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吧 关注:5,283贴子:17,759
  • 10回复贴,共1

“书谱”的一段精辟论述,太好了,不读遗憾。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谱的这一段经典论述对于书法艺术的提高借鉴价值,今把原文和译文以及注释、馀论抄录于下,供大家欣赏与参考。
    
原  文
    观夫悬针垂露①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②,鸾舞⑧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④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⑤,顿之则山安⑥;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⑦,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⑧;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⑧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⑩;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⑩。
    
译  文
    看到(钟、张、二王的书法变化多端,有如)悬针垂露的异状,奔雷坠石的雄奇,鸿飞兽散的殊姿,鸾舞蛇惊的状态,断崖颓峰的气势,临危地、踞枯木的惊险的情形;或者重似云崩,或者轻如蝉翼;引导开来,仿佛泉在流注,抑顿下去,有如山岳般安稳;纤细啊,像新月出现在天涯,疏落啊,宛如群星分布在天汉;(他们的书法)奇妙同于自然,达到了非人工布排的境界。真可谓智慧和技巧兼擅其长,心和手都畅运无阻了;他们笔不妄动,每一下笔都有它的理由:在一画的里面,笔锋表现出起伏的异态;在一点之中,毫端显现顿挫的神理。
    
注  释
    ①悬针垂露:都是用物象比拟书法笔画的专用名词。凡长竖笔,下端尖的,如针挂在空际,称为“悬针”;下端圆的,如露水的下挂,称为“垂露”。②鸿飞兽骇之资:鸟飞兽散的动态。鸿,大鸟,名叫黄鹄。骇,奋起。《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诗》:“协风傍骇”。李善引《广雅》注:“骇,起也。”此处作散。资,同姿。③鸾舞:鸾,凤凰之类的鸟。舞,飞翔。《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④临危据槁:形容惊险的情形。临危是达到危险的边沿。据槁是蹲在枯木之上。⑤导之则泉注:形容运笔的灵活畅达。按:“导”的具体笔法,据前辈书家解释,原意是小指引无名指过右边的一种方法(小指送无名指过左,则称为“送”。)这里泛指笔锋在点画中畅行。⑥顿之则山安:形容笔力的浑厚凝重。按:“顿”的具体笔法,据前辈书家解释,凡用笔力注毫端,透入纸背,笔重按下的便叫作“顿” 。⑦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纤幼、细锐的样子。韩愈诗:“筼筜竞长纤纤笋。”这是以新月的纤巧,来形容用笔的微细。⑧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落落,疏阔貌。这是以天星的离散来形容用笔的疏落。⑨翰:毛笔。⑩峰杪:笔锋的尖端。峰,指笔锋。杪,木之末端,亦泛作事物之末。⑩殊衄挫于豪芒:“衄”和“挫”的不同,在笔锋的运用中表示出来。殊,不同。衄,据前辈书家解释,指笔既下行,又往上去的用笔。它和回锋不同,回锋用转,衄锋用逆。“挫”,据前辈书家解释,是指“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以离于“顿”处的用笔。凡转角及趯时都用此法。挫有分寸,过则脱节,不及则气太促。豪,通毫。毫芒,亦是指笔锋的尖端。

馀  论
    这里就钟、张、二王书法之妙,用自然界的各种景象来比喻它,正象人们常说的以“龙飞凤舞”、“铁画银钩”来描绘优美的书法一样。乍看“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两句,似乎是神秘其词,但紧接说道:“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这不但道出了艺术形象与书家创作的特点和妙处,而且把运笔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也透露了出来,很可以作为书诀来研究体味。

    下面是截录孙过庭书谱真迹。


1楼2007-06-03 19:34回复
    刘书恒 草书 截录“书谱”此段论述


    2楼2007-06-03 19:37
    回复
      我学此文以后深有启发,这不就是“书法美学”的形象化吗?我一直用此文悟我“书”之法。---刘书


      3楼2007-06-03 19:43
      回复
        刘书恒的草书作品就受益于此段经典论述


        4楼2007-06-03 19:45
        回复
          刘书恒的草书作品就受益于此段经典论述


          5楼2007-06-03 19:48
          回复
            刘书恒的草书作品就受益于此段经典论述


            6楼2007-06-03 19:55
            回复
              刘书恒的草书作品就受益于此段经典论述


              7楼2007-06-03 19:57
              回复
                刘书恒的篆书作品


                8楼2007-06-03 19:59
                回复
                  刘书恒的行书作品


                  9楼2007-06-03 20:03
                  回复
                    刘书恒的行楷作品


                    10楼2007-06-03 20:05
                    回复
                      从“形式美学”角度去看作品的章法布局,“书谱”的一段精辟论述就是“形式美学”形象化的诠释


                      15楼2007-08-27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