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庄镇史称“娄子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有“遘勔强道娄子镇”(北宋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靖难决战,燕王三打娄子镇”、“大战齐眉山,血染红桥”(明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的记载。解放后,在此曾设娄庄区、娄庄人民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组建娄庄镇。2005年2月,长集乡整建制并入娄庄镇。
娄庄镇位于灵璧县西南部,区域面积227平方公里,辖23个村(居)委会,176个村民小组,现油人口近9万,素有灵璧“西大门”之称。
交通十分便捷。南与蚌埠市接壤,西与埇桥区毗邻,北与杨疃镇隔河相望,东与灵城镇水接地连。南上蚌埠90公里,西去宿州40公里,北距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东离灵璧15公里,303省道横贯东西,灵西运河蜿蜒其间,镇内有新汴河、灵西运河、北沱河等大小河道10余条,新汴河有货运码头一座,新汴河经洪泽湖通长江。
资源十分丰富。矿山10余座,耕地18万亩,可开发的非耕地供应充足,拥有5万技术熟练的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盛产优质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瓜菜,肉牛、生猪、家禽存栏丰富。正常年景小麦产量 吨,大豆 吨,玉米 吨。
自然条件优越。地近沿海,北倚中原,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3℃,无霜期约210天,年平均降雨量约900毫米,气候宜人。
发展环境优越。基础教育不断巩固,素质教育全面推开,职业教育全市领先,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初具规模,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号覆盖全境,乡村9)S3{i6w电网密布,电力供应充足,邮政、信用社网点齐备。
境内村村通水泥路、砂石路,村村通公交车。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较为完善,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增收能力较高。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设立了娄庄镇工业集聚区和山石资源加工区,目前已入驻企业十余家。
站在新起点,跨上新高度,娄庄9万人民将进一步深化改革,立足自身优势,谋划发展方略,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构造出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框架,使娄庄镇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名符其实的灵璧“西大门”。
娄庄镇位于灵璧县西南部,区域面积227平方公里,辖23个村(居)委会,176个村民小组,现油人口近9万,素有灵璧“西大门”之称。
交通十分便捷。南与蚌埠市接壤,西与埇桥区毗邻,北与杨疃镇隔河相望,东与灵城镇水接地连。南上蚌埠90公里,西去宿州40公里,北距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东离灵璧15公里,303省道横贯东西,灵西运河蜿蜒其间,镇内有新汴河、灵西运河、北沱河等大小河道10余条,新汴河有货运码头一座,新汴河经洪泽湖通长江。
资源十分丰富。矿山10余座,耕地18万亩,可开发的非耕地供应充足,拥有5万技术熟练的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盛产优质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瓜菜,肉牛、生猪、家禽存栏丰富。正常年景小麦产量 吨,大豆 吨,玉米 吨。
自然条件优越。地近沿海,北倚中原,属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3℃,无霜期约210天,年平均降雨量约900毫米,气候宜人。
发展环境优越。基础教育不断巩固,素质教育全面推开,职业教育全市领先,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初具规模,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号覆盖全境,乡村9)S3{i6w电网密布,电力供应充足,邮政、信用社网点齐备。
境内村村通水泥路、砂石路,村村通公交车。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较为完善,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增收能力较高。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设立了娄庄镇工业集聚区和山石资源加工区,目前已入驻企业十余家。
站在新起点,跨上新高度,娄庄9万人民将进一步深化改革,立足自身优势,谋划发展方略,努力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构造出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框架,使娄庄镇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名符其实的灵璧“西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