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吧 关注:36,365贴子:508,132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这里的‘彼是’是承接上文来的,彼指的是各自根据各自形状发出声响的万物。也就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万物的“现象”。是,指的上文中“其怒者谁” 也就是能使万物发声,能使万物显形的动力。不妨称之为 “本真”。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事物无不是它自己形象的显现,但这种形象的显形又无一不是后面的本真在起作用。站在现象的立场,则看不到背后本真的作用。如站在本真的角度,则一切就明了了。
【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所以说:现象来自于本真,本真因为现象而显现。现象是方生方死的。而本真是永远不的。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循环往复,变化万千。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一切无非是那个背后的本真这个动能和现象,相互作用。变化万千。但是圣人却不会随着现象的变化而迷失。如同天空看着脚下变化万千的云彩。这是因为站在了本真的立场上。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如果你要去琢磨本真是个什么样子,那么你就把本真当成了现象。相反,如果知道现象就是本真的显现,那么任何现象无不是本真。常人一般的:‘有彼有此,非此即彼’这样的固化思维,使得事物出现了是非。真的有现象与本真这样的区分吗?难道不需要现象与本真这样的区分吗?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丢掉彼此这的局限,不把本真与现象对立起来。这就是道的关键。 知道了这个关键,就进入到了问题的中心,任你千变万化,我自应对无穷。 才知道这个本真是无穷无尽无处不在的,这个现象也是无穷无尽无处不在的。
所以,不管怎么说,怎么辨都可以。千变万化都在明了之中。


1楼2013-01-08 13:16回复
    莫若以明 明 何也?日月同出,如何明?夜里想着白天,白天想着黑夜是明吗?


    IP属地:湖南2楼2013-01-08 14:39
    收起回复
      2025-07-26 00:46: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与本真是什么关系呢?


      3楼2013-01-08 14:40
      收起回复
        想来这个本真不是庄子的本真 而是楼主的本真了


        IP属地:湖南4楼2013-01-08 14:44
        收起回复
          主贴与回复贴好像都在说:我即本真。那就讨论:我是本真吗?


          5楼2013-01-08 15:14
          收起回复
            好好看看“即以为一,可得言乎”,这一段。和这段是相应的。 我记得我在这个吧里发过。


            6楼2013-01-08 15:15
            收起回复
              去伪,剩下的就是真


              7楼2013-01-08 15:39
              收起回复
                很明显理解此段关键点,在于方生之说,先不说庄子本人的立场莫若以明,前面各种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一个相对统一的循环,这就是方生之说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没有什么对的错的,对的是靠错的来体现的。庄子对这类的方生之说的结论便是莫若以明。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1-08 16:05
                收起回复
                  2025-07-26 00:4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无所谓的本真之说,明,日月同出。指的是我们观察事务应该同时从各方面看,而不是从对的方面因为放生之说想到的错的一面,这样只是在自己的假设里寻找两面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3-01-08 16:08
                  收起回复
                    太长了!打酱油路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1-08 17:06
                    收起回复
                      整个的齐物论,都是在说个体与整体,物与道,现象与本真的关系。 这不是人们理解的如同物种起源论一般的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虽然庄子也在描述过程,但过程不重要。而人们通过对这个原理的了解,加上自己的努力,可以逆溯这个过程而上,返回于那个起点。就是道境、佛境,这才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
                      @漆园孤翁 说:去伪,剩下的就是真。。。 这个是总结性言论,很高明。不是没有一“真”。庄子说:“可行已信” 所有的一切都在说明有个真在。 但你又不能把真固化成一个实有体、一个可得独立的东西。 唯一的办法,就是去伪, 也就是损之又损。到最后无伪可去,剩下的不可能是别的,只会是真了。


                      13楼2013-01-08 19:31
                      回复



                        IP属地:河北14楼2013-01-08 20:11
                        回复
                          我知道高手过招,滴水难入。
                          不过,念于和‘漆园孤翁’的老乡的情分,就插一句。
                          ‘去伪存真’孤翁的意思是以新规代旧习。
                          我觉得也可以这样说:就是去除人为的雕琢,而返归于自然的状态。谓之‘去伪存真’。
                          孤翁如果败了,莫要怨我, 我是好意。


                          IP属地:河北15楼2013-01-08 20:48
                          收起回复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彼,相!
                            是,我心…
                            相,是因为有我心!
                            相由心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1-09 0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