,四月,甲辰,燕李洪攻许昌、汝南,败晋兵于悬瓠,颍川太守李福战死,汝南太守朱斌奔寿春,陈郡太守朱辅退保彭城。大司马温遣西中郎将袁真等御之,温帅舟师屯合肥。燕人遂拔许昌、汝南、陈郡,徙万馀户于幽、冀二州,遣镇南将军慕容尘屯许昌。
                燕太宰恪将取洛阳,先遣人招纳士民,远近诸坞皆归之;乃使司马悦希军于盟津,豫州刺史孙兴军于成皋。
                初,沈充之子劲,以其父死于逆乱,志欲立功以雪旧耻;年三十馀,以刑家不得仕。吴兴太守王胡之为司州刺史,上疏称劲才行,请解禁锢,参其府事,朝廷许之。会胡之以病,不行。及燕人逼洛阳,冠军将军陈佑守之,众不过二千。劲自表求配佑效力;诏以劲补冠军长史,令自募壮士,得千馀人以行。劲屡以少击燕众,摧破之。而洛阳粮尽援绝,佑自度不能守,乃以救许昌为名,九月,留劲以五百人守洛阳,佑帅众而东。劲喜曰:“吾志欲致命,今得之矣。”佑闻许昌已没,遂奔新城。燕悦希引兵略河南诸城,尽取之。
                365年:燕太宰恪、吴王垂共攻洛阳。恪谓诸将曰:“卿等常患吾不攻,今洛阳城高而兵弱,易克也,勿更畏懦而怠惰!”遂攻之。三月,克之,执扬武将军沈劲。劲神气自若,恪将宥之。中军将军慕舆虔曰:“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赦之,必为后患。”遂杀之。
                ————————————————————————————————————————在稳定内部后慕容恪发动了蚕食河南的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四年,以前燕夺取洛阳而告终结。最初前燕与东晋尚能形成拉锯战格局,但随着洛阳周边地区不断陷落和洛阳守将陈佑出逃,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东晋完全没有能力阻止慕容恪胜利进军了。在洛阳会战中沈劲成了牺牲品,虽然他用他的牺牲洗雪了父亲沈充叛乱的耻辱,但却没能挽救东晋在河南的全面溃败。经过这一战,桓温第二次北伐的战果丧失殆尽。从东晋方面的表现来看,东晋在这场大战中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抗。如果不是个别将士拼死坚持,这场战争也许持续不了四年。


                IP属地:内蒙古9楼2013-01-20 23:48
                回复

                  365年:恪略地至崤、渑,关中大震,秦王坚自将屯陕城以备之。
                  —————————————————————————————————————————由于洛阳位于三国交界核心地带,慕容恪得到洛阳后通过略地崤渑向西方的前秦发出了明确的军事威胁,这也是前秦立国之后第二次遭到他国的军事威胁(第一次是桓温首次北伐)。幸亏慕容恪停止了前进,否则鹿死谁手就不得而知了。


                  IP属地:内蒙古10楼2013-01-20 23:48
                  回复
                    6.晚年忠节
                    366年:燕太宰、大司马恪,太傅、司徒评,稽首归政,上章绶,请归第;燕主暐不许。
                    —————————————————————————————————————————在政治军事上俱取得辉煌成就之后慕容恪开始谋划功成身退了,此时的侄子皇帝慕容暐已经十七岁了,慕容恪认为自己应当交出国家实际控制权了,但是慕容暐没有批准他的请求,他只能选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13-01-20 23:49
                    回复

                      367年:燕太原桓王恪言于燕主暐曰:“吴王垂,将相之才,十倍于臣。先帝以长幼之次,故臣得先之。臣死之后,愿陛下举国以听吴王。”五月,壬辰,恪疾笃。暐亲视之,问以后事。恪曰:“臣闻报恩莫大于荐贤,贤者虽在板筑,犹可为相,况至亲乎!吴王文武兼资,管、萧之亚。陛下若任以大政,国家可安。不然,秦、晋必有窥窬之计。”言终而卒。
                      ————————————————————————————————————————乱世奇才慕容恪终于在历史舞台上完美谢幕了,在料到自己即将弃世之时他向侄子皇帝推荐另一位叔父慕容垂作为自己的政治继承人,从后来慕容垂提交的挫败桓温、兴复大燕的成绩单来看慕容恪也确实没有看错人。可惜慕容暐这次没有听从叔父的意见,前燕的辉煌也就此走向了尾声。


                      IP属地:内蒙古12楼2013-01-20 23:50
                      收起回复
                        三、苻王体制下的前秦
                        早在政变夺位前苻坚已经结识了王猛,在其成为前秦最高领导人后其迅速将王猛安排到了重要岗位上,随着王猛在前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苻王体制正式形成。这九年前秦也面临着严峻的内部叛乱的考验,但苻坚最后涉险过关,苻王体制一直在平稳运行。
                        1. 专注人事
                        361年:秦王坚命牧伯守宰各举孝悌、廉直、文学、政事,察其所举,得人者赏之,非其人者罪之。由是人莫敢妄举,而请托不行,士皆自励;虽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弃不用。当是之时,内外之官,率皆称职;田畴修辟,仓库充实,盗贼屏息。
                        ———————————————————————————————————————— 这是苻坚执政时期的人事政策。事实表明,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素,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关键还在于人尽其材,人尽其用。苻坚掌握了正确了正确的人事政策,所以前秦内政修明,为其逐鹿中原奠定了基础。


                        IP属地:内蒙古13楼2013-01-20 23:51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3-01-20 23:52
                          收起回复

                            364年:秦王坚命公国各置三卿,并馀官皆听自采辟,独为置郎中令。富商赵掇等车服僭侈,诸公竞引以为卿。黄门侍郎安定程宪言于坚,请治之。坚乃下诏称:“本欲使诸公延选英儒,乃更猥滥如是!宜令有司推检,辟召非其人者,悉降爵为侯,自今国官皆委之铨衡。自非命士已上,不得乘车马;去京师百里内,工商皂隶,不得服金银、锦绣。犯者弃市!”于是平阳、平昌、九江、陈留、安乐五公皆降爵为侯。
                            ————————————————————————————————————————— 由于此时的苻坚自己只敢称王,所以宗室也只能降级称公。起初苻坚允许公国自选官员,结果很多公国把本属贱籍且车服僭侈的商人录用了。对于这样的情况苻坚很是不满,他最终下令收回了公国的官吏任免权,还将辟召非人的公爵降级为侯。如果对用人问题不重视的话,很难想像苻坚领导下的前秦能够取得统一北方的辉煌成就。


                            IP属地:内蒙古15楼2013-01-20 23:52
                            回复
                              3.以恩信怀戎狄
                              360年:匈奴刘卫辰遣使降秦,请田内地,春来秋返;秦王坚许之。夏,四月,云中护军贾雍遣司马徐赟帅骑袭之,大获而还。坚怒曰:“朕方以恩信怀戎狄,而汝贪小利以败之,何也!”黜雍以白衣领职,遣使还其所获,慰抚之。卫辰于是居入塞内,贡献相寻。
                              —————————————————————————————————————————这是未来的赫连家族在前秦时代亮相的记载,此时他们的家族还没改姓,所以此时亮相的赫连勃勃的父亲依然姓刘。苻坚自称以恩信怀戎狄,说明他从思想上不再认为自己是戎狄,他已经汉化了,他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中原文化的代表。


                              IP属地:内蒙古17楼2013-01-20 23: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