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离心秃裸:
包括:
(1)自然打枝:枝条自中心向外围按离心方向发生枯死
(2)、根系自疏:地下的根系发生由根颈沿骨干根向根端方向逐渐衰老死亡的现象
2. 物候
物候现象:物候现象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大自然中,那些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影响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
3. 年龄时期
树木的年龄时期指树木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也称为树木的生命周期。不同树种年龄时期的长短,就是寿命的长短。由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决定。
4. 树木的幼年期和成年期
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具有了成花的生理基础,但不一定开花)之前。这一阶段,树体不能感受到外界的成花刺激而开花。
5. 危险性树木及其危害的对象
树体结构发生异常且有可能危及目标的树木。
树木周边的建筑、设施、车辆、通讯电力线路、人群等。
因此,要求对人行道,公园,街头绿地,人群活动频繁处以及重要建筑物附近的树木进行监管,以免造成损失。
6. 芽的晚熟性
枝条上的芽,当年不萌发,必须经过冬季的低温休眠后,次年才能萌发的特性。
7. 芽的早熟性
不经过冬季低温休眠当年就能够萌发的特性。当年萌发而成的枝条称副稍,其中夏天萌发形成的称夏稍,秋天萌发形成的为秋稍。
8. 芽的异质性
同一枝条上的芽在形成时,由于所处的环境、枝条内部营养状况等的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饱满程度、生长势和其他特性等方面产生差异的现象。
9. 叶幕
指叶片在树冠内的集中分布区。
10. 混合芽
将来同时发育为枝叶和花或花序的芽。
11. 花芽
将来发育为花或花序的芽,如白玉兰和小麦的顶芽
12. 自然休眠
由树木生理过程或树木遗传性引起,要求在一定的低温(或高温、干旱)条件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结束。此时即使给与适宜的条件也不萌发或萌发极不整齐。此时的休眠是树种自发产生的。
13. 被迫休眠
当自然休眠结束,但外界条件不适宜萌发只能延续休眠。而一旦外界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但此期如遇上一段暖和天气,会使树木枝芽萌动展叶,而后一旦再遇寒流极易发生冻害。
14. 根颈
根和茎的交接处,是地上和地下营养物质交流的通道。
15. 中干
主干在树冠中的延长部分
16. 疏
将枝条从分生处剪去。抹芽、摘叶、去萌、疏花疏果也属于疏。 _
17. 短截和回缩
一年生枝剪除一部分称截。多年生枝剪除一部分称回缩。
18. 环剥
将枝干的皮层与韧皮部剥去一圈的措施
19. 抽条
幼树因越冬性不强,受低温、干旱的影响而发生枝条脱水、干缩、枯干的现象。
20. 成枝力
叶芽不仅萌发而且能抽成长枝的能力。用长枝数占萌芽数的百分数表示。也称成枝率。
21. 回缩
多年生枝剪除一部分称回缩
22. 短截
一年生枝剪除一部分称截
23. 变
改变枝条生长方向,缓和枝条生长势的方法。 变包括曲枝、弯枝、盘枝、拉枝、压平等 _
24. 冻害
冻害是树木在休眠期内受0℃以下低温,细胞、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是由于组织内部结冰引起的伤害。
25. 霜害
又名霜冻,在生长季节(秋初或春末),气温急剧下降到0℃或更低时,土壤或植物表面温度随之下降,空气中的饱和水汽与树体接触凝结成冰晶时产生的低温伤害 。
26. 冻裂
气温低又变化剧烈时,树干主干易发生纵裂,树皮沿裂缝与木质部脱离,严重时外翻。伤口易引发腐烂病。主要发生在主干西南或西北部,树干基部。
27. 日灼
太阳辐射引起的生理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28. 古树
树龄100 年以上的树木。树龄 300 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29. 名木
国内外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