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小就开始集邮,大部分邮票都是自己辛苦得来,所以翻开邮册就仿佛穿越历史。
今天我要穿越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
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上体育课只有篮球、排球、乒乓球。
学校在操场上用砖头水泥垒几个台子,上课时老师拿出球网架在上面,也有正规的球拍,下课后老师就都收走了。
我们拿几块砖头挡在水泥台子中间当球网,用自制的木板拍一样玩得热火朝天。
对乒乓球的热爱就是从这时候启蒙。
1981年,发行了一套邮票J71乒乓荣获七项冠军,因为全部是金杯的样式,我们就叫它“金杯”。我在1984年才第一次见到这套票。
作为一个资深乒乓球粉,我是一定要集齐这套票的。可是集来集去,依然差一张20分女子团体冠军考比伦杯,真是郁闷啊。
那时候没有邮市,想买也无处可买。后来我听说五中有个人也集邮,就在那个暑假,带着邮册,冒着高温,找到了那个同学家,幸运的是他正好有我要的票,经过协商,我用一张J43 交换了他的J71,终于集齐了这套票。
真高兴啊!时隔20年,我依然记得当时的喜悦。
在很多人眼里,集邮已沦为保值收藏的渠道,而在我这里,集邮是心灵休憩、青春回归的方寸。
今天我要穿越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
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上体育课只有篮球、排球、乒乓球。
学校在操场上用砖头水泥垒几个台子,上课时老师拿出球网架在上面,也有正规的球拍,下课后老师就都收走了。
我们拿几块砖头挡在水泥台子中间当球网,用自制的木板拍一样玩得热火朝天。
对乒乓球的热爱就是从这时候启蒙。
1981年,发行了一套邮票J71乒乓荣获七项冠军,因为全部是金杯的样式,我们就叫它“金杯”。我在1984年才第一次见到这套票。
作为一个资深乒乓球粉,我是一定要集齐这套票的。可是集来集去,依然差一张20分女子团体冠军考比伦杯,真是郁闷啊。
那时候没有邮市,想买也无处可买。后来我听说五中有个人也集邮,就在那个暑假,带着邮册,冒着高温,找到了那个同学家,幸运的是他正好有我要的票,经过协商,我用一张J43 交换了他的J71,终于集齐了这套票。
真高兴啊!时隔20年,我依然记得当时的喜悦。
在很多人眼里,集邮已沦为保值收藏的渠道,而在我这里,集邮是心灵休憩、青春回归的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