龅牙叔吧 关注:532贴子:4,840

回复:浅谈Freddie在其他成员作品中的表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Who Needs You》(Deaky)
整首歌中不满的意味最强烈的是第一句,seven一字先强后收,有些生气的意思,但语气上却把恼怒藏了一半,很有趣。往后埋怨渐渐减轻(后来还干脆I like it了)。When I met you ,you were always charming吐字略迟钝,像是看着对方从远处越走越近,前面“I don’t need you”的决心动摇了,You were oh so,so sophisticated 半念半唱,语气直接变成赞美了,最后也许是那女孩走得更近了,看清了她骄傲的表情,所以又勉强地乱下决心,自言自语似的来了一句“Who needs you”——当然这绝不是对那女孩说的,而是对自己掩耳盗铃式的提醒。全篇没有那句“Who needs you”唱得爽利,整个气氛更像是等人不来时,自己原地转悠,吹吹口哨,胡思乱想,发点小牢骚。另外这首歌很多半唱半念和念白部分很有趣(找不到词了,大家听吧 ^-^)。


IP属地:北京18楼2013-01-12 20:06
收起回复
    《If You Can’t Beat Them》(Deaky)
    不知原来Deaky的用意是什么,看歌词感觉像是鼓励输了之后的人别灰心,或是退一步海阔天空。Freddie唱出来的意思倒像针对未开战以前的人:打,大不了输了回去继续受欺负——输了就跟没打一样,不必顾虑;或者是劝不占上风的对手迎战。(这几句不达意,见谅!)这首歌一上来就唱得就很兴奋,前几句相当天真,诚心诚意。Don’t run and hide开始有捉弄的意思,好像对方被戳中心事窘得要跑,自己拿他的羞怯开了的玩笑。So I said, give as good as you get,更加不怀好意,像是劝人铤而走险,用的是有些玩世不恭的语气,仿佛这没什么大不了的。You’re never gonna help yourself. Come on, go! Get up是一种冷酷的命令式的激励,hey hey, you’re feeling good又回来站在哥们儿的角度上引诱对方再迈出一步。第二段则像是在宣告:别想把我打倒!(不知是和第一段那哥们儿并肩作战,还是把对手激怒迎战又开始示威。这逻辑我理不清了,反正也只是猜测。)这首歌很有活力,而且Freddie用比较清澈的嗓子也唱得很有力量。 


    IP属地:北京19楼2013-01-12 21:26
    收起回复
      my my my,看来我听得太不认真了。


      IP属地:河北20楼2013-01-14 16:09
      回复
        不好意思,水一层,下不为例,我太激动了……
        这周的周四和周五(1月17、18日),连着两天,中午放学的时候,学校广播都放了波米!!!第一天我出来晚了,走出教学楼几步就听见了开头的和声,当时真是……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我就在学校那片荒地上走来走去,换着角度听,全听完了才出来。没想到第二天第一首又是它……没赶上全的,走出楼劈头听见一句“Too late, my time…”那真是……我不知该怎么说了……
        好了,说完了。


        IP属地:北京22楼2013-01-19 17:56
        收起回复
          《Coming Soon》(Roger)
          on the outside of the track这句相当出挑,每个音出来之后,仿佛还有要往更高处飘的趋势。整首歌有火车在夜里行进的感觉,而这句恰如火车从隧道里钻出,外面金红的灯光刷地照进车厢,车外的人所听见的火车声响也更加明晰,总之一切都变得畅快。其他部分兴奋中带点黑暗,nylon tights唱得像一句漫不经心的咒骂;Somebody nagging you when you're out with the boys 有些不怀好意。这两句肆无忌惮,但听起来又没有将所有力量挥霍出来,略带懒散,这使之更有年轻且精力过剩的感觉。


