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一直认为,《论语》是一本高高在上,十分深奥的书。但自从我仔细研读后发现,它是那么淳朴,那么平易近人。
它开篇第一句话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令我感触很深。
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当时,既没有电脑,又没有印刷,“书”是在竹简上刻出文字再用熟牛皮绳一片片串接起来的。这样,一本《易经》之类的书可能要有几十卷。而孔子经常反复翻阅,以至于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翻断,勤奋学习后又能将所学的化成自己的东西,实践在自己的人生中。这就是他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的原因吧。而如今,几乎家家都有书架,人们却不那么爱读书了,有些书都成了摆设,很少有像孔子那样读书如饥似渴,一本书读上十遍百遍的人了。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孔子学习,要多读书、多实践,继而从中体会到孔子的“悦”——读书带给我们的内心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现在,人们交往绝大多数已经放弃写信,而改用E-mail,而且几秒钟就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发布到全世界。就算没电脑,打个电话也能迅速地相互取得联系。可在古代,联系远方的朋友只能用书信,以两千五百年前的条件,信使传递信件的速度与今日相比可想而知。今天交通便利。地上有火车、海里有轮船、天上有飞机。可你想象一下孔子时代人们怎么出行呢?他的朋友要从我们上海所在的吴国去鲁国拜访他,就要带上足够的干粮、盘缠,赶着驴车,历尽千辛万苦才能见上一面。当孔子见到他久违的好友风尘仆仆来到他家时,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而且其中的“乐”一定不仅在于聚会时的互叙衷肠,它也证明了孔子的德行与声望之高,远方的朋友才会不辞劳苦来看望他。
孔子简短的一句话就为我们揭示出为人之道。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贤能的人,要想着向他们看齐,遇见不贤德的人,要想着相对照地在内心反省自己。能够有向好的、贤德的人学习、看齐的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真正落实行动可是不容易。生活中有些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我已经尽力了”,“ 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等等。孔子的学生冉求就说过这样的话,于是他就给自己画地为限,不愿再努力进取了。这样看来孔子所说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多么及时和必要啊!它让我们就像照镜子一样,时常观察周围而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不贤之处,以便及时改正,如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家都努力照老夫子所教诲的去做,我想和谐社会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吧。
我觉得读《论语》就象直接在同孔子这样的圣人学习,我将继续“学而时习之”,以丰富我的知识,陶冶我的情操,完美我的人格。
它开篇第一句话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令我感触很深。
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当时,既没有电脑,又没有印刷,“书”是在竹简上刻出文字再用熟牛皮绳一片片串接起来的。这样,一本《易经》之类的书可能要有几十卷。而孔子经常反复翻阅,以至于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翻断,勤奋学习后又能将所学的化成自己的东西,实践在自己的人生中。这就是他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的原因吧。而如今,几乎家家都有书架,人们却不那么爱读书了,有些书都成了摆设,很少有像孔子那样读书如饥似渴,一本书读上十遍百遍的人了。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孔子学习,要多读书、多实践,继而从中体会到孔子的“悦”——读书带给我们的内心愉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现在,人们交往绝大多数已经放弃写信,而改用E-mail,而且几秒钟就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发布到全世界。就算没电脑,打个电话也能迅速地相互取得联系。可在古代,联系远方的朋友只能用书信,以两千五百年前的条件,信使传递信件的速度与今日相比可想而知。今天交通便利。地上有火车、海里有轮船、天上有飞机。可你想象一下孔子时代人们怎么出行呢?他的朋友要从我们上海所在的吴国去鲁国拜访他,就要带上足够的干粮、盘缠,赶着驴车,历尽千辛万苦才能见上一面。当孔子见到他久违的好友风尘仆仆来到他家时,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而且其中的“乐”一定不仅在于聚会时的互叙衷肠,它也证明了孔子的德行与声望之高,远方的朋友才会不辞劳苦来看望他。
孔子简短的一句话就为我们揭示出为人之道。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见贤能的人,要想着向他们看齐,遇见不贤德的人,要想着相对照地在内心反省自己。能够有向好的、贤德的人学习、看齐的心是很容易的,但如果真正落实行动可是不容易。生活中有些人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我已经尽力了”,“ 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等等。孔子的学生冉求就说过这样的话,于是他就给自己画地为限,不愿再努力进取了。这样看来孔子所说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多么及时和必要啊!它让我们就像照镜子一样,时常观察周围而反省一下自己身上是否有不贤之处,以便及时改正,如果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家都努力照老夫子所教诲的去做,我想和谐社会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吧。
我觉得读《论语》就象直接在同孔子这样的圣人学习,我将继续“学而时习之”,以丰富我的知识,陶冶我的情操,完美我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