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电影念吧 关注:43贴子:9,639

回复:感谢各位的支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志伯WangChihpo @smartgoodmanV


IP属地:江苏19楼2013-08-08 08:34
回复

    如果把这部电影比作一个人,商业是外衣,故事是身体,思考是灵魂。作为一个观众,我感觉观影的心理资源在不同的电影里在这三个层面上分配是不同的。
    商业和艺术,关系其实挺微妙的,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持,拿什么去拍啊?我觉得只要相互尊重和真诚,艺术家不必因为商业而愧疚,这是一个商家、艺术家和受众共赢的合作。观众能理解商业性,只要占用我观影的能量适度,做得好的话也有审美价值。《最后一个》这部微电影,剧中人物几次自然地拿饮料喝,并且男主说“胃不好”以后,酒吧服务员递给他一瓶饮料,一个特写镜头,用很简洁的方式,已经说明了产品具有肠胃保健作用。导演很认真也很成功地完成了广告植入的任务。可以说,这件衣服穿得挺合适。


    IP属地:江苏22楼2013-08-16 09:09
    回复
      2025-05-10 11:14:32
      广告

      大电影对演员的选择太重要了,我觉得有时候甚至可以拿“性命攸关”来形容。《独行杀手》的主演阿兰德龙简直和这部影片浑然一体了,试想一下,如果同样的剧情同样的拍摄手法,而主演不是德隆这样外貌、气质、演技全面一流的演员,我不知道我观影时的感受会怎样。
      微电影的演员选择性相对比较宽容,《最后一个》的演员们都是新手,不过必须说,经过导演和演员们的努力,表演效果已经相当好了。一个艺术作品,技法必然少不了,而有诚实、认真的态度,做出来的东西不会差。诚意之作,观众是能感觉到的。
      如果说一部影片是编导、演员、观众共同完成的话,微电影对观众的要求更高。既然需要引发思考,那么吸引的观众越多,才越能见仁见智。作为纯观众,个人觉得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值得借鉴。


      IP属地:江苏24楼2013-08-16 09:18
      回复

        《最后一个》讲了一个杀手故事,而他杀的目标却不是普通人而是复制人,所以这部片子又加入了科幻的元素,从“复制”这个角度切入,不仅探讨人与人的关系,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片中有几处蕴含深意的细节:细胞分裂和DNA的图像、一个计算机主板缓缓翻转、前后呼应出现多次的由许多同样部件组成的网状管道结构等,都是“复制”的象征。复制人并不存在,至少目前还没有。但生命的过程和物种进化的历史中,复制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和变异缺一不可。哪个人身上没有“复制”的基因呢?只是这复制来自自然而非人工。如果说变异是创造,复制就是推广,这在科学技术甚至艺术领域也是如此。科技的已经使复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植物可以转基因,动物可以克隆,一句话可以瞬间转载成千上万遍,输一个关键词,各大百科出现同样的解释……我们享受着从来未有过的快捷的广泛的分享的益处,也面临谬误可能被放大的风险,满足于快餐式复制的懒惰的风险,以及和易于获得一样易于丢失的风险。重要的是保持对复制和创新辩证关系的清醒,不要陷入僵化和简单粗暴。


        IP属地:江苏25楼2013-08-17 17:55
        回复

          影片中雇佣林牧杀人者,正是僵化的盲目排异的象征。他销毁复制人,实际并不是出于对复制带来的风险的忧虑,而是对新异的恐惧,他武断地给复制人贴上“没有感情”的标签,不假思索地删除抹杀他们,当林牧对此提出质疑时,首先叫他去想是不是自己错了,继而鄙视他“你以为你是谁啊?”,以否定他的资格来打击他的思考。而他自己吃着批量生产的并不丰盛的快餐面条,指挥着一群看上去一模一样的手下,不假思索地执行抹杀的任务。复制人是没有感情的吗?也许是他的盲信偏见,也许是重复得连自己都骗住的谎言,荒谬的行为需要妄念的支持:他们和我们是不同的,我们比他们优越,所以我们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
          事实上,片中的复制人都是有感情的,老人临死还想着救救他的鱼,林牧通过手伤自愈,知道了自己也是复制人,他会被歌声感动,会为杀人负罪感越来越重。远胜于那些无情地致力于销毁复制人的所谓“人”。林牧坚持了独立思考和观察,弄明白了“复制人都是有感情的,和我一样。”,反思自己过去的杀人的行为,他做了悔悟向善的选择,把最后一个刺杀目标改成了自己,他要救下那个女歌手。他能够打败疯马,即使对方用枪指着他的头,因为他的身体是可以自动修复的,但是他却自杀了。林牧的“一命换一命”好像有点天真,他死了,难道疯马等人就一定会放过女歌手吗?其实,林牧的死亡,只是一个象征,表示精神上自我救赎的最后完成。不是令人惋惜的凄美,而是令人感动的温暖。
          人类是需要反思的,为那些曾经的偏执和暴虐,然后才能学会尊重,尊重与自己本质上相同,却在表现形式上多样化的他人以及这世界上有生与无生的一切。没有别人能救赎我们,只有靠自己的觉悟。在还有人不懂尊重的力量的时候,先知先觉者的践行,就可能是一种自我牺牲。无论如何,人是有觉悟的和趋向完善的能力的,这能力就是我看到的“灵魂”。
          不会写影评,只是一个普通观众的感想,真诚地记录下来,向导演诚意之作致敬!


          IP属地:江苏26楼2013-08-17 17:57
          收起回复
            各位好,我最近的另一支商业作品:张静初为DeBeers拍摄的Moments in light,这支片是利用张静初去以色列拍摄电影杀青后的三天时间拍摄,预算非常拮据,能完成这支影片真是奇迹!!与你们分享!!希望你们喜欢!!
            预告连结:
            http://www.tudou.com/listplay/y11Ep_8SpWs/NBh9ak-QMSc.html
            微电影连结:
            http://tommail.adquan.com/post-1-25768.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Bh9ak-QMSc/


            27楼2013-11-08 23:48
            回复
              谢谢导演在周末时为大家提供了一部唯美的微电影!
              Moments in light,影片中的光影变幻一如片名,就连风中舞动的长发在光影中也陡增生命的摇曳。古老的街道、巨大的石墙在阳光下不再那么冷凝,集市上袅袅青烟弥漫着和暖的气息,异域老者的眼镜映出追爱女子前行的倩影原本紧抿的嘴唇随之放松,拐角的吉他手轻拨漫捻倾述时光流转,光影阑珊处伊人回首,依旧纯粹、绽放、美好。兜兜转转,静好如初,指间闪烁的物件足以证明——A Diamond is forever!


              28楼2013-11-09 12:40
              收起回复

                导演又有新作了,欢迎。还木有来得及看,顶下。


                29楼2013-11-09 20:00
                收起回复
                  2025-05-10 11:08:32
                  广告
                  这几天在旅行中,今天才看到导演的新作。看广告总嫌时间长,这一次却嫌时间短,真的很享受这光影的瞬间!


                  IP属地:江苏30楼2013-11-10 18:02
                  回复
                    大家好!!
                    好久不见,我想跟大家分享个消息,「念」入围了这次第17届上海电影节的手机电影节,
                    在一万多部里,评审挑选出30余部,希望可以再进一步的得奖!
                    有任何最新消息,我会再分享给大家!
                    谢谢大家的支持
                    王志伯


                    31楼2014-06-01 02:59
                    收起回复
                      好久没有上网,刚来就看见好消息,祝贺导演!


                      IP属地:江苏34楼2014-06-10 08: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