          IP属地:北京23楼2013-01-19 17:57
          回复
            之前几首校长作品偏抒情,今天换风。
            《keep Yourself Alive》(Brian)
            据说在校长看来,这歌应该“不怀好意又冷嘲热讽” , 但Freddie唱出来是另一个样子。我觉得Freddie唱得鲜活真实,有一种很自我的劲儿。(我喜欢Freddie的诠释,他是如此真实,只要唱,勿论表达的形式与风格,抒发的情感与体会一定是自己的,不会是别人的)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像是两种声音在争论,如同一个人在进行思想斗争。第一段:每个上句像是坚毅地咬牙前进,虽知希望渺茫,依然全力以赴,又带点历经艰难险阻之后,沧桑、自豪、疲惫交织的感情;下句有些绝望,是看不到进展时的怀疑。第二段:上句与第一段的上句差不多;下句更振作乐观,仿佛可以无视困难,充满近乎盲目又近乎痴狂的希望和力量。
            (这种近乎盲目的乐观,比坚毅更有力,因为坚毅者携带苦难谨慎前进,而盲目乐观者轻装上阵,用自身去撞击每一道阻碍!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但是!想想看——我们没有超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我们也不是能忘却一切的罗汉觉者,我们平凡、卑微、可能在迈出任何一步时跌倒!!但当我们振作乐观、无视艰险时,我们达到了不凡的境界——我们变得有力,就像可以抵御一切而不会被伤到,或者即使受伤,伤口也可以立即愈合;我们做到了忘却和宽容,像一个觉者!!我们就是在“绝望—忘却—绝望—忘却”的循环中一次次站起来,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今天突然被这首歌感动了,再次温习那句话:
            永远要像你不需要金钱那样地工作;永远要像你不曾被伤害过那样地爱;永远要像没有人在注视你那样地跳舞;永远要像在天堂那样地生活。 —— 马克.吐温)


            IP属地:北京24楼2013-01-19 18:03
            收起回复
              《I Want To Break Free》(Deaky)
              这首歌的MV给人的印象太深了,现在一听这歌,脑子里必然就是MV的画面 ——听到You're so self satisfied就想起Freddie甩头叉腰,听到 living without living without living without you就想到小碎步,最后几句渐远的I want to break free也让人联想到上楼梯的镜头。(不过这几处动作设计得真的与歌很贴合)我也不能一如既往地过度想象了,谈谈吐字、语气什么的吧,Freddie最有趣的吐字和语气几乎都在炯的歌里,有些地方我就不客气地调侃了啊……
              1、 第二个free,还有strange、true、real:感觉特别用力,拖得特别长,收得倒很果断——听起来,唱完这些词的时候,他自己觉得特别过瘾。
              2、 I don’t need you: 这句语气不像前面“self satisfied”那么激动,但比那句更有力、更坚决严肃,虽然假但很有指责意味。大家把这句和《Who Needs You》里面那句比较一下……
              (我得出的结论是:约翰·理查德·迪肯是位好脾气先生,他从来不会真的发作,他真的从来不会发作。因为他发作起来……就不是他了)
              3、 第一段的I've got to break free和real之后的那句I’ve fallen in love: 语气略轻,好像边寻思边自言自语:“真的是这样”。最后一个词颤抖地拐弯,像是这两个词很烫,含不住、拿不稳。
              4、 But I have to be sure when I walk out that door: 断层一样。
              5、 最后一段前两句语气温和。(除去这两句,全篇语气都很可乐)
              6、 总评:这首歌简直就是玩出来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用其中几句把感情狂风骤雨地抒发完,剩下的怎么痛快怎么来(不过说句严肃的,他其实挺认真的,那么多重复的词,没有哪两句唱得一样;全篇没有一句松懈,也没有哪句因为“玩”而状态外)。
              最后,为更好地理解歌词(呵呵),送大家一句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俱可抛。


              IP属地:北京25楼2013-01-19 20:16
              收起回复
                【BONUS】《Breakthru》(Freddie + Roger)
                (这首不完全属于“其他成员”作品,所以算bonus,歌是相当好的)
                据说Freddie写的部分就是那个引子。这个引子很妙,有点冷风格,像是惯于大喜大悲的演员在面对异常真实的情感时,被触动却找不到合适的反应的那种冷。(呃,说出来又觉得不全如此,但听到时候,我脑海中的情景是这样,莫名其妙。电影《排队上天堂》开头几分钟也给我同样的感觉)也像是慢慢复活的感觉(这个靠谱一点)。后面很自然,没有过多修饰。If I could only reach you,If I could make you smile,If I could only reach you听着很带劲!引子和后面一繁一简,相互照应,使整首歌完整而不单调。
                (感觉这时期Roger作品中描写、议论、批判成分减少,直接的、抒情的多了)


