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于《史记·伯夷列传》的《采薇歌》,是商末周初孤竹国的两个王子伯夷和叔齐隐居首阳山时所作,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首有作者署名的抒情诗。这首有着悲壮意境的诗歌,与一个铁骨浩气的故事有关。据《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他们的气节后来被孔孟等推崇,遂名扬天下,成为义人楷模。 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获悉,伯夷叔齐就埋葬在今甘肃省渭源县首阳山,其墓至今犹在,欣喜之余,记者便专程前往进行拜谒和考察 青山环抱的夷齐墓与清圣祠 和记者同行的有西北师大文学院的范三畏教授、渭源县委宣传部干事王纲。在王纲的引领下,我们的车驶进了距离渭源县城约30公里的莲峰镇首阳村首阳社。这是一个处于山湾里的小村庄,下车后沿村边绿树掩映的一条山坡小路向山上步行不远,就看到了两个不起眼的覆满了青草和野花的土堆,王纲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伯夷叔齐墓。 两个墓相偎着,大小相同,高约2米,直径丈余,周围全是苍松翠柏。 此山背西面东,巍峨高峻,阳光首照;山形就像一位盘腿端坐的母亲,伯夷叔齐的墓冢犹如酣睡在母亲怀抱中的一对婴儿。整个墓地庄严肃穆,清幽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