                IP属地:北京26楼2013-01-19 21:20
                收起回复

                  《Radio Ga Ga》(Roger)
                  回忆一下《Queen》到《Jazz》的开篇曲目,几乎都是节奏鲜明且较快的歌,以一种忘乎所以的方式,让力量喷薄而出,不由分说地把人拽到振奋中去。到了《The Game》,则有一点迷惘和寻觅;《Hot Space》尽管以舞曲风著称,开篇也不再那么酣畅淋漓地“疯”了。《The Works》把《Radio Ga Ga》作为第一首,像是给了之前的迷惑和探求一个初步的解答。Roger尝试着站在充满刺激和新奇的“男孩时代”之外,Freddie和John在一些方面也更加成熟沉稳。倒是校长后来又写了一些较“疯”的。另外如果这三人变化不大,这一专的开篇很可能就是《Tear It Up》了。
                  年少时,我们作为新人站在世界面前,世界于我们而言也是新的。在一段时间的探寻、体验、感受之后,过去的新的成了如今的旧的,能供此生发掘的新事物也不多了,于是我们开始重新打量旧的,并学着从他们那里领悟出一些新的东西,由此得以升华。此时已不再有想要拼命踏遍世界的急切,而是从容得多;外面的世界也转化为通向内心的渡口。 (老毛病犯了——杂谈多于赏析,见谅)
                  开头几句Freddie唱得从容自如,像是独自品味;You made 'em laugh -- you made 'em cry语气加强,但仍是独自回忆,没有刻意的赞扬。副歌与其说是一种呼唤,不如说是沉浸于往昔年华时,发出的由衷的感慨——并非要改造这个时代,而是在世殊事异时,仍愿“重入当年好梦”。这几句并不很具有煽动性,但在现场总能引起万人应和,可见它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最后一句较为有力,这句最像是对收音机的致敬——语气肯定而认真,像是宣告,也算是对收音机的告慰吧。
                  另外——大前天,在深夜里听《Innuendo》,像是被震慑住了。顿时觉得自己之前很浅俗……以后再解释吧,先静一静,现在还不能评它,周末再议此事。


                  IP属地:北京27楼2013-01-29 21:46
                  收起回复
                    越写越糟,再写一篇《Innuendo》就收(这篇我尽量好好写,后面再解释)。
                    先把之前的筛一下,我把说得过去的列出来,每人凑四篇。剩下那些跑题的、乱抒情乱议论的、没写出什么内容的请直接忽视。
                    Brian篇
                    00总评
                    01《The Night Comes Down》
                    02《Teo Torriatte》
                    03《《Las Palabras De Amor》
                    Deaky篇
                    00总评
                    01《You’re My Best Friend》(这个凑数)
                    02《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03《Who Needs You》
                    Roger篇
                    00总评
                    01《Sheer Heart Attack》(去掉前两行)
                    02《Coming Soon》
                    03《Radio Ga Ga》(最后一段)


                    IP属地:北京28楼2013-02-01 18:47
                    收起回复
                      一直说要做解释——
                      又得啰嗦了。这段话是在评完《Innuendo》之后写的,但我先发上来。我不希望在《Innuendo》之后再做啰嗦的解释。我希望它能结束得干净一点。这并不是说这篇写得好——相反,我在写时深感语言匮乏,言辞不能达意,一旦下笔,又恨自己言语轻浮浅俗。无论是从年纪、阅历,还是从思想境界来说,我评这首歌都是不够格的。也许过不了多久我自己也会推翻这些观点。
                      不过我想,听歌这件事,也是各取所需,万物如齿轮,能与其中一个哪怕只是勉强契合,就该感激天之所赐。而我们爱这些事物的方法,可能也不过是说服自己,它是完全契合的,然后用自己最信奉的理念去解释它、描述它。说到底既是附会。人因观点不同而争执,大概就是源于爱,不可割让的爱。所以后之览者也许将有感于斯文,并宽恕一个女孩子自私而执拗的爱——因为他们与她究竟还是爱过同一种东西的。斯文在此,不只是对Freddie的纪念,也算是对某个时期的自己的纪念吧。
                      忍不住的泪……
                      好了,越说越像开脱,大家看吧,只愿诸位能宽容一点。


                      IP属地:北京29楼2013-02-05 21:15
                      收起回复
                        大家说说自己对《Innuendo》(我指这首歌)的感想吧!
                        (我只是说我不想把太多废话糅进乐评,没有不让大家发言的意思啊~~~~或者大家没发现我已经写完了?)


                        IP属地:北京31楼2013-02-08 17:13
                        收起回复
                          顶一个~
                          够难为牙叔的,需要诠释梅花炯这三个风格各异的怪才。。。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3-03-06 17:42
                          回复
                            此帖的三百多万点击率是个奇迹。


                            IP属地:加拿大33楼2013-05-25 15:39
                            收起回复
                              都是些经典的专辑呀。


                              IP属地:福建34楼2013-08-16 19:02
                              